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世没留存明朝澳门问题档案”的说法,已被中国历史档案专家们的辛勤挖掘及重要发现所否定,一批珍贵的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两朝原始档案将公布于世人。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始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杨继波先生介绍说,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在三处保存,即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有关澳门问题的明清档案近两千件。去年3月,有关明清时代澳门问题档案的专题课题开始启动,首次发现并将向社会公布的澳…  相似文献   

2.
杨继波 《历史档案》1999,(1):131-133
中葡之间的澳门问题发动于明朝中叶,贯穿于整个清代。现存明清时期有关澳门问题的中文档案相对集中保存在三处,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其中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存清代澳门问题档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案原本为一个整体,由于历史原因分存海峡两岸。葡萄牙东波塔档案馆所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主要是当年葡萄牙租居澳门时中葡双方的公务往来文书,多系清地方政府与澳葡当局的往来事务。本文仅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关澳门问题档案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邢永福 《历史档案》2000,(3):120-128
在澳门回归祖国之际,有四部各具特色的澳门问题珍档专辑相继问世。这是北京、澳门、广州、杭州四地多家文化机构的近50位学者、历经两载耕耘奉献给世人的厚重礼品。其中,《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联手合作的结晶,它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澳门历史问题档案文库。阳春三月,合作各方在澳门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首发式。此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陕西档案》2012,(1):18-18
明清档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是蕴藏着巨大历史信息的文化金矿。我们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努力让明清档案历史文化走向大众,走向世界,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实现明清档案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是档案信息载体从传统纸质转化为数字影像,再到模拟影像的二次转换过程.本文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实践,阐述了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管控的基本内涵、运作原则、主要程序和工作方法,以期促进珍贵档案资源的开发,避免经多种介质转换后的备份档案信息失去应有效能.  相似文献   

6.
赵彦昌  唐莹 《档案》2008,(6):33-35
明清是中国最为繁荣富强的朝代,这两代曾经出现过无数令人欢欣鼓舞、令人赞颂或者令人悲痛气愤、世代悔恨的史实,研究这段彻底辉煌过也彻底败落过的历史,明清档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档案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明清史珍贵的材料,是我国进行国际交往、生产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参考材料,也是价值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峨这批珍贵的明清档案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少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几十年来,有一批档案学的前驱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铸成了不朽的精神诗篇。  相似文献   

7.
《历史档案》2000,(2):F002-F002
本刊讯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澳门基金会、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合作完成的《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日前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邢永福谊长应邀率本馆课题组一行赴澳门,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首发式。3月29日首发式在澳门教科文中心举行。邢永福馆长、澳门基金会主席卢德奇、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韦庆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教授邓开颂、人民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主任乔还田、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汤开建及来自澳门大学、澳门博物馆、澳门档案馆、《澳门日报》等单位的近200名澳门文化界人士与会。邢永福馆长首先致辞,充分肯定澳门档案…  相似文献   

8.
伍媛媛 《历史档案》2017,(3):131-135
明清档案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大也最为完整系统的古代王朝档案,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初,当久存皇宫的明清档案一向社会公开,即与殷墟甲骨、敦煌写经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发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然而,明清档案的辗转留存却是充满了艰辛和曲折,这里拟对清内阁大库档案在清末民初历经的损毁与流失略作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7月19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新馆馆址为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明清档案保管保护、利用展示、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展示珍贵明清档案及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新馆开馆时同步推出3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兰台翰墨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展""守护国家记忆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内阁大库档案等重要史料不断发现,这些珍贵史料经过整理和编纂出版,为整个学术界所利用,推动了近代学术的繁荣,一批著名学者在这批史料的编纂出版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是从事近代档案文献编纂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陈垣指导和从事明清档案编纂工作为切人点,简要归纳和总结陈垣明清档案编纂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谈谈清代档案著录工作张碧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明清中央机关及少数地方机关的档案共74个全宗,1000余万件,这是一笔巨大的珍贵文化财富。为使明清档案更好地提供社会利用,使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提供方便利用者查阅的、科学的目录检索体系。...  相似文献   

12.
档案展览是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的一种方式,具有独特的宣传、教育作用。本人多年从事档案展览工作,拟以一史馆举办的档案展览为例,从五个方面揭示档案馆通过举办档案展览,使尘封库房的历史档案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一、向社会宣传馆藏档案的有效方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庋藏一千多万件明清档案,过去深藏宫中,对社会有限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所认知,宣传明清档案的珍贵价值,一史馆在全国档案系统中较早举办了档案展览,进行了档案宣传工作。如1982年在皇史宬举办了《皇史宬档案展》。皇史宬是明清两代专门收藏皇家档案的建筑,以砖石垒砌,包括门窗,不用一木一钉,因称“石室”;内置铜皮镏金龙纹樟木箱,因称“金匮”,不论在建筑史上还是档案史中均具有典型意义。该展览展出皇史宬贮藏的实录、圣训等以及相关珍贵档案,向世人展示“石室金匮”的历史真实,满足了  相似文献   

13.
正明清档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宣传明清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16年3月16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皇史宬"(微信号:mingqingdangan)。"皇史宬"常设栏目为"近期热点""珍档撷英"及"了解更多"。其中"珍档撷英"下设两个精品子栏目"图说档案"与"皇史宬里那些事儿"。每周三推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介绍、业务工作情况等原创文章,定期解答留言和评论,搭建起与广大读者交流的平台,为社会公  相似文献   

14.
澳门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已有中国先民的足迹,秦统一中国后,澳门即被纳入版图,此后历代相沿。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涉海东来,明政府在要求其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并接受监督管理的前提下,允许其租居澳门。光绪十三年(1887年),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澳门为葡国的“永久”管理地。该条约虽然已于1928年失效,但葡萄牙仍占据着澳门。1987年,中国政府与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值此澳门即将回归祖国之际,我馆会同澳门基金会、广东社科院历史所共同编辑《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现将其中馆藏明代档案中天启、崇祯年间兵部题行稿之有关文献摘发,以飨读者。这组史料反映了明政府委任澳门官员负责巡视管理澳门的军事防务、设关盘验出入澳门的贸易商船、市舶司征收澳葡税银等行使主权的情形,以及葡人租居澳门后给广东地区带来的种种祸患。  相似文献   

15.
傅斯年学贯东西,在档案学、历史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建树颇丰。特别是他在我国近代档案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为挽救明清珍贵档案、挖掘殷墟甲骨实物档案以及整理利用档案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明清档案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更好地宣传明清档案和档案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于2016年3月16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皇史宬"(微信号:mingqingdangan)。"皇史宬"常设栏目为"近期热点""珍档撷英"及"了解更多"。其中"珍档撷英"下设两个精品子栏目"图说档案"与"皇史宬里那些事儿"。每周三推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珍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先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和参与者,也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在历史学、考古学、教育学及语言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除此之外,在中国档案史上著名的"八千麻袋事件"中,傅先生倾其所能,为拯救明清时期珍贵的历史资料--"大内档案"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1990年11月28日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体同志无比悲痛。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也是明清档案工作者的老领导,我们深深怀念他在领导明清档案事业建设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大家知道,明清档案是我国现存古代档案中数量最多、价值最为珍贵的一批重要文化遗产。然而,这些无价之宝,在旧中国从不被人重视,甚至遭到恣意毁坏、盗窃的悲惨命运。如1921年发生的“八千麻袋事件”便是典型的事例。这八千麻袋装的都是从清宫流出的明清档案,当事者以四千元的价钱卖出作为造纸原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年,大部分明清档案被禁锢皇家宫院,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不得入内查阅,更无利用而言。更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珍贵的清代大内档案流落到社会上,不久又变成某些人的私产,以致作为商品交换。然而一部分档案流落在社会上这件事,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房产档案馆,位于华侨路52号,管理南京市辖10个区的房屋权属档案(即产权档案,1987年前包括土地权属档案),隶属于南京市房屋产权市场处。现有档案人员61人,其中女职工52人;馆藏档案250万卷,包括明清顺治以来历代房地产契纸,民国时期地政档案,三十年代的珍贵地籍图2套、地籍册1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