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将创造生活。他们,若生活于批评之中,将学会谴责。他们,若生活于同情之中,将学会自怜。他们,若生活于嘲笑之中,将学会害羞。他们,若生活于敌意之中,将学会对抗。  相似文献   

2.
作文应该是学生生活体验的表达。在作文课堂指导时,教师应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活学生平时积累的体验,引导他们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中捕捉提炼写作题材,同时拨动他们的情感之弦,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并引导他们思考生活,感悟生活,提高他们认识生活的水平,深化他们的心灵感悟。  相似文献   

3.
滕珺 《文教资料》2010,(14):108-109
特殊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他们需要更多的音乐教育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塑造更加美好的人格,用音乐丰富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缤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董晓帆 《考试周刊》2012,(83):178-178
学生的消费观作为他们学习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结点,是他们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职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志敏 《考试》2009,(6):5-5,12
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写作者,重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和他们多交流、多沟通,就会帮助他们构建起丰富的精神家园和内心世界,让他们有所思,有所为,进而有表达的欲望。  相似文献   

6.
陈英 《新课程研究》2009,(8):32-33,46
“孩子们有着他们自己的生活,有他们独特的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有他们独特的表达手段。”因此,教师应从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研究习作教学,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习作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岁的少年,是一群另类。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思想。透过他们的文章,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是我作为语文老师的最大乐趣。在他们面前,我总是觉得年轻,觉得坦然。这群无畏无惧的少年,他们敢于直率地表明自己的好恶,敢于大胆地直视生活的阴影。他们让我明白,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脱俗。  相似文献   

8.
刘艳 《生活教育》2014,(22):44-45
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学校德育最有效的教育资源,贴近生活的德育教育,易激发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立足学生的生活,利用他们的生活体验、创设生活情境、深化生活内容,可以使他们从自身做起,自觉提升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9.
《故乡》中有这样一段话:“……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相似文献   

10.
对低收入成人来说,如果他们能顺利完成中等后教育, 不仅他们自己的生活可以得到改变,他们子孙的生活也会得以改变,因为他们可以因此更容易地找到工作,不用再依靠政府的救济维持生活,还可以更多地参与社区活动。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课程观认为,学生尤其是儿童首先接触的是他们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我们给他们构建的科学世界.学生首先是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世界中,课程只有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激发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袁晓霞 《学周刊C版》2010,(12):176-176
当今,在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中,运用音乐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自然音乐也就显得愈加重要。新课标要求音乐教学内容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与修养,拓宽他们的音乐思维与境界,提高他们的音乐实际水平,完美地实现他们的生活价值,有益于他们将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了解学生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迟早要独立生活,父母不可能包揽一辈子。现在的孩子,他们将来要生活在比现在更复杂、节奏更快的社会中,他们需要的是适应生活、掌握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让他们从小在生活中尝到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喜悦的种种滋味,他们才能逐渐养成应付复杂社  相似文献   

14.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它突出地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他们     
在桂林的旅途中碰到了他们。他们的生活或许并不好,可他们尽情地享受着生活,他们幸福地活着。  相似文献   

16.
方贤 《教育教学论坛》2012,(24):180-181
教师要走近学困生的生活,付出诚挚的师爱,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才能弥补他们心灵上的缺陷,清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排除他们学习上的困难。这样才能引起他们心里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使他们生活得更多彩,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休闲教育是规范社会生活与个人行为的基础教育。大学生从事休闲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今后的生活方式。休闲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和自我实现,以增强他们的心理体验,影响他们生活化的价值取向,还可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中学数学老师应积极地将数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他们切身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引导他们留意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尝试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作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联系生活事例,将数学知识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用学生的熟知的生活常识进行讲解和训练的感触。  相似文献   

19.
我见过不少有能耐的人,他们有本事把生活编织成童话,举手投足都带有仙气。他们诗意地生活着,但他们往往有着不屈的意志。  相似文献   

20.
由于山区儿童视野窄 ,阅历浅 ,生活面单一 ,在美术创造方面像是一座关死的闸门。教师应当根据山里儿童的心理特征、生活环境 ,就地取材 ,逐渐培养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一、抓山区儿童的生活环境 ,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1.从生活环境入手 ,引发儿童想象 ,培养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山里儿童继承了山里人的优良品质 ,他们生活的环境 ,培育了他们善良的心灵 ,憨厚、淳朴的待人方式 ,勤劳的习惯。他们除学知识外 ,还帮家里做许多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 ,他们略知生产 ,了解大自然。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让儿童用画笔来表现 ,在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