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2.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希腊前人民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希腊世界现实需要,系统阐述了希腊民族与野蛮民族的区别、野蛮民族具有奴性的原因、野蛮民族奴性对其专制政体的影响、希腊人奴役野蛮民族的合法性等问题。他的民族思想对后世西方优越论、西方中心论、侵略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帝国边境行政长官对于文明与野蛮概念的混淆、嘲弄、质疑、颠覆,伴随着他对帝国派军队对蛮族部落的军事行动引发的一系列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他自己受到的凌辱以及他绵绵不断的心理独白和越来越深入的灵魂拷问让读者越来越质疑真正的野蛮人是谁,本文旨在从文明与野蛮的定义及置换来分析谁是等待者、谁是野蛮人.  相似文献   

5.
《老子》有多种注释,但在该书的谋篇布局上,至今缺乏可信的解释.《老子》在谋篇上有特别的结构,呈现出比较独特的"三一结构".《老子》既不主张柔性的教育,也不主张刚性的教育.《老子》坚持文明与野蛮、人为与自然的中庸之道.人从野蛮的动物状态走向文明之后,必须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或人为与自然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等待野蛮人》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第一部小说。小说采用同故事自身叙述的手法,揭示了帝国野蛮与残暴的本质,引发了读者对文明与野蛮的深刻反思,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对小镇行政长官对"帝国文明行为"的不敢苟同到最后公开的反抗可以体验到库切在塑造这样一位人物时对人物主题功能的技巧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小镇行政长官的人物建构入手,解读其在小说主题建构中所起的主题功能。  相似文献   

7.
从今年开始,《新作文·高中版》将每年进行一次年度的“作文兽”评选。那么,什么可称之为“作文兽”?首先,我们看到:“兽”字在汉语文化中有着不祥的寓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兽”几乎就是野蛮的代名词,是不文明的别称,是任性妄为的象征,更是不融于社会的山野之物,它是低等的,粗俗的,是受人类排挤的。与人类的一切偏见一样,对“兽”的偏见同样是人类无知、自大的集中反映,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妄图强加给世间一切万物的野蛮化行径。“兽”是野蛮的吗?难道悠然自得于越来越少的山林,餐风饮露就是野蛮?虽特立独行却一再坚持自己生命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明”和“野蛮”总是站在pk的擂台上,互相抗衡。人类早巳步入文明的时代,如果说“文明”是种必然,那么“野蛮”就是偶然的集体挑衅。从某些方面来讲,这种挑衅其实也是对文明世界的一种文化补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人本哲学的视角探讨学校体育的本质,分别阐述了学校体育中的人性与兽性,制度与自由,野蛮与文明通过这样的三对范畴去认识学校体育应该具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电影《秋日传奇》中的后殖民特征,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文明与野蛮、文化身份、以及文化杂糅。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说     
写人记事是初中生作文训练的基本功 ,写惯了《一个难忘的人》、《我的妈妈》等常规题目的同学们面对《我的野蛮同学》这样大胆的命题会不会手足无措呢 ?这个题目重在对“野蛮”的理解。何谓“野蛮” ?这种“野蛮”是未被世俗礼节熏染的自然天性 ,还是不讲道理、动则拳脚的不良习气 ?对于同学的野蛮 ,是欣赏 ,是畏惧还是厌恶 ,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能把一个野蛮同学写得蛮得可恨 ,那固然是上乘佳作 ,但是如果能把一个野蛮同学写得蛮得可爱 ,那就要考验同学们的写作功夫了。本次选用的三篇作文可以说各具特色 ,具体如何 ?我们特邀著名文学评…  相似文献   

12.
作者从元朝野蛮统治的时代背景中入手,首先探讨野蛮时代的社会心理﹙包含造成冤案的司法心理﹚,从而揭示《窦娥冤》作者关汉卿创作心理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关汉卿有着立于历史责任的心理高度也就创作出撼动历史的悲剧永远不朽的《窦娥冤》。  相似文献   

13.
对种族问题的关注几乎贯穿了库切整个鼎盛创作时期,他用平实的笔调记录了从殖民霸权时代到后种族隔离时代种族之争的转变,记录了种族间个人身份重建的艰难性。通过对黑人与白人、他者与自我、文明与野蛮三组对立思维模式的颠覆着眼问题的根源,对引起种族问题的殖民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迈过了漫长的发展空间,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到今天体系无限发达的社会群体,一步步经历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刑罚也一步步由野蛮走向文明。从最初的肉刑泛滥到取消野蛮的肉刑;从死刑定罪的任意性到今天世界各国都在高唱废除死刑的战歌.这些都标志着人类的刑罚正在挣脱不人道的束缚,越来越贴近人性的要求。也在不知不觉问引导并反作用于人性。  相似文献   

15.
“喂,最近你有没有看过《我的野蛮女友》?”“当然不会错过,我还想尝试做一回呢!”“你要对谁‘野蛮’呀?”“嗯,从身①边抓起吧!”“你是说同桌?”“当然喽!”前不久正热播的《我的野蛮女友》的“龙卷风”已刮进了校园,我们班的女生一向挺文静的,可如今也跟着陷进去了。我可不愿当个野蛮女生。那天,同桌小开小心翼翼地问我:“你……你会不会对我‘野蛮’呀?”弄得我哭笑不得。令人恐惧的是,那些“野蛮女生”对同性也不放过。一日,由于讲台封住了去路,无奈之下,我便从同学的椅子上跨了过去。“喂——”一声刺耳的尖叫吓得我跌坐在了椅子上。…  相似文献   

16.
吉林大学文学院李新宇教授从历史的视角对《三国演义》提出了质疑,彻底否定《三国演义》的经典名著的地位。李新宇说他一直想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各类经典进行系统评估,把那些野蛮的、残暴的、反文明、反人道、与人类健康文明相冲突东西一一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4):16-17
本文从哲学角度分析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蝇王》的人性主题,讨论小说中人物的象征意义,由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影响分析人性恶的缘由,从时代背景、宗教教义和哲学发展角度阐述文明理性与野蛮专制的较量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蝇王》以流落孤岛的一群孩童开始野蛮厮杀的残酷故事,反映了理性的个人受到群体心理传播的诸多破坏性影响而逐渐失去理智的过程。通过群体心理学理论,本文力图从微观的个体心理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中,探究人类作为社会性个体在潜意识里理性与野蛮进行角力的客观性事实。  相似文献   

19.
分析哈里顿和凯蒂的爱情历程,得出文明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否定野蛮,最终和野蛮和解的过程;以伟大的爱为桥梁,野蛮能被驯服,文明最终得以胜利。  相似文献   

20.
从结构主义所提倡的二元对立的手法入手,通过分析多组对立面—环境上的南方与北方、身份上的国王与奴隶、价值观上的文明与野蛮,指出主人公巴克最终响应呼唤,回归荒野的原因在于小说中存在着的众多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