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伏蓉 《文教资料》2014,(26):3-5
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全球网络时代工业发展的产物,它从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信息反馈等方面改变了传统文学传播模式,这些都赋予了网络小说鲜明的大众文化特征,也暗中契合了影视艺术的审美要求和创作规律。在由印刷媒介转向电子媒介的当下,解读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热潮,揭示网络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总结和思考网络小说影视改编的得失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伏蓉 《文教资料》2014,(30):194-196
2000年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先后改编为同名电影和电视剧,由此开启了网络文学与影视艺术强强联手的“联姻”之路。当下,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它来势汹汹地掀起了文学影视改编的第二次浪潮。为什么网络文学频获影视改编者的青睐?它还有哪些不足与缺陷?在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热潮中透过表面繁荣的景象冷静地思考其中的得与失,这无论是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还是对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影界掀起了一股青春校园题材热潮,这些电影大都由热销的网络小说改编而成。小说本身就是电影重要的改编来源,而具有新媒体时代特征的网络小说,与电影更具有共通性。这股青春校园题材热潮凸显了二者之间存在的一些共通性,同时电影在对网络小说改编时又根据自身特征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显示出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消费文化是消费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受消费文化影响,小说的影视改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常态:不仅古典小说名著被一再翻新,网络小说也开始逐渐成为影视的关注点。随着文学视觉化、娱乐化功能的加强,改编剧的消费性愈加凸显。古典小说名著和现代流行网络小说以其与生俱来的影视改编品质吸引了众多改编者的目光。小说文本的先天优势、市场策略的近乎完美、加上典型手法的灵活运用,小说和影视之间擦出了别样的火花。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对小说的改编是文学传播的又一种形式,近年来网络小说颇受影视改编的青睐,由此带来的"如何改编"的问题是需要认真总结和反思的。网络人气小说大多是有独特性的,但这些独特性能否在改编时成功地被影视转化,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严歌苓畅销文学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已然成为一股热潮,获得社会极大的关注和热议。这些影视作品,有的广受好评,有的却被学界所诟病,认为影视改编缺少灵魂,迷失了原著精髓。本文试图通过对影视作品与小说文本的对照分析,探索视听环境下影视改编表现出来的内容单薄、基调偏离、表现手法不足等问题,揭示严歌苓小说影视改编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大量的网络小说改编为热门影视剧,成为当下社会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目前,网剧已经成为影视改编的一匹黑马,文学与影视的网络化趋向愈加明显。在改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高人气低口碑、极度类型化、收视率两级分化的现象。面对IP的泡沫化、同质化,如何提高影视改编作品的质量,完美实现两种媒介的转换,并在改编中兼顾艺术性与商业性,是当下影视改编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冯云超 《天中学刊》2013,28(5):62-64
目前,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光彩异常,在吸引观众眼球的同时,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潮流兴起的原因很多,改编过程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作者、导演、编剧、制片等多方合力打造文学影视改编作品,对于提升网络文学影视改编剧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网络小说开始向影视行业辐射,对传统文学乃至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表现出网络文学强大的开拓力和生命力。网络小说具有数量庞大、题材广泛,海量作品、满足需求,贴近现实、更接地气等显著特征;网络小说比纸质小说能更自由地表达和宣泄个体的思想感情。如何规范网络小说这匹为文学界和影视界所瞩目的黑马,逐步建立符合文学本质、具有网络特点的网络小说改编体系,已成为文学界和影视界一件非常急迫和紧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影视业的日新月异及传媒市场化的高速发展.图书与影视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日益紧密。二者形成了互动互助的关系.并共同促进全球文化产业的繁荣。图书与影视的互动.虽然出现在受众面前的时间有别.有时是影视在先.有时是图书在先.但是两者能恰到好处的交叉互动。不管是小说改编为影视.还是影视改编为小说.它们都彼此影响.互为动力.而它们的互动必将有助于文化市场的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11.
1912至1936年间,尤其是1920年代,中国现代留日作家小说中塑造了大量个性复杂多样的日本女性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塑造以日本现实为基础的日本人形象,并占据了日本题材小说创作的主流地位,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次传递”(transitivity)表示句子里的一种动性趋势的传递,它是通过句子里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事态、参与者和事态环境表示出来。研究某作家作品的特点时,既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又可以通过对作家选择和安排事态、事态参与者和事态环境的特点追行研究,分析它们封作品背景、故事情节的叙述、气氛和基调的建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的表达所起的作用。本文试用“语次传递”理论,分析两篇小说的开头并讨论作家是如何在这三个因素之间作恰当地选择和安排,为小说的背景、气氛和基调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传达作家思想的重要载体。在徐訏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作品主体层面的人物形象无疑是一群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徐訏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在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也正显示出他灵魂的这种特点,有着执着追求爱与美的唯美倾向,呈现出一种超尘脱俗的出世之美。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是通俗小说家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些小说作者通过传媒、社团等公共交往网络相互联结。编辑、作者之间以传媒为中心的公共交往网络的形成,为他们编辑刊物、发表作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所成立的文学团体,并无明确的宗旨和严密的纪律,但在团体活动中,他们也分享相近的价值观,并使这种友谊性质的交往网络成为了保证他们编辑和创作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石。周瘦鹃主编时期的《申报·自由谈》作者群体的交往,是这一时期通俗文学创作群体公共交往网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5.
在鄂温克的作家中乌热尔图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的小说中大量描写了鄂温克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从性别书写的角度细读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塑造了森林征服者的男性形象,并用动物来隐喻男性的雄健和勇武.而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淡化的、单薄的。乌热尔图小说中的母亲形象是以受难者的形象和作为儿童梦幻的形象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平面化是新生代小说进行后现代叙事的主要手段之一。新生代小说通过采用空间化的叙事模式和观光者的叙事姿态,解构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若干深度模式,使得新生代小说消解了物理深度和精神深度,也使得新生代小说中塑造的人物都成为“内在的流浪汉”。平面化写作导致新生代小说中的意义缺失与道德缺席,对新生代小说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开创了中国文学的“归乡模式”,“新时期”,莫言又为“还乡”小说注入了新的血液。而“还乡”小说的关键因素——“还乡者”作为“还乡”意蕴的承载体.在两位作家的笔下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透过对两代代表作家同主题同形象差别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发觉作家寄予在人物身上的精神探索,更能发现两个时代之间,知识分子思想变迁的一丝轨迹。  相似文献   

18.
以往涉及到的女性成长小说,尽管作品主人公的身份是女性,但她们的立场、视角都是典型的男性化的立场和男性视角,她们的价值体系完全受到男性价值体系的支撑。近年来,随着女作家性别视角的建立,作家的叙事立场发生了明显的偏移。她们比较多地站在女性立场上,从女性独有的性别特质、性别身份、性别感受关注女性成长。用感性的、个性的,或许也有被称为是非理性、非本质的生活碎片,揭开了一个被掩盖许久的生活层面。  相似文献   

19.
李九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1):51-52,101
晚清是中国古代小说的转型时期,文艺期刊作为新兴的小说载体,以其专门性、大容量、广泛影响和极强的广告力直接促进了小说在这一时期的繁荣,为小说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