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亲近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在大自然中尽情玩耍无疑是童年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刻。在亲近大自然时,孩子不仅仅获得了身心上的愉悦,还能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呢!大自然中的"教育宝藏"无处不在,只要你仔细观察及引导,一定会从孩子身上收获大惊喜。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4,(23):F0004-F0004
正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小学经历近50年的发展,以"快乐教育"为办学理念,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受到教育、在教育中健康成长,就像学校校歌里面唱的"我们手牵手,牵成一朵花,校园是我们快乐的家"。"快乐教育"体现"三大关注两大特色"关注全面发展。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更注重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有伏羲班、小苹果班、太阳花班……每个班都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找出每个孩子个人发展的"机灵点",促进他们  相似文献   

3.
凌朝阳 《教育》2014,(1):62-63
正随着新课程实验的全面铺开,建立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创建红领巾超市就是以学生赏识为立足点,以"尊重人格、尊重差异"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成为成功者。实现"激励"功能的转变现代教育要变"学生适应教育"为"教育适应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育的殿堂里,不应该有被人遗忘的角落。红领巾超市帮助学生,尤其是那些才能未得到认可和重视的孩子,寻找成功之路,着意关注潜能生,规定凡在原有的基础上的进步都可获得奖励,努力实现评价从"选拔和甄别"功能到"激励"功能的转变。案例一:"今天,你得到超市券了吗"  相似文献   

4.
让期望闪光     
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行"。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我教育学生的心得,也是让学生心灵舒展、生命快乐成长的秘诀。很多家长、老师一味地强调孩子的天赋,我则强调的是学生天赋的差异有限,生命的潜能无限,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潜能的开发上,让孩子心灵舒展,尽展潜能。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什么样的孩子我们都有可能遇到。那么,我们还  相似文献   

5.
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是让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和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张丽生 《考试周刊》2014,(19):159-159
<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应该是快乐教育的最初构想。快乐教育的倡导者、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头流出的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用一种愉悦的环境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育即爱,爱即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爱的氛围,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让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幼儿园和家长共同的追求。我们会把"爱"倾注到孩子身上,但我们的"爱"中,有时也存在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幼儿年龄特点和成长现象,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的确,只有教师真正地相信孩子,才能真正地解放孩子;解放了孩子,他们才能拥有学习的自信心,才能表现出巨大的教育潜能,才能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也才能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有人是悲伤的,他没有对你说过一件事。你正坐在他身边,忽然间你感到一阵悲伤传到你身上。有人是快乐的,只是快乐着,什么都没有对你说———但突然间,你感到一阵快乐进入了你。如果20个人正快乐地坐着,你带去一个悲伤的人,几分钟之内,他将感到有一个变化,他的情绪正在变化。和悲伤的人在一起,你变得悲伤。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变得快乐。那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尽情地和孩子一起玩乐,你也成了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乐,你就一下子忘了全部的担忧和世界———你变得像个孩子一样,非常清新。如果你想快乐,就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如果你想…  相似文献   

10.
在每个弦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那时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1.
"潜能",是潜藏在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的功能;指潜在于体内的一种能力或能量。每个孩子身上或许都存在某种未知的潜能,如果能把这种潜能发现并开发出来,那么每个孩子的表现定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惊喜。一个善于激发孩子潜能的老师,才是真正英明的老师;一个善于调动孩子自身积极性,让孩子发挥出最大潜能的老师,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快乐之园     
在幼教岗位工作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太累。工作常常使我们觉得身心疲惫,甚至情绪烦躁。虽然人们都说“幼儿园教师是天底下最快乐的职业”,但只有我们才了解其中的甘苦。多年从事幼教工作使我学会了如何从苦中品味出其中的甘甜,这种甘甜就是源于孩子身上的快乐,孩子身上的童稚童趣是快乐之源。平素我比较注意观察和记录这方面的内容,闲暇、疲劳时常翻看体悟这些童稚童趣,享受其中的快乐。我也常把这些快乐带给大家。孩子在园的言谈举止就是快乐之源,重要的是教师会用一种快乐的心情去发现它。一天午睡后,我给曹雪纯小朋友梳头,她仰起可爱的小脸,望着我脸上的雀斑说:卞老师,你和我妈妈一样漂亮,都是斑点狗。”听后我会心地  相似文献   

13.
黄明 《山东教育》2011,(13):4-7
生命是一种行走,不得回头,无可重复。因而他的每一段行程都理应臻于快乐,而这快乐亦将影响到此后,乃至整个生命的旅程。小学是孩子一生正规教育的起始,让这些花儿一般的生命自此快乐地行走,是教育至高的追求,亦是人生至美的境界。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实施的"乐行教育"秉承的就是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哲学家斯宾塞说过:"教育应该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他的智能会大大降低.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曾说过,他不赞成有人说他是"刻苦"学习的,因为他在学习中从没感到苦,相反,体会到的是无穷的快乐.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3,(A1):168-169
<正>你幸福吗?童谣里唱道:"如果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快乐你就跺跺脚……"所以小孩总是又唱又跳,这是孩童的幸福;流行歌曲中有:"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它近在心灵却远在天涯",长大了,却寻寻觅觅,感觉幸福遥不可及。年轻人说:"每天都充满挑战,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中年人说:"父母康健,孩子听话,领导赏识,对我就是幸福……"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视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从出生到学龄前,在家带着孩子的父母可以享受到很多的福利,这个福利不只是指经济上的补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各种机构给予你很多的信息资源,给孩子提供活动的场所,给家长提供交流的机会以及有很多免费的讲座,帮助你尽可能地了解你的孩子,做一个好父母,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晓得,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甚至还会冲撞你。"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地"迁移"到自己孩子身上。这与青少年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相悖,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  相似文献   

18.
德育简讯     
何梧华 《中国德育》2005,(12):76-76
引导教师和家长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记录到“成长卡”上,然后装入“阳光足迹成长袋”,从而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是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陶庄镇后井亭小学德育工作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家教论语     
天下父母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你的孩子身上如果有什么让你觉得不顺眼的地方,你就是产生这个不顺眼的地方的根源。孩子身上的毛病都应该到父母身上去寻根。一般父母总爱把孩子成绩不佳同孩子不用功联系起来,其实导致学习成  相似文献   

20.
"快乐教育最初的秘密",这些文字给予了我一种对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在教育道路上无限的回忆与思考。我试图拨云见日寻找它的意义所在,那些秘密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心灵启示,指引我一路前行的方向。带着这一连串的问号,我开始探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当我的眼睛接触到这些仿佛在讲述着故事的字眼:"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老师"、"给予孩子最好的,他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