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永远的烛光     
每次见到张书史老师都有点怕,因为我已经30岁了,也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高中教师,但在他面前却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他是全村人的启蒙老师,论辈份他是我本家老爷爷。张老师年届古稀,仍精神矍铄,一年四季身着黑色或灰色的中山装,深度老花镜吊在胸前,脑门锃亮,那形象颇有点酷。他仅上过高小,却练就一手好书法,既有颜体的刚劲,又有柳体的柔韧。他又熟知各种礼节仪式,村里一些大的活动,都由他出马主持。生活中的张老师和蔼可亲,明事达理,可一走进教室,他便严肃得如秋风寒霜。由于知识的局限,他只教一二年级,三年级时学生便到中心校去上。我不清楚…  相似文献   

2.
孙雪英 《山东教育》2004,(30):37-37
我的性格一向比较内敛。从不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即便是心情极好、极喜欢孩子,也不大在孩子面前表露,觉得那有失老师的庄重。可一件平常的小事却改变了我的观点,影响了我的行为。一向调皮好动的金志超,经常有一些出格的行为让我头疼不已。可以说,他挨批评的概率较之其他幼儿要多得多。可有一天,他一整天表现得非常棒,集体活动时坐得端端正正,听得专心认真。吃饭睡觉也很乖,一天几乎没添什么麻烦。我忍不住抱起他:“今天老师很喜欢你,以后每天都要这样乖,好吗?”还没来得及欣赏金志超的喜悦,旁边探过来一张张小脸:“老师,我呢…  相似文献   

3.
今天,张老师告诉我,汉字从家里拿了两个骰子要和哲哲换一盒水彩笔。张老师认为汉宇这样做非常不对,找他谈话批评他,可汉字就是不觉得自己错。下午我备课时,张老师让汉字来找我,让我批评他。事情来的有些突然,我没有什么心理准备,汉字已经站在我面前了。  相似文献   

4.
“黄老师,你看看你们班的这个学生!课堂上我说一句,他说十句,句句比我大声,句句挑我话柄,简直太不像话了!”专科老师的话音刚落,何伟就被推到了我的面前。夹杂着老师批评的话语,仍不时可以听到何伟大声地为自己辩护的声音……这已经是本周内何伟第四次被作为“被告”站在我的面前了。第一次体育课他偷跑回课室追逐打闹、撞烂了黑板;第二次因午睡时喧哗,还不服值班老师的批评教育;第三次开校会时他当场评论校长的讲话,还自鸣得意。这一次不用说,他多嘴多舌的毛病又犯了。和上次一样,他来到了办公室依然是一副无辜的表情:一张随时准备为自己辩…  相似文献   

5.
张桐 《班主任》2011,(6):11
某天,班长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说:"老师,不好了,小曾要绝食,谁劝都不听。"听了这话,我心生疑惑:没听说他要减肥呀?而且他也不挑食呀!我一边想着,一边向班里走去。一进班,小曾举着一张纸来到我面前,要我看这张纸,只见纸上写着全班学生的学号,其中不少男生和女生的名字用"桃心"相连。不难看出,这大概是一张谁  相似文献   

6.
空座位     
看着教室角落那张空着的座位,我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座位的主人叫张铁,他同村的学生今天捎给我一张字条:尊敬的李老师:当您看到这张字条时,我已经随别人外出打工了。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我很舍不得您和同学们,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我会永远想着您和同学们的。您的学生:张铁看着手中的字条,我的眼前浮现出一个留着长发、性格倔强的男孩儿。忘不了那次学校篮球赛,他投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兴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一边喝水一边问:“哈,怎么样,李老师?”我明知他是希望得到我的夸奖,但求胜心切的我却说:“一开始…  相似文献   

7.
每次美工活动时,总会有些孩子说:“我不会”。“我不行”,还有的孩子看老师快走到他(她)身边时马上用手或身体盖住,不让老师看,载磊就是其中的一个。其实,他是一个聪明、伶俐的男孩。他的思维敏捷,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凡事喜欢问为什么,并跟你讲道理,可就是一到美工活动时就犯愁,特别在老师面前总是不敢下笔(或动手),有时还放声大哭。安慰他、鼓励他效果都不佳。今天的美术活动是用旧挂历纸撕蝴蝶,小朋友们探索、讨论后,都纷纷动手撕自己的“蝴蝶”。当我来到戴磊身边时,他却愁眉苦脸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我蹲下来…  相似文献   

8.
刘雅洁 《班主任》2007,(4):20-21
与小博的相识缘于他到咨询室来找我探讨问题。高中以来,小博学习一直不错。高三了,面临高考,可是他却觉得干什么都没有意义,学习没有激情,学习效率也挺低的。  相似文献   

9.
放飞     
课间活动十分钟的时候,我趴在讲台上休息,孩子们有的看书,有的聊天,窗外还能听见几声昆虫的叫声。“老师!老师!”一群孩子拥着那个平时最调皮的学生来到我面前。张老师,我送你一件礼物!”一只握着的小拳头伸到我的眼前,稚嫩的嗓音与小脸蛋都充满了掩饰不住的笑意。“是嘛!什么呀?”我也乐了!被他的情绪所感染。边上的孩子神秘地笑着。“你看!”他的小手一张,一个什么东西从他的手心里飞出!我还没来得及看清,那会飞的小东西已经在我的眼前消失了。“这是?”“是一只蚊子!”旁边其他的孩子大声告诉我。我笑了,为那只刚刚从孩子手心飞走的蚊子,…  相似文献   

10.
<正>写在前面:嗨,我是何安,是小博的读者,也是作者。这些年小博陪伴着我的成长,中学时期的我经常在课间捧着一本小博看得津津有味;大学期间我有幸“解锁”了小博作者的新身份;去年刚刚从医学生变成实习护士的我写了一篇文章《第一次从死神手里抢人》在小博发表,那时的我只是站在一旁学习护士老师的操作和执行老师安排好的任务;今年我正式踏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身份从一名实习生变成了临床护士,这需要我更多的独立思考判断。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和体验,这篇文章并不轻松,甚至有些沉重无趣,但这些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护理工作最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琦琦的变化     
琦琦,刚升到中班时,他见到老师的第一句话不是“老师好”,而是揪着妈妈的衣角小声说:“妈妈你告诉老师,我不会画画,不跳舞”。每天来到幼儿园,琦琦总是搬一把小椅子与小朋友隔开一段距离坐;不管组织什么活动,琦琦总是说:“老师,我不会。”这是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半年来,我是这样对待琦琦的:   第一,思想重视,表面淡化。尽管背着琦琦,我和他的妈妈多次探讨琦琦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交流如何相互配合来帮助琦琦建立自信,但在琦琦面前,我从来没有问他为什么害怕参与集体活动,在小朋友面前我也从不提及琦琦的胆小…  相似文献   

12.
刷牙     
《学前教育》2006,(5):35-35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漱完毕。而且每次都是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地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明明。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过了。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  相似文献   

13.
“李老师。不开除他,你班的数学我不教了。”教我们班数学的孙老师气势汹汹地把我班学生刘鹏推到我身边,然后将一张纸,扔到我面前。“他用画来骂我。”说完,气愤地走了。  相似文献   

14.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备课,忽然听到张老师边气呼呼的朝我嚷、看,边咚咚咚地闯了进来:你们班的小W太不像样了,作业交得晚不说,还敲着桌子催我快些看,我批评他的两句话还没说完,他竟然脚底抹油,将门一摔,扭头就走。实在不像话!安慰了张老师后,我从办公室出来,找到小W,他样子很激动。当问起他为什么对张老师发火时,他梗着脖子说:作业太多了,我是对自己发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家境贫困,我上学较晚,小学三年级时我已经12岁了,而那年我们新来的老师也只有15岁,仅仅比我高半个头,我们在背后都叫他"娃娃老师"。"娃娃老师"姓张,初中刚毕业,是顶替他生病的民办教师父亲的。记得上第一节课时,张老师一直傻傻地站在教室门口有些手脚无措。过了很长时间,他红着脸走上了讲台,张了张嘴,我们都没有听清他说的什么。张老师的家离我们学校有十几里的路程,他每天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学校。有一天下雨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得知儿子的诨名叫“铁嘴”,我问是咋回事,儿子低头不语。他小表妹说,他老爱在老师面前提问,有时问得老师也答不上,老师烦他,叫他“多动脑筋少说话”,他说“动脑筋就有疑问嘛,不懂能不问么?”老师说:“你就是一张铁嘴!”这样,儿子的诨名就被同学们喊开了。  相似文献   

18.
刘圣萍 《今日教育》2014,(10):44-45
在学生的心中,老师说的做的一定不是假的,而且他们坚信,老师说过的一定会实现。为师要珍惜学生对老师特有的信任,不容在孩子面前有半点虚假。玩牌是我们班上练习20以内加减法的常规游戏。午间休息,小宇约了几个小朋友跑来找我挑战玩牌。我一反常态地"杀"了他个片甲不留,他一张牌都没有赢到。  相似文献   

19.
邹吉香 《辅导员》2012,(Z2):126
一张圆圆白皙稚嫩的脸,长着一双大而无神的眼,常常挂着一种莫名的笑,说话时有源源不断的口水相伴。憨憨的坐姿,时常的自言自语……这就是小博,一位"脑滞"患儿。刚入一年级的小博,上课不进教室,进了教室随便走动;跟他说话,他不与理睬,没有反应……这是笔者从遥远的A城市刚刚到空港小学接手的第一个班。学生巨大的城乡差异,加之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让我得了急性咽炎,请了从教以来的第一次病假,打了人生的第一次点滴。  相似文献   

20.
改试卷     
阮永兴 《教师博览》2009,(11):53-53
读初中时,我的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我也深得数学老师张老师的信任,张老师总是让我帮他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