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7,(12):14-15
民生新闻作为近几年开始出现,并迅速成长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尽管对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内涵、内容构成、话语方式、发展前景等等,迄今为止人们依然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实践层面上,民生新闻无疑已得到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厚爱。在此,笔者想从传播的视角,对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进行一下纲目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自2002年由于电视界的探索.概念被明确地提出、口号被明确地叫响后,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方兴未艾,各级省市电视台纷纷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甚至于“民生新闻立台”,筹建民生新闻频道,民生新闻的理念也由摸索渐渐走向成熟。本主要探讨自2002年民生新闻理念进入学界的视野以来.在三年发展期间内理论和实践观念的八大转变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平民生新闻,目前学界还有很多理论争论,它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它到底是一种新闻种类还是一种理念和情怀,民生新闻与传统社会新闻、时政新闻的关系,民生新闻与市井新闻的区别以及操作上可能存在的误区等问题,依然令人困惑。但这并不影响业界对它的青睐。民生类新闻节目、民生类新闻版面纷纷亮相:吸引了大量受众的眼球。本文试图对这一热潮出现的原因做一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闻业界和学界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业界为学界提供翔实的前沿经验,学界为业界提供理论指导,二者共同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如何以学界促进业界、以业界带动学界,是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办好新闻刊物则是连接二者的有效渠道。无论是专业期刊还是学术期刊,理应发挥桥梁作用,为学界和业界提供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新闻事实认知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一产生,就成为受众关注与新闻学界研究的热点、业界竞争的利器,几年来,民生新闻从报纸向电视、广播等媒体全方位扩散,获得超常规发展,就报道方面来说,时下的民生新闻取得显著成功的同时.亦存在着不能忽略的问题.业界和学界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表明,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学界业界都有对彼此的要求与期待。学界:教学与科研不可脱离新闻实践。徐宝璜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的价值、新闻的采集、新闻的编辑,以及广告、发行等。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及广告经营等内容,都与新闻实践有很大关系。新闻学作为比较年轻的学科,其理论架构尚稚嫩,许多部类的架构大而不详。有些部分仅仅是经验积累,还未上升到理论层面。这种情况正好表明,新闻教育不能脱离实践,而要积极吸收优秀的新闻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电视民生新闻实践误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加晓 《今传媒》2008,(3):38-40
不可否认,民生新闻的出现给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上的冲击、新闻实践上的创新、传播形态上的突破和话语空间上的转移,但不能回避的是,民生新闻并不是一种成熟的新闻样式,而且目前理论界、业界"给予其概念的理论关注,只是一个粗浅的认识",有的还存在偏颇甚至错误之处,因此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再加上某些地方媒体对商业利益、收视率等因素的热切追求,因此,在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下,民生新闻已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它契合于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时代大背景。本文拟从电视民生新闻的产生、理念、发展现状以及出现的诸多问题出发探索如何对其进一步拓展与创新,以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兴起与兴盛——兼论新闻的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洋 《新闻界》2005,(5):53-55
一、引言 到目前为止,诸多业内期刊已展开了关于民生新闻的讨论.其实,民生新闻还仅仅是业界的一种理论术语,暂时的一种理论概括.至于对其内涵、外延虽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但走向理论建构的成熟期尚需时日.笔者认为,目前的论争和实务界的运作模式仍存在诸多疑点、盲点.作一番理论的澄清与梳理实为必要.关于民生新闻的理论建构仍需要放在更宏大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而不能一味囿于现有理论圈子,否则理论思路将越走越窄,以至于无法为其实践运作提供更多关照,甚至可能会窒息实践的鲜活的思维.特别是,目前讨论中,将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等同恐怕亦是一种误读.因此,将民生新闻与美国公共新闻作简要比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民生新闻     
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闻的许多问题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其中.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分类学上的社会新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究竞能否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类核心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生新闻实践的走向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静 《新闻世界》2010,(11):41-43
近几年民生新闻的发展呈现出滞缓的态势,并且受到学界、业界和受众等不同方面越来越多的批评与指正。如何使民生新闻突破现有瓶颈,在报道理念和操作实践方面适应当前的社会变革和受众需求,是新闻学界和业界亟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美国传播学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者教授詹姆斯·凯瑞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传播"仪式观"与"传递观"的概念。本文从传播"仪式观"的框架来审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探求民生新闻兴起的原因,尝试为民生新闻突破发展瓶颈找到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3.
自2002年民生新闻诞生后,对民生新闻的研究就一直是热门主题。但梳理所有的研究文章后发现,业界与学界对民生新闻的研究差异较大,对民生新闻的态度也不一样。本文试图比较二者的研究取向,分析各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全面理解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对业界及学界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归纳出当前民生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从理论上为包括民生新闻在内的新闻报道的发展作一番展望.  相似文献   

15.
那长春 《新闻知识》2004,(11):31-33
尽管中国的新闻改革在平民化取向上行走了许多年,但对新世纪的中国新闻界来说,“民生新闻”无疑是刚刚出炉的新概念,其流行速度不亚于新闻消息的传播速度。如果把一个理论概念的出笼与成熟比作果实的瓜熟蒂落,那么“民生新闻”这个概念几乎是被民生新闻现象的热浪烤熟的,难免外熟里生,其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课题摆在了学术界和业界面前,双方只有继续对它耐心“烘焙”,方能成熟。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实践:民生新闻的界定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闻的许多问题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其中,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分类学上的社会新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笔以为,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究竟能否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类核心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生新闻实践的走向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催生的产物,作为一种基于完善而可信的数据库而进行新闻生产的新模式,其潜力和价值越来越受到业界与学界的认可和重视.在用户接受方面,新闻的可视化需求日益加深.新华网作为国内数据新闻实践的先驱,本文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数据新闻实践在国内的发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都市电视频道节目中地域新闻出现了多元化的表述方式,其中方言新闻的兴起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致,“雾都夜话”、“阿六头说新闻”等作为地域新闻节目的表达方式也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国际媒介     
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的脱钩一直是困扰业界和学界的问题。如何缩小教学与应用之间的差距,也是全世界新闻教育机构所关注的焦点。本期来  相似文献   

20.
何谓"民生新闻",业界和学界对其概念至今并无定论。一直以来,传统新闻学领域对于新闻体裁样式的划分都是遵循着单一的标准,而民生新闻是一个有多种标准共同作用的划分结果。因此,许多观点认为,从严格上来说,"民生新闻"算不上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