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而稳定历来都是关系到经济发展与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一切改革发展都无从谈起。当前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社会矛盾堆积、城市发展欠缺、政府管理不到位及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等。群体性事件还引发了一些社会政治问题。要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一要畅通社会沟通渠道;二要完善法律体系,促进社会公平;三要强化政府责任;四要提高民众的利益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转型时期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农民利益矛盾的一种反映。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以达到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有一个具体、直观的认识,从而为有效预防和解决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多发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群体性事件具有群体性、利益性、情绪性、公开对抗性、复杂性等特点。作为维护社会正义与社会防卫最后一道防线,司法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尤为必要。刑法谦抑性理念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司法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应把握好性质限度和职权行使限度,检察机关介入群体性事件应注意批捕、起诉、查处职务犯罪的限度,法院介入群体性事件应区分定罪、刑事责任和量刑的限度。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群体性冲突调节机制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近年来群体性冲突事件日益增多,其成因既有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种矛盾积累,又有体制改革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完善.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改革,建立公平的利益博弈机制,照顾社会底层群体的利益,扼制贫富分化,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法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利益诉求,才能从源头上扼制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导致社会个体矛盾的增多 ,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化解社会个体矛盾是减少社会矛盾的基础工作 ,必须遵循个体矛盾产生、发展的规律 ,研究化解社会个体矛盾的策略和方法 ,最大限度减少个体矛盾对社会稳定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态势,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具有利益主导、行为过激、事态蔓延、处置复杂等特征,我们应当从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严格依法处置消解、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呈现,由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摩擦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化解矛盾的重要方法,理应在群体性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其在群体性事件处理中的作用作一些有益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该文论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油田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细胞,也处在社会转型、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变化之中,尤其是利益的重新分配产生了愈加复杂的矛盾,各群体表达自身利益的诉求也愈加强烈,方式也与以往有所不同。如果对这些新情况新矛盾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就可能使矛盾显现、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提出了面对油田企业一些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构建群体性事件处理的预防机制显得尤为必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根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用“变迁-结构-话语”这一理论框架进行分析,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主要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员与社会颓丧、贪污腐败等变迁因素;基层民主、社会组织发展、制度化能力等结构因素;社会心理基础等话语因素这三类因素共同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妥善解决群体性事件应以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思路,以解决利益矛盾、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促进社会中层组织发展、推动群体性事件制度化进程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处理好群体性事件重在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机制。通过完善民生保障改善机制、利益协调统筹机制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着力防止、减少、化解矛盾,实现矛盾纠纷由被动调处到主动化解的转变,由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的转变,由治标到治本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土地征用规模的扩大,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这一弱势群体的问题也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以土地换保障,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成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经济——伦理"良性互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迫切需要经济伦理的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问题、利益关系协调伦理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妥善处理的突出经济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任何目标、任务和事业的推进、发展及最终实现都离不开提供这种目标、任务和事业运动、前进、变化的能源与力量——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事业亦不能例外。社会发展的趋势、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以及社会现实矛盾的此消彼长共同作用构成的强大合力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4.
推进社会公平,提升社会公平的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题中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目前我国社会出现的弱势群体现象,构成了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推进社会公平,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就成为当前政府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牧野笃 《教育科学》2012,28(1):75-82
当前的日本社会处于结构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使日本出现社会的流动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个别化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孤立化等,致使日本难以维持一直以国家为中心的单一社会,而向多元化、分散化的社会转变。伴随社会发展的这种趋势,并不要求国家从政策上提供生活保障,而是要立足人们生活的"当地",力求探索出通过居民自治来实现多元生活保障的有效方法。"当地"的人们需立足生活的"社区",在与他人的联系中,使自己不断成为行使权利的主体。在"社区"中促进这样的权利主体形成的是学习活动,而这正是当前日本政策所追求的。即探讨以"社区"为基础构成的新社会的存在方式,即"学习"的新的形态。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与中国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变革。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理论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特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现代化社会的普适性特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社会心态反映的是特定时空环境中人们的利益要求并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总体上是健康、开放的,但也有部分国人出现了不良的社会心态,引起这些不良社会心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转型的原因、也有政治、文化、民生等方面的原因。努力探索培育和引导国人健康社会心态的对策,有利于实现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出现了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态势,这是和当前的社会历史背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安定因素甚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推动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是极不稳定的矛盾凸显期,社会的发展不足与公平不足,造就了各种不正常的社会心态,这些都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激增。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转型期群际交换的不平衡习益加剧,已成为社会利益分化、利益格局失衡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之一。应以弱势群体的组织化为依托,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社会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构建群际交换的平衡运作机制,以促进利益格局的平衡,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劳工的权益保护:国际法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作为社会的“公民”,在谋求达成其经济功能时,应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承担包括劳工在内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劳工、自由贸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亟需依据国际法订立为企业普遍适用的国际标准,以尊重和维护劳工的权益,同时还要解决好一些相关的国际法律问题.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要求中国在企业承担劳权责任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保护中国社会生态链上劳工权益这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