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5年1-6月《环球时报》英文版社论中有239条"中国英语"词汇和短语,这些"中国英语"真实、准确地承载了中国特色文化。用"中国英语"作为对外传播的语言媒介和文化标识,中国可以在与世界文化对话的过程中保持本国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中国英语样本的构成形态方面,"译借词"最多,其次是"意译词","音译+类词","音译词","译借+释义",其中"译借词""音译词""音译+类词"和"译借+释义"保留了汉语形式结构,能负载一定的中国语言文化。  相似文献   

2.
语言间的词汇借用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各种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外来词,汉语也不例外。在汉语大量的外来词中,音译词所占比重很大,在对源词语进行音译汉化生成汉语词汇时,虽然不必追求语音上的绝对一致,但也要尽量秉持语音相似或相近的原则。尽管如此,我们也会经常发现诸如"埃博拉"一类译音词中存在的、汉语发音与源语言发音有明显出入的音译例外现象,这些音译例外现象往往会造成跨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和误解。本文以"埃博拉"一词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借词音系学分析并探究其语音汉化的过程,旨在说明汉语音译词汉化的一般规律,阐释音译例外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音译词汉化过程中的语音对应,从优化翻译方法及合理对待认知经验两方面,提出避免音译例外现象的应对策略和规范外来词汉化过程的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化词语是指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或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形成词汇空缺或词义空缺的词语。文化词语移植的方法主要有:音译、意译、音译兼意译、仿译、形译和全式借用。目前文化词语的移植呈现出音译词活跃、音译词成分语素化、仿译词大量引入和字母词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浅议新闻媒体中音译词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外来词大量涌入,新闻媒体中出现了一些音译词使用不规范现象。为此,应提出音译词的如下使用原则:1.有合适的意译词,就应避免选择音译词;2.选定恰当的词形,避免一词多译;3.音译要讲求文雅,避免低俗化。  相似文献   

5.
"山寨"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更在网络风靡一时.人们从最早的"山寨手机"衍生到现在的"山寨电视"、"山寨明星",甚而产生"山寨文化",其根本因为在于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所产生的一种本能的需求和升华,其特点在于"复制性、快速化、平民化"."山寨文化"的本质是人们无意识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山寨文化"的产生来自于人们心中受到压抑的未被满足的愿望;"山寨文化"又是人们想快速成功的一个梦;"山寨文化"使"草根阶层"缓解了生存压力,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白日梦.  相似文献   

6.
"山寨"一词在2008年很火,上网查查,对它的理解也就有了个大概, "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从IT仿制品到"另类翻版",时下被网友们热议的最"雷"话题之一无疑是"山寨".从最初的山寨MP3、山寨手机到其概念泛化后衍生出的山寨艺人、山寨MV、山寨门事件等. "山寨"通俗地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 "山寨"文化其实质是形似而神不似.  相似文献   

7.
王府藏子弟书中的满语词分为音译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两种类型。满语音译词指的是按照满语的发音在汉语中找到发音相同或类似音的汉字与之对译之后形成的词。音译后加注汉语语素的满语词也可称为满汉融合词,加注的汉语语素一般是用来表示意义类属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越来越多的外来词出现在了汉语中,外来词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翻译外来词,音译是最基本的办法.音译词中渗透着诸多的文化因素,要正确地音译外来词,译者必须深刻了解两种语言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够把原文作者的意图用符合汉民族心理和文化习惯的语言表达出来.文章通过对音译词和音译词翻译方法的研究,来探讨音译词中的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作用下,"草根"、"山寨"两词适合人的认知规律,以中性而又形象的附加义为补位要素,进入现代汉语"平民"、"模仿"两类词族"中性化而又形象"这一表达空位,从而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很快成为一个流行词,两词也成为记录时代文化的文化词.这种共同语吸收流行词汇填补其表达空位的机制有力地证明了语言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记载文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现代汉语构词法的理论观点出发,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外来词的六种常见形式-音译词,音译词,音译加意译词,意意兼译词,仿译词,借形词,并探讨了汉语中外来词的意义,特点与成因。  相似文献   

11.
浅谈汉语吸收外来词语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发展史上,对外来词的引进有过三次高潮。当前的第三次高潮出现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新趋势:一是范围广、规模大;二是引进方式呈现多样化,纯粹的音译词大量增加,"音译兼意译"词迅速发展,还从"音译加汉语语素"的方式中派生出一种新的混合词;三是出现了新式的借形词———"字母词",这种具有"共性"特征的字母词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也说明汉语吸收外来词同样在向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音译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色彩.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在翻译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本文从英汉语的音译词入手,分析音译现象,给教师教学和翻译者提供借鉴作用,以便把中国文化更多地让世界所熟知.  相似文献   

13.
字面上有意义的音译词并不一定就是音意兼译的外来词。如果字面意义与外语原词词义无涉,则不是音意兼译的外来词。音意兼译的形成主要是用于音译的汉字本身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音节符号,而是有意义的音节符号,也就是语素音节符号。  相似文献   

14.
单音音译词来自于单音音译和多音音译缩略。这些词可以构成汉英、英英复合词、附加式合成词和新句法结构,并在一定条件下自由运用,以适应汉语发展需要。单音音译词构词能力的拓展,导致其语义发生泛化,甚至完全虚化成为词缀。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日语在引进外来词时,创造了各种方式,并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从意译到音译,再到音译基础上的纯音译词、“和制外来语”和罗马字母词同时并存。这些变化是由于日语自身的特点、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以及社会进步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英语音译词的出现填补了汉语表达的空位,丰富了汉语表达,对汉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本身也存在某些缺陷:首先是费解,音译词中的汉语语素只起表音作用,与字的意义失去联系.其次是有的音译词不但冗长费解,还会导致错误的联想,引起歧义或误解.音译的过程中应注意,在单纯音译和寓意音译的基础上注重于符合汉民族审美心理的词义选择,使之成为汉语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外来词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名凯、刘正琰所著的《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是上个世纪50年代研究外来词的专著。迄今为止,它所收录的外来词的名称主要发生了三方面的演变:纯音译词保持不变、音译词(包括音意兼译词和音译加意译词)向意译词转变和日语来源的外来词保持不变。同时现代汉语外来词出现音译词的回流和字母词的使用这两种现象。本文分别对这些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演变的原因,并对未来外来词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价值在于它是否有强有力的表达系统,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是否有丰富活跃的词汇系统.以前, "山寨"一词的意义对人们来说是明确的,但如今的"山寨"起变化了,意义变微妙了.新语"山寨"的出现再次把语言的经济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9.
汉语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一般采用音译。由于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其音译只能借助汉字,因此汉语人名、地名音译词的“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本文就这一有趣现象的三个方面即人名中的姓名义溢出、人名中的性别义溢出及人名、地名中的褒贬义溢出分别作了探讨,并简要分析了拼音文字之间的音译和西方语言与汉语之间的音译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山寨文化"一词在网络搜索中排名第一。"山寨"之风席卷大江南北,从手机到建筑,从文艺到明星,无一遗漏地被"山寨"了。随之而来的法律侵权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文章将从法律规制的角度对"山寨文化"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