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惩罚三问     
在教育的问题上谈惩罚,是一件遮遮掩掩的事情,在教育学书籍中,讲到惩罚的章节寥寥无几。一线的教师不敢谈惩罚,大家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应该“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惩罚特别与今天倡导创新教育的形势不相称。教育专家们也常常高屋建瓴地教诲一线教师;对学生要说服教育,要正面教育,要以情  相似文献   

2.
善待惩罚     
我困惑 我无奈 现在的众多“教育工作”脑中,“赞扬”所取得的效果远胜于“惩罚”,每每看见相关的章,总冠以“赞扬”美名,好像它已成为溶石“圣水”,在任何顽固不化之人身上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而把“惩罚”当成是恶魔的化身,甚至在一线教师身上已达到谈“罚”色变的程度。哪位教师敢去“惩罚”学生,除非他想拿自己的名誉作赌注、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相似文献   

3.
报刊撷英     
教育不能没有惩罚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界不敢谈惩罚,第一线的教师也害怕说惩罚。大家总是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应该“和颜悦色”、“润物细无声”、“循循善诱”。有些“教育专家”也常常“高屋建瓴”地教诲每天和学生打交道的一线教师:要“说服教育”,要“正面教育”,要“感化”,应“宽容理解”……其实,一味如此是非常不当的。什么是教育惩罚?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布鲁纳称之为负强化。教育惩罚大体可分为精神类与行为类。前者如扣操行分或纪律处分(警告、记过等等);后者如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的学生可以…  相似文献   

4.
惩罚行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施加某种影响,使儿童身体或心理产生不快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不快或痛苦的体验,使学生“不当行为”减少或消失,从而最终达到人性之完善的教育行为。当前关于惩罚的相关讨论中,基本认同惩罚在教育中的警戒与教育作用,认为适度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是教师的教育权力。主张惩罚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是有条件的,惩罚应是适度与有限制的。然而由于惩罚实施过程中的非理性特征和对惩罚行为的本质缺乏深入和辩证的理解,实践中容易造成“滥用惩罚”和“谈罚色变”的倾向,使惩罚失去其积极的教育价值和良好的心理意义。  相似文献   

5.
惩罚,可以有多种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不当惩罚产生的消极效应使很多教师以否定的心理偏执看待惩罚,贬低惩罚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认定它是不道德的教育形式,因而谈“罚”色变。于是,惩罚成了人们飞短流长的是非话题和教育管理难以通过的“瓶颈”,教育工作走上了“赏识教育”的“独木桥”。这种失去一翼的残缺的教育难以凝聚整体教育的强大合力,必然影响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育,带来诸多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现在教育界祟尚赏识教育,认为靠激励手段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一至不能谈“批评”,甚至谈“惩罚”则色变,似乎说到“惩罚”教育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随着新闻媒体频频报道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丑闻”,对教师的指责声使得学校、教师面面相觑,草木皆兵,仅仅靠爱心、耐心去说服教育学生,可是当遇到屡犯错误的学生时,耐心教育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苍白而无奈。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对待“惩罚”教育手段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表扬和鼓励是一种“灵丹妙药”,过分强调其作用,过分夸大其教育功能。把“惩罚”看成是一种“高压电线”,唯恐“触电”,被视作教育的一种“罪恶”。学生犯了错误不敢批评,不敢“惩罚”,生怕会出什么事。还有的教师,谈“惩罚”色变,处处迁就学生,更有甚者完全否定“惩罚”的教育作用。其实,这恰恰是教育工作者认识上一种误区、行为上的一种偏差。“惩罚”与奖励一样,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手段。恰当的“惩罚”,不仅能教育人,更能警示人、激励人,从而造就人。下面就笔者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对学生“惩罚”教育手段的思考和运用谈点认识,以期共勉。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教师的法冶意识和法律知识欠缺.是教育惩罚不能正确实施的重要原因之。许多教师或者把法律禁止的体罚当作正当的教育惩罚手段使用,或者把正当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混为一谈,谈“罚”色变。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当前在不少教师中存在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欠缺的状况。加强对教师的法治教育,以促进教育惩罚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5日至6日的中国教育报连载了对“西点男孩”惩罚教育的大讨论,各大报纸的观点如出一辙,一致口径对其口诛笔伐,让我很有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痛”的感觉。笔者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此却要理直气壮地为“西点男孩”叫声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民主教育、人性化教育观念的深人人心,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认为惩罚只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上进心和改正错误的动力。一时间,惩罚似乎成了众矢之的,使老师们谈罚色变,不敢越雷池半步。于是,许多老师开始走极端,对于学生所犯错误,宽大为怀,一味采用和风细雨式的说服教育,完全抛弃了古老的惩罚教育,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一味表扬鼓励并不能解决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实践证明奖罚结合才会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怎样合理合法地运用惩罚来教育孩子,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文章从理论入手结合实践,分析何谓合理有效的非正式惩罚手段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怎样合理合法地运用惩罚来教育孩子,是一线教师所面临的最大困惑之一.文章从理论入手结合实践,分析何谓合理有效的非正式惩罚手段并提出相关策略,希望能为各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2007,(12):45-47
教育惩罚(或者说教育惩戒)正在成为许多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一个禁忌,在强调激励、赏识的同时,对惩罚往往绝口不提——尽管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没有人不使用某些惩罚的手段,甚至有人喊出了“教育,拒绝惩罚”的口号。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问卷对梅州市35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了解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惩罚的看法、态度和心理感受。结果表明:梅州市中小学教师在心理上不倾向使用教育惩罚,但认为教育惩罚基本有用;使用教育惩罚前后情感体验深刻,情绪反应强烈;引起教育惩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学生“太调皮”,但使用教育惩罚多是出于“爱生”的动机;使用教育惩罚的手段不够科学,令学生比较反感。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惩罚”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伤学生的身体为原则,以不再出现要“罚”的行为为结果。它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才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但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只要教师讲究惩罚策略,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感激教育惩罚的目的还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17.
现在学校普遍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否定和放弃惩罚性处罚手段。其实,在某些隋境下惩罚还非用不可。有专家学者认为,“在一些例外情形中使用惩罚更为有效”。—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曾受到批评和惩罚,那他将来很难面对挫折与失败。所以,—个人在学生时代,有了缺点和错误,就要正确地面对。接受处罚教育。进而反思和借鉴,以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作为教师。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孤僻愤恨情绪,进而造成师生对立,这其中很有学问。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惩罚”包含了教师望生成材的良苦用心,如果这苦心不能为学生体察、接受,就可能致使少数学生产生误解、抵触甚至怨恨等消极情绪。但是.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又是不完整的教育。因此只要教师适当地讲究一些惩罚策略,裹一些“糖衣”,让学生理解、接受并感激教育惩罚的目的还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常见的惩罚一类是以学生的身体为接受部位的,是谓“体罚”,也可称“显性惩罚”;另一类是教师用语言、眼神等对犯错误的学生严加斥责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受罚的部位是内心,是谓“心罚”,也可称“隐性惩罚”。惩罚,是教育评价过程中衍  相似文献   

20.
刘承梅  李龙 《新课程研究》2009,(11):110-111
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伴随着“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东风劲吹,惩罚教育作为管理学生的一种正当有效的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部分教育工作者谈“罚”色变。我们并没有否定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但再尊贵的花草也需要园丁修剪枝叶。如果只是“一边倒”地把教育行为异化为赏识和激励,实质上就是对人本教育的背离。教育需要赏识,也需要一点惩罚。当然,惩罚并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是指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比如,以否定的语气、表情(不理睬).来批评、谴责学生,或者采取强制措施加以制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