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异端思想、清议思想、法治思想的锐意创新,具有近代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色彩。但囿于时代条件的局限,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还很不成熟,在许多方面仍带有中国古代民本、异端等思想以及旧儒学思想的明显胎记。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既非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简单复述,也不能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相比拟,它是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思想过渡的一个中介坏节。  相似文献   

2.
侯志娟 《文教资料》2008,(35):78-80
杜威与黄宗羲都从民主主义与实用主义的观点出发阐述各自的学校教育思想,本文着重从学校教育的政治功能来论述两者的思想异同.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是在广泛基础上的扩大化教育,而黄宗羲的教育思想是从上而下的监督介入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讲读提示1、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对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推崇备至,奉《明夷待访录》为理论经典和思想渊源。思考:①为什么黄宗羲的文章在问世两百年后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武器?⑦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十七世纪有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所处的时代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他的一生是同当时封建统治者和民族敌人进行反抗斗争的一生,清兵占领江南一带后,他在家乡组织武装力量进行抵抗,失败后又  相似文献   

4.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集中表达了他反君主专制的思想.首先,他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其次,对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的君、臣、帝王之法及相关政策的批判;最后.黄宗羲围绕君权的监督与制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很有力度的反思,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以宰相而摄天子"、"公其是非于学校"等主张.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既不可与西方近代的民主启蒙思想相提并论,也不能简单的归为儒家民本论,而有着独特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进步思想家。其带有民主主义色彩的思想和主张——反对君权的民主启蒙思想、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和求是明理的科学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坚持华夷之辨思想,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在哲学和经济领域,黄宗羲也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明清之际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条件下,出现了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萌芽.黄宗羲把社会的种种弊端,集中于封建君主专制.而他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法制和军事等方面设想了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形态.对于这些深邃思考的政治思想史定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哲学思想集中国传统哲学之大成,以理气一元论、心性一元论、"心即理"说名扬天下.不仅对清初哲学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新时代大学生亦有教育作用.因此,要准确理解黄宗羲哲学思想的内涵,把握其教育价值,探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使之真正发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其《明夷待访录》突出地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同时也流露出了他思想中民主政治的成分。他民主政治思想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世界形势有着深刻的联系;他民主政治思想包括资本主义政府职能的思想、资本主义法制思想、资本主义政体思想。他实行民主政治的思想虽然尚未成熟有待完备却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先驱。  相似文献   

9.
黄宗羲、严复的民主启蒙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黄宗羲是为了保护君主制度,严复是为了推翻君主制度;黄宗羲以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为依托,具有某种"复古情结",严复则以西方为参照,深受近代西方思潮的影响;黄宗羲从自私自利的人性论出发,张扬个体价值;严复在肯定背苦趋乐是人的本性的前提下,立足于人人平等、自由的价值观念;黄宗羲着眼于建立新型的理欲、义利和公私观,是对理学价值现的反动;严复在深化启蒙主题的同时,加入了救亡的内容.两人思想的不同点表明了近代启蒙具有不同于早期启蒙思潮的新高度,同时带有明显的历史缺陷.  相似文献   

10.
<正>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大动荡的时代,随着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别开生面”的启蒙思潮。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人提出了具有批判的、求实的和初步民主要求的教育思想,有着重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黄宗羲的思想,清代学者就已着手研究。20世纪上半叶,随着新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广泛运用,黄宗羲研究进入现代意义的学术研究的新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黄宗羲思想的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的倾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黄宗羲研究领域拓宽,且向纵深发展,在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法律思想、科学思想、史学思想、文学和教育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空前繁荣阶段。此外,港台和海外学者运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黄宗羲进行研究,也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深层次的专题探讨、系统性的综合研究及对于黄宗羲思想当代价值的认识和开掘都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以往学者们对黄宗羲《学校》进行研究时,往往忽视其所凭借的传统资源。实际上,黄宗羲一方面继承了“清议”的民主精神,另一方面改造了“乡约”模式,将二者融合在学校之中,重新认识了学校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初步具有现代民主政治色泽的“公其非是于学校”的议政思想。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作为生活于明清之际天崩地解时代的思想家,其政治思想始终与自身的政治实践和时代背景相关联,尤其对于"法"的思想探讨更是体现出近代民主法治的意味。黄宗羲认为有别于私天下的三代以下之法,三代之法是符合公天下的立法本意的,这样的法具有宽松而不繁密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黄宗羲又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论断,认为法治先于人治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能够弥补德治和人治的不足,同时不放松对于执政者和执法者的德才要求。黄宗羲对于法治优先性的强调以及对于德治优点的兼顾对当今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他一生著述颇多,其中,《明夷待访录》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是其法律思想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本文试图对其宪政思想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能够对其法律思想能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政治思潮的主要代表.怎样评价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少人认为,黄宗羲已或多或少地具有了“民主主义”或“近代民主主义”思想;有的甚至将《明夷待访录》与卢梭的《民约论》相类比.这是值得商榷的.毫无疑问,黄宗羲的政治思想是当时封建正统思想的异端,后来又成为晚清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但是,  相似文献   

16.
黄宗羲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同时历览秦以后的治乱兴亡,特别是反思宋、明之亡的历史教训,他自己又有着东林党人的后代和亡国之遗民的特殊经历,所以在<明夷待访录>中传统的民本思想不仅充其极,而且超过传统的极限,消解了君主制"如父如天"的天然合法性和绝对神圣性,否认了君尊臣卑、君为臣纲的思想,不再设想以"阴阳灾异"和"正心诚意"来把揽人君,而是开始考虑如何从政治制度上以权力来制约权力的问题.正因为此,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可视为从民本走向民主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1] 本文拟对于牟宗三先生对黄宗羲思想之理解,作一不同的表述.先谈论牟先生此一文的内容,再对其看法进行讨论,以见黄宗羲思想是否真如牟宗三先生所言,守不住师说,而为下堕之学.在此吾人写作的方式,乃不同于牟宗三先生所言,认为黄宗羲守不住师说,所以吾人须先就黄宗羲思想与其师刘蕺山之思想作一比较,特别是天道论(理气论)方面,看是否有距离,以视黄宗羲对于天命流行之体之义理是否真有误解.  相似文献   

18.
吕留良与黄宗羲都是明清之际思想家和学者,黄宗羲比吕留良年长十九岁,两人一度结成莫逆之交。他们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天崩地解”的动乱年代,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也都经受过武装抗清斗争的考验,正是这种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使他们成了忘年交。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两人在杭州第一次  相似文献   

19.
王慧 《教育评论》2013,(1):144-146
黄宗羲继承了儒学以民为本的思想,从"天下为公"的立场出发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并试图构建理想社会。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使黄宗羲认识到只有圣贤治世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黄宗羲深入研究传统教化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化思想。本文拟从教化的目标、教化的途径、教化的方法等方面,对黄宗羲的教化思想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学校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其中《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里刊载的是《学校》的摘要,注和释读参考了中国教师阅读网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