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追求幸福齐力编译一天,我问弟弟:“你幸福吗?”他说,“是的。不,要看你指的是什么。”“请告诉我,”我说,“你最近一次感觉到幸福是在什么时候?”“在1967年4月。”他说。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生活采取不严肃的态度。弟弟的回答提醒了...  相似文献   

2.
醉绿     
我和朋友去新加坡一处有欧洲特色的所在“荷兰律”。荷兰津这3个字很有点神秘感,所以很吸引我去。这“律”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街呵、路呵、场呵、镇呵,可这个“律”是个什么呢?到了荷兰律一看,明明白白用英文写着“荷兰路”。英语的“Road”中文的“路”,闽南话念作“律”,于是叫作“荷兰律”。那么,我北京家那边的团结湖路就是“团结湖律”了?团结湖律——果然有了神秘感。上海人讲北京话容易讲串了、讲跑了,新加坡人把英语、中文、马来语等串着用,更满洒更自如。多一种语言就多一层聪明。和新加坡语言的多姿多彩反差很大的,是…  相似文献   

3.
谢谢您,教授     
将近六点钟了,我下班回家,在路上偶然遇见了老教授,我已经许多年没有见过他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大城市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这次相通使我分外高兴。老教授……身材魁梧,整洁端庄,头发已经斑白,我在这里不说出他的名字,因为只是答应了这个条件,他才肯把我要讲述的那封信给了我,并且他预先声明,我也同样不能讲出信上签名的那位乡村医生的名宇。“你就随便写上一个什么名字吧,”他当时说,“反正你是一个作家,这事不难。”写那封信的人,同我原是中学同学。十年制学校毕业后,他立志当医生,而我则喜爱诗歌,这样我们就各走各的路了。  相似文献   

4.
成长的代价     
我是一个喜欢童话的长不大的孩子,因此我很向往彼得·潘(童话《彼得·潘》里的主人公),因为他永远也长不大,而且还可以不用对他做的事情负责任,因为他身边的人都会宽容他和原谅他,所以他是幸福的。尽管第二天他什么事情都不记得了,可一到星期五的晚上,一个快乐的孩子又会站到你的窗前并快乐地邀请你和他一起找影子了。永远也不用体会离别的痛苦,  相似文献   

5.
列夫·托尔斯泰的妻子索菲娅最喜欢她的妹妹塔吉雅娜。塔吉雅娜结婚以后,每年夏天总是带着一家人来到雅斯纳雅·波良纳她姐姐家避暑。塔吉雅娜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就问: “你往你的小本子上记些什么东西呀?”托尔斯泰眨眨眼睛,说: “记的就是你们。”“我们有什么可记的呢?”托尔斯泰耸耸肩头,风趣地回答说: “这就是我的事情了。真实总是有趣的。”还有一次,他对塔吉雅娜开玩笑说: “你以为你在我这儿是白住的吗?我把你的行动全都记下了。”  相似文献   

6.
儿子跑过来告诉我幼儿园里新发生的事。他在幼儿园里学会了点本事,要向我显示一番。他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不让他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个苹果。“爸爸,”他说,“我让你看看苹果里有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7.
与森林对话     
与森林对话,高傲的人类应该立马俯首称臣. 人们呵,总高傲地在内心蛮横地炫耀自己:"啊,我多伟大,我战胜了谁!"凭这一点,人类就该羞愧得无地自容了.巍巍青山、莽莽大森林无言,其实她是在内心里笑话你呢,她笑话的方式也是赞美和蜜糖般甜腻无比,于是你更兴奋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8.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10,(8):14-15
<正>先知.论友谊纪伯伦什么是友谊?先知说:你的朋友是你需求的回应。他是你的田地,你用爱来播种,用感激来收获。他是你的餐桌,你的壁炉。因为你饥渴地来看他,向他寻求安宁。  相似文献   

9.
幽默一束     
一个十分吝啬的老板送给店伙计一瓶威士忌,以祝贺圣诞节。伙计很惊讶,可还是把酒带回家了。晚饭时,他打开酒瓶先尝了一口,然后就喝起来。第二天,老板问他那瓶酒味道如何。 他说:“这酒恰到好处,恰到好处。” 老板问:“你说的恰到好处是什么意思?” 他回答说:“如果这酒再稍微好一点儿,你绝不会送给我,如果这酒再稍微坏一点儿,我也决不会喝它。”  相似文献   

10.
选择     
一日.与朋友闲暇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位朋友.问我:“你说,一个人在世上,最难的是什么?”我略一思考,脱口而出,“是做人”!他看着我.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接着说:“是选择!”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7月的一个闷热深夜,我的丈夫马克去世了。那时他24岁,风趣、机敏、一头浓密的棕色头发向额后梳理着,非常潇洒。他爱我,对此我深信不疑。在我保存的照片上,他总是一副诙谐的神态,仿佛刚同谁开过玩笑似的。他去了,在我们结婚九个半月后他永远地去了。就在看到他死亡证明的那一时刻,我一下子懵了。我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任何人也不会有这样的准备,因为不幸并非有计划的旅行,它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人们问我,“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吗?”“谢谢了。”我回答说。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来感谢他们。但无论怎样,谁都无法阻止死亡…  相似文献   

12.
陈樱 《世界文化》2009,(7):44-45
有一次上课,他故意不发一个学生的试卷,等那个羞涩的学生来问他的时候,他说:“我想看看天才长得什么样子。” 他出给学生的试题都是这样的:赖昂对爱玛的第一眼印象是怎样的?爱玛读过什么书?最少举出4部作品及其作者。描述爱玛的眼睛、双手、阳伞、发型、衣着以及鞋。诸如此类的问题,读过饱法利夫舢的你会做吗?  相似文献   

13.
夜莺颂     
1我的心在痛,困盹和麻木刺进了感官,有如饮过毒鸩,又象是刚刚把鸦片吞服, 于是向着列斯忘川下沉:并不是我嫉妒你的好运, 而是你的快乐使我太欢欣——因为在林间嘹亮的天地里, 你呵,轻翅的仙灵, 你躲进山毛榉的葱绿和荫影, 放开了歌喉,歌唱着夏季。 2唉,要是有一口酒,那冷藏在地下多年的清醇饮料,一尝就令人想起绿色之邦,  相似文献   

14.
不要爱我     
不要爱我黄燕生译不要爱我那标致的潇洒,不要爱我那动人的秋波和娇颊,不要为任何外表的这和那,也不要为我平静的心花,这些都会凋落或变化,于是你我不幸而言他;若保持真诚女人的本色,你却仍然爱我,又道不出什么缘故,这样,你才拥有同样理由永远把我珍爱。无名Lo...  相似文献   

15.
刘雁 《世界文化》2005,(10):7-9
不言而喻,这其实是一个可以反反覆覆争辩不休的问题,可谓文学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一桩疑案。如果推而广之,问问一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身为俄罗斯人对契诃夫有哪些影响?身为女性对弗吉尼亚·伍尔夫有哪些影响?身为水手,波佩耶为何如此鼎鼎大名?他终于知道问题的答案,而且见解精到:“我就是我。我是什么,就是什么”。为破解这个逻辑难题,我不想囿于成说,需另辟蹊径寻求答案。这通常是小说家的功课:超越表像挖掘新意,开创令人耳目一新的认知,丰富已知的总体现实,砸开我们内心封冻的海面,不论你对达到新的境界有什么设想。首…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便爱上了美术,也不知是什么使我陷入了艺术这一美妙的世界里.那是十年前秋日里的一个晚上(时间虽长了,可还记得很清晰).当时我上小学二年级,老师经常布置写小楷.一天,我爸拿出了我的小楷本开始翻阅,我看见他眼里闪现出惊奇的目光,脸上露出平时很难看到的微笑,并开始左一句右一句的夸奖我,说我的字写得特别好,叫我以后好好练字.我兴奋得叫起来,用比他响亮的声音说:"昨天,我们上美术课,我画得最好,得了最高分呢!"爸好像比我还要兴奋,亲切地对我说:"儿子,我为你感到自豪.画画是一种艺术,但只要你肯努力,就会有成绩.  相似文献   

17.
米兰     
看着窗台上淡雅美丽的米兰,不禁让我想起它刚来到我家里的情景."童捷,快来接一把,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啦".听到叫我的声音,我飞一般地冲出家门,"好漂亮的米兰呀,爸爸,是给我的吗?"我等不及爸爸回答便一把抢过他手中的米兰.……  相似文献   

18.
追随梦想     
影子 《世界文化》2003,(2):9-10
当一个人最悲观的时候,我们应该鼓舞他的精神,给他以力量,使他能够战胜困难,继续前进。 ——哈特·沃里尔·丘瑟 “斯克莱特先生,那是真的吗?或者只是因为他们听起来比较容易记住,您才把他们写在公告牌上的?” “你指的是什么?”我问道,其时,我正伏案疾书,因此没有抬头。  相似文献   

19.
文化冲击     
英文中有一个概念,Cultural Shock,我一直不知如何翻译才最贴切。刚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曾有当地的朋友这样问我:你碰到的Cultural Shock是什么?Cultural Shock 就是你来到一个新的地方,那个地方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件事情,这件事情可能是你在原本的文化背景中从未遇到过的,可这次它一下子抓住了你,对准你的心灵就是过电般地一击。这一击,甚至使你产生许多不适。比照这些字面上的解释,还是让我把这个概念直接翻译为——文化冲击。其实,这本是一个很学术化的词汇。原意是指一个人,从他/她固有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简论禅宗的道德观牛乃喜六祖慧能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时,弘忍问他:你是什么地方人?今天到我这里来寻求何物?慧能回答:我是岭南百姓,远道前来礼拜和尚,不求余物,唯求作佛。弘忍对慧能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犭葛獠(对南方少数民族的侮称),怎么能作佛?慧能回答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