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是全国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因扩招而受惠的众多年轻人开始为校园生活后的就业而担忧.就业困难对个人、家庭和政府都形成了压力.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女大学生这个被一贯认为是比男生更困难的弱势群体又将是怎样?  相似文献   

2.
2005: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紧缩,国内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长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将走出“象牙塔”的2005年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他们又该如何迎接挑战?认清就业形势解读就业难题首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态势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大学生供给增  相似文献   

3.
2006年初,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为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为京郊农村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出通知,选派首都部分高校毕业生到平谷区和延庆县,先期进行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京郊农村就业的试点工作。以后,该项工作又在全市11个区县全面展开。一年来,北京市推进毕业生下基层就业进展怎样?他们采取了哪些组织和保障措施?大学生“村官”们的工作情况怎样?是否受当地农民欢迎?带着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局领导。记者:请…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一直比较严峻。近两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70%左右(当年9月份统计数字),这就意味着每年还有近60万毕业生未能在当年就业,而他们必将会加入下一年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大军中参与竞争,这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紧张程度。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338万人,加上去年未能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估计将会接近4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大学生就业是不是又将是一个严酷的“冬天”呢?2003年由于遭遇“非典”的影响,高校首次扩招后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求职一度陷入困境。大学生就业难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率备受关注的同时,就业结构、就业地域不平衡的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校毕业生是首选在一线城市就业,还是在二三线城市就业;是被迫逃离一线城市,还是主动避让,转而去二三线城市去打拼。你将做怎样的选择?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727万,高于去年的699万,更难就业季已经来临。为了应对新一波高校毕业生大潮,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省会以下城市和县(市)就业,2014年1月教育部启动地级城市面向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从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城市的调查显示,以及就业的实际走向来看,大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共识,这得益于国家"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宏观政策的引导和实施,也得益于广大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越来越务实和理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再将目标锁定在一线城市,他们相信自己在二三线城市的生活一样精彩。  相似文献   

6.
记者: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近年来,面对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激增,大学生就业结构性 矛盾突出等问题,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公众话题",作为一所 百年名校,同济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怎样的情况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紧缩,国内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增长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即将走出“象牙塔”的2005年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怎样的就业形势,他们又该如何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从大学生就业形势看创业教育的紧迫性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是145万,增长26%;2003年由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猛增到212万,较2002年增幅达46.2%;2004年大学毕业生又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32%。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80%左右,有近30万毕业生未能就业;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是多方面的:1.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大幅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2.用人单位需要与毕业生质量相脱节。用…  相似文献   

9.
一、原因分析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了,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今年春节刚过,2004届各高校毕业生又开始忙着找工作了。据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人,而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80万人,毕业生多了,就业市场却不见扩张,即使女大学生的整体条件比男大学生好,用人单位依然愿意选择男大学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声称,“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107万,到2005年达到了338万,200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00万。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分析人士指出,高校毕业生增加,而社会新提供的“理想”工作岗位又有限,这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但面对新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作为毕业生的供方—高校应从自身找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症结,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一、构建完善的就业工作队…  相似文献   

11.
杨巍  葳蔓  智飞 《职业技术》2006,(9):4-13
最新数据表明,2006年全国城镇预计需要安排就业总量2500万人,预计新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怎样认识当前和以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怎样求解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怎样调整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怎样把握求职的机遇和技巧,现实地摆在了413万浩浩荡荡的求职大军面前。为此,本刊根据相关报道隆重地推出了这组策划,愿能给求职中的你、我、他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又是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从有关部门的统计看,今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495万之众,比起2006年的就业峰值多出82万人,如此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不能说不严峻。然而,作为即将跨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们该怎样面对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3.
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历史最高,再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逐年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供求不平衡,学生准备不足,职业生涯模糊等问题依旧突出。民办院校艺术类学生这些问题更加明显,他们就业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根据专业特色怎样提前规避?本文从社会背景因素,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艺术类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和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据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超过750万,接近2000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的7.5倍.由于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很严峻,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将失业的局面.大学生找工作难,那么不读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就业之路又在何方呢?这些顾虑就使他们在就业时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不良就业心理是亟待改变的.  相似文献   

15.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毕业求职季,2011年有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再加上历届没找到工作的约150万,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总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在大学生求职季以及职场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学历倒挂"、"用工荒"、"考霸"、"考碗族"、"面霸"、"职场木乃伊"等,这些名词反映了毕业生在求职路中走过的艰辛,也昭示了新的毕业生将要走过的路。作为面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会有怎样的求职困惑,又将要如何调整自己去有效面对?这是每个学生的疑问,也是家长们、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又到一年就业季.近几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难的现实性摆在了大学生、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面前.数据显示,2009年、2010年、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达到611万、630万、660万,而这一数字在今年再创新高,达到680万.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各地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纷纷出台各种举措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例如拓宽多种就业渠道,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等等.  相似文献   

17.
如何成为就业大军中的“香馍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0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07万急剧上升到559万。仅2006年就有103万大学生还没有就业,再加上2007年毕业大学生495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约有180万人无法实现就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的大学生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危机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就业危机之表现 自从2000年我国实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供需矛盾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据调查显示,200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280万,其中不能及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80万.  相似文献   

19.
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但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和自身缺乏就业经验,许多大学生倍受就业问题困扰。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这对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十分不利的。一、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首先,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生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为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数量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数量达到338万人。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连续增长加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没有大的变化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近两三年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没能就…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了,女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今年春节刚过,2004届各高校毕业生又开始忙着找工作了。据统计,200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212万人.而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280万人,毕业生多了,就业市场却不见扩张,即使女大学生的整体条件比男大学生好.用人单位依然愿意选择男大学生。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还声称,“宁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