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听众信箱》的听众,冒昧地闯进电台的工作室,想见见节目主持人蔚兰。电台的一位负责同志随手给我两叠听众来信说,要采访蔚兰,  相似文献   

2.
热线点歌作为互动直播方式之一,用音乐和电波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得到听众热烈欢迎。但随着各地电台对点歌节目一哄而上,主持人对点歌节目缺乏理性思考,单调的“你点我播”的节目形式,使得点歌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方面热线电话铃声不绝,参与听众不见减少;另一方面主持人和听众对点歌节目越来越感到乏味,越来越缺乏热情。  相似文献   

3.
从今年起,南京经济广播电台每晚23点的主持人节目《今夜不设防》受到听众的关注。一个小时里,电话此起彼伏,接通者大呼幸运,其反响可以与点歌、投诉相媲美。《今夜不设防》讨论的是婚姻、爱情、人际关系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一档社会教育节目。主持人已届“不惑”之年,言语之中既无危言耸  相似文献   

4.
董晓红 《记者摇篮》2012,(10):42-43
广播的优势在于快速、便捷,广播节目主持人想要在激烈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突出广播的特性,充分利用广播节目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优势。一、广播节目主持人利用热线互动的必要性热线互动广播节目主持人大体可分为四类:热线点播类节目主持人、热线采访类节目主持人、热线咨询类节目主持人、热线谈话类节目主持人。1.热线点播类广播节目主持人以娱乐功能为主,点歌、送祝福并且在娱乐中加强了与听众情感的沟通沈阳交通广播FM986的节目自1995年开台以来历经数次改版,但听众热线点歌参与的节目历经数次改版依然保留,并一直深受听众欢迎。  相似文献   

5.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社会论坛》节目是一个让广大听众直接参与的热线节目。它固定时间,让听众通过电话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同步播出,这在国内广播界尚不多见。一年多前,刚刚开设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是捏着一把汗的:这个节目用普通话主持,而广东是方言区,电话还未普及,听众打电话来又不是为了点歌、做游戏拿奖品,也不是跟主持人谈心,而是正儿八经地剖析、讨论社会问题,会有听众打电话来吗?如果  相似文献   

6.
导播,是广播主持人直播节目运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主持人节目进行中,导播肩负着参与听众的电话和组织听众参与电话的现场编辑任务。导播的现场编辑责任主持人直播节目与以往多类专题节目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听众可以通过电话参与节目,那么连结起交流双方的枢纽,就是导播。无论是点歌答题的娱乐类节目、导购咨询的服务类节目,还是关注新闻热点探讨社会问题的话题类节目,都缺少不了导播的现场编辑这一环节。娱乐类点歌节目进行中,寻播会向每一位打进电话的听众说明今天都安排了哪些歌曲,什么样的歌适合点给什么样的人等,以免出现…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原是基层单位的宣传干部,最近调到地区广播电台从事群众工作。电台新辟了《听众信箱》节目,我不知怎样搞才好。听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信箱》办得很有生气,是否能略告一二。西藏读者戚进《新闻记者》编辑部转来戚进同志的来信,由于我是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听众信箱》的老听众。这一时期,上海台这档节目给我的印象是,对听众来信来电的处理,及时而见实效。《听众信箱》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呼声,为听众排忧解愁,因而也就密切联系了  相似文献   

8.
《河北广播》2007,(1):43-44
经济频道依托《灯火阑珊》节目推出系列公益文化论坛一《新知学堂》。节目主持人李爽以《从“灯火阑珊”十三年历程看都市人的情感世界》为题在省会席殊书屋做了首次讲座,并与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70多名热心听众参加活动,其中还有的从外地专程赶来。珊场气氛轻松、活跃。  相似文献   

9.
《魁星阁夜话》是新余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主持人热线节目。这个节目自1996年初开办以来,坚持以追踪社会热点,探讨人生为宗旨,吸引了广大听众特别是青年朋友的热心关注和参与。多年来《魁星阁夜话》为热心听众特别是青年朋友谈心交流提供了一片芳草园地,起到了解疑释惑,激励奋进的积级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作为《魁星阁夜话》节目的主持人,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除了有一股子热心劲外,主持热线节目还应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多作冷静思考。一般来说,必须严格做到“三忌”:一忌口无遮拦,导向错误。热线广播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节目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电话点歌、猜谜、谈话、热线投诉、咨询、讨论等节目都有主持人。节目主持人的出现,给我国的广播电视工作带来了新的面貌,听众感到新鲜。主持人的名字很快家喻户晓。然而,有的主持人成为小有名气的人物后,便有些飘...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开设“990听众热线”栏目,全天24小时接受市民电话,在听众与听众、听众与政府、听众与电台之间架设起“热线”。在“听众热线”设立百日之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袁晖为本刊撰《当“3210990”的电话铃声响起时……》,介绍这档节目的制作内幕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月1日起,解放日报每天扩为12版。扩版一星期以来,引起了读者普遍的关注。1月7日,解放日报周瑞金、丁锡满两位老总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直播室,与读者、听众直接交谈,诚恳征求对该报扩版意见。《市民与社会》节目主持人白冰听众朋友,最近一段时间,新闻界成了一个出新闻的地方,我们广播事业局从一个电台、一个电视台扩展为两家电台和三家电视台。广播竞争、电视竞争,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新年  相似文献   

13.
老话新说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有个《新闻、气象和为您服务》节目。在最近一次关于收听率的调查中,该节目被列为最受听众欢迎的十个节目之首。剖析一下这个节目之所以大受群众欢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向群众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就连笔者,也是经常得益于这个节目的。由此,使我想到新闻单位如何为广大读者、听  相似文献   

14.
真正意义上的电台直播节目有近二十年的历史,无数新闻工作者和热心听众进行了探索,使直播节目从最初的“松散型”发展成现在节目栏目化的“稳定型”,出现了一个个好栏目,造就了一批批主持人。因此,节目“栏目化”使直播节目逐渐走向成熟,栏目“人格化”使主持人在逐渐成熟中尽显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最近5年,笔者主持一档时事评论类谈话节目——《法眼看天下》。本文根据自己的从业经验,试从主持人视角谈谈广播评论类谈话节目的价值取向、成功要素,以及主持技巧。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法眼看天下》节目创办于2006年。  相似文献   

16.
热线点歌节目是颇受听众欢迎的广播文艺节目,它融听众参与、歌曲欣赏为一体。热线点歌节目产生于我国城乡电话普及的背景下,人们在听广播的同时,可以很方便地在家中、在就近的电话亭参与节目。这种电话与广播的结合,充分发挥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综合优势,而且将人际传播中的情感距离与心理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热线点歌节目应以创新吸引听众。但时至今日,它的发展滞后于听众不断变动、不断提升的收听需求,大部分点歌节目是以老形式、老面孔出现,难以对听众产生吸引力。要使热线点歌节目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加以改进,积极创…  相似文献   

17.
李昕  蒋蔓菁 《中国广播》2005,(11):67-69
《青青草有约》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一档夜间情感类节目,听众群主要是身在“珠三角”地区的年青“打工族”。节目自2002年10月28日开播至今已三年的时间,从开播第一天起,节目收到的来信、来电、传真及电子邮件就络绎不绝,节目于2003年10月开设的网上论坛也十分火爆。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青青草有约》成为越来越多听众心灵深处的精神家园,主持人小草以其清新、亲切、自然的主持风格拥有众多忠实、热心的听众和支持者。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光明日报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今年(1988年)5月3日早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拥有500万听众的《蔚兰信箱》节目主持人蔚兰应听众要求将同大家见面的消息。原定发票1000张,可傍晚前来索票的人山人海,约有2万之众!”“开会的那天,整个会场是一片欢呼和掌声的海洋。人们拿着鲜花争相涌向主席台,同蔚兰握手,请她签名,‘蔚兰迷’如痴如醉如狂……”据说目前《蔚兰信箱》的听众已越出上海,它同“蔚兰热”一道正向全国其它地区扩展,为什么这个节目如此受欢迎?在广播界正在寻找改革的突破口,以及主持人形式方兴未艾的今天,我们究竟应该作怎样的思考?从下面登出的蔚兰同志的回信中,我们或许能得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9.
《听众之声》节目是鄞州电台一档对农热线电话直播节目。每天早间7:30开始,长度半小时。听众在节目中发布转让和求购信息,或获取信息和某种帮助。热线在广播节目中开通,变间接传播为直接传播,听众从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听众与主持人的对话直接成为节目的内容。听众参与带有很大随意性和即兴性,节目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主持人话筒前的表现与听众交流的现场发挥。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节目拉近了电台与听众心理上的距离,使听众感到有了一个和自己交流的具体对象,感到可亲、可近,从而在听众中产生一种吸引力。重庆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一年多来,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在重庆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广播热,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听众喜爱的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听众来信写到:“主持人在节目中和我们谈心,为我们服务,使我们感到非常亲切。”那么,是不是采用了主持人节目的形式就一定能够使听众感到可亲、可近了呢?也不尽然。有的听众曾对我说:“主持人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