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一前言 一九八六年暑假,我开始撰写《清初的群经辨伪学》一书,在思考明末清初经学发展的一些问题时,阅读余英时先生大文《清代学术思想史重要观念通释》①,余先生以为清初学术思想史有回归原典的现象,我受到启发认为明末清初的经典研究,是一种回归原典运动。  相似文献   

2.
高培华 《寻根》2012,(6):20-25
谈子夏传授《诗经》(《寻根》2012年第2期),不能回避上博简《孔子诗论》作者问题.2001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有一篇被整理者定名为《孔子诗论》,计29支竹简1006字,经专家整理,百分之九十以上内容已能释读,是一篇有严密组织和中心主旨的《诗》学论著.这篇产生于孟子之前的《诗》学论著,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广泛重视.其作者有孔子说、子夏说、子羔说、子上说、再传弟子说、楚地经师说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可能性也最大的是"孔子说"与"子夏说".此二说,发端于对开头那个特殊合文的释读.这个合文又见于《子羔》篇、《鲁邦大早》篇,因为与"孔子""卜子"合文字形都有些接近,在目前情况下,读作"孔子"或"卜子"都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3.
卢兴国 《寻根》2013,(6):136-139
一 近年来,笔者在收集整理县城内几位科举名人的资料时,参阅了部分科举著作,其中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第1次印刷),由王鸿鹏、王凯贤、肖佐刚、张荫堂诸先生合著的一套《科举名人丛书》(包括《中国历代文状元》《中国历代榜眼》《中国历代探花》《中国历代武状元》),发现介绍邹平县籍的几位科举名人有两人的内容有误。  相似文献   

4.
王芳 《寻根》2011,(3):110-113
《寻根》2010年第5期刊发了马金生先生的《阴阳先生:一种消亡了的行业》一文,对于这一传统行业进行了以老北京为中心的考察,其结论"是一种消亡了的行业",对此笔者不敢苟同。但陕北与北京不同,故而笔者对阴阳这一行业进行以陕北为中心的再考察。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浙江省富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年会暨孙吴文化学术讨论会” ,2 0 0 2年 1 1月1 1~ 1 3日在富阳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的 80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富阳即东汉三国时的富春 ,是孙吴政权的创立者孙权父子的故里 ,具有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 1 993年 5月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与原富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孙吴与三国文化研讨会” ,对孙吴集团与孙吴文化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年 9月 ,富阳《三国演义》学会宣告成立。 9年来 ,随着《三国演义》与…  相似文献   

6.
冒廉泉  冒俊 《寻根》2006,(3):128-130
最近拜读《寻根》2005年第三期刊载《如皋冒氏的来源》(以下简称《如》文)一文,很有感触.冒氏之源,最早的明代《冒氏宗谱》中就可寻到,《冒氏宗谱》1984年抄印180套面世,可惜《如》文作者,对这部存世甚多的宗谱很少研究,倒是对极为罕见的、清代的、藏之高阁的《冒氏家谱》、《冒氏世谱》、《冒氏族谱》大加鞭伐.我们对此不论其源、反究其未的现象,甚为困惑.笔者通过对《冒氏宗谱》的研究,寻找到冒氏的“根”,我们认为:如皋冒姓源自蒙古,如皋冒姓的“根”在蒙古,愿与《如》文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编后     
《中国文化》2010,(2):234-234
<正>季羡林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多了,先生高足荣新江教授的缅怀文字,藉由书房和书的细故,还季先生大学者真书生的本色,特刊于卷首,以志永怀。本期佳构颇丰,张寿安先生专攻明清学术思想史,《龚自珍学术思想研究》、《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等著述,让我们见识了作者严谨绵密的研究风格与文章体制。《打破道统,重建学统》一文,是她对清代学术思想史流变的一个新观察。杨儒宾先生的《混沌与太极》,以上古神话的雄奇瑰丽,追述元气淋漓的先秦学术,一反学界成见,认为中华文化有丰富  相似文献   

8.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所录薛收撰(592~624)《隋故征君文中子碣铭》,是考察隋代大儒文中子王通(584~617)生平事迹及其河汾之学与唐初贞观之治之产系的关键性文献。一九八九年,笔者撰写《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一章《河汾之学与贞观之治》(此章十万字)①时,根据《碣铭》所记载之内容与隋唐之际诸多原始文献之记载互证无误,已证明其信实可靠,但对其文献来源则并不清楚。  相似文献   

9.
蔡方鹿教授的《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6月版 )一书的出版 ,无疑是一件嘉惠学林的好事。方鹿教授学风严谨 ,实事求是 ,勤勉著述 ,在长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中 ,不断探索新领域、新课题 ,成就斐然。该书的出版 ,是方鹿先生学术研究生涯的又一个里程碑。自从东亚经济在 2 0世纪后半叶腾飞 ,世界范围内的东方文化热兴起 ,中国大陆近 2 0年来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研究热潮 ,相关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但是 ,对牟宗三称为“中国文化生命”的所谓“道统”问题的系统探索和研究 ,却无人问津。蔡方鹿教授的这部专著 ,在时空的广度…  相似文献   

10.
古直(1885-1959),字公愚,號層冰,廣東梅縣人。生於耕讀之家,自幼即熟讀四書五經、唐詩宋詞。師從羅翙雲、謝吉我兩先生,專心研讀《十三經》《資治通鑒》《昭明文選》等典籍。青年時深受民族革命思想影響,加入中國同盟會,投身辛亥革命、討袁護法等政治活動。先後創辦了梅州高等小學、梅縣梅州中學、滂溪小學、龍文公學等學校,爲提升家鄉的基礎教育殫精竭力。辭任高要縣長後,獲聘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任、教授,從事中文教育十餘年。1949年後,供職於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并擔任省政協委員。一生爲家國,爲教育,爲學術,著述亦豐。撰有《陶靖節詩箋》《陶靖節年譜》《鍾記室詩品箋》《諸葛忠武侯年譜》《汪容甫文箋》《漢詩研究》《漢詩辯證》《曹子建詩箋》《曹子建年譜》《阮嗣宗詩箋》《文心雕龍箋》《人境廬詩草箋注》《客人三先生詩選》《客人駢文選》《客人對》等五十多部著作,是魏晋南北朝文學研究、客家學研究的專家。  相似文献   

11.
来新夏 《中国文化》2014,(1):238-242
编者寄语2014年3月31日下午3时10分,来新夏先生不幸逝世,享年92岁。近十年,来先生与本刊往来密切,经常有文献考订和书事随笔交《中国文化》刊载,我们则有文必登。本期的两篇遗稿,即为先生逝世前不久寄来,谦称供“补白”之用。我们非常怀念来先生的学问风采。他早年得陈援庵、余嘉锡、张星娘等名宿之教,以历史学、方志学、文献学名家,《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书目答问汇补》、《北洋军阀史》、《方志学概论》等着述,足可成为沾溉後学的学术遗产。他出生浙省,就读辅仁,执教津门。思想自由,文笔灵活,着述宏富。噫!哲人远去,吾心伤悲,往事依依,不胜追怀哀悼之至。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1868~1940)诞辰145周年。蔡元培先生毕生倡导美育,是贝多芬音乐的爱好者和弘扬者,曾于1 9 2 9年3月2 2日作《贝多文(Beethoven,1770~1827)》七绝四首(贝多文,通译为贝多芬——笔者注)咏赞这位世界音乐的巨人。蔡元培先生四首《贝多文》及诗后注释内涵丰富,颂扬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精神品格的同时,亦可使读者从中一窥诗作者的音乐观、艺术观和美学观,不失为研  相似文献   

13.
学术良知抑止不了学术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切 《东方文化》2001,(1):31-35
说实话,以前我对学术是虔敬有加,几达痴迷的地步,而近一二年的感觉却有些异样,也许是看够了幻影似的泡沫学术,心境竞常如死灰一般黯然。不是不再爱我之所爱,而是爱之欲其纯。我知道这个想法是荒谬的,但我偏要作如是想,毫无办法。我讨厌败坏学术信誉的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四川第一部文艺年鉴出版了。《四川文艺年鉴》是由省委宣传部与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各有专长的专家联合编纂而成的,迄今已出版了四部。编纂专门的文艺年鉴在我省是第一次。《年鉴》设文学、音乐、美术、舞台活动、电影电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交流等7个专题。《年鉴》以与四川文学艺术发展紧密相关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文  相似文献   

15.
读了《华夏文化》2004年第1期白水河《再探(木兰诗)的几个问题》一文,感触颇深。这里,本人对《木兰诗》再作一点更深入探索,以与学人共勉。  相似文献   

16.
自《宋史》刊出《陈抟传》后,历代学者对“陈传故里”颇有争论。《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2期发表唐代剑先生《陈传、张守真事迹考》一文,认定陈传是“毫州真源人”。笔者不敢苟同,现仅就笔者所见材料作一综述,以明其实。一、证明陈抟是“西蜀崇龛”(今安岳县龙西)人的证据有三个方面。第一,陈特自署“西蜀崇龛”人,是最有力的证据。宋淳熙(1174—1190)年间,由国史院编修吕祖谦(1137~1182)奉诏编辑的(圣宋文海)里,最早收入了陈传(易龙图序》,文未有“西蜀崇龛陈传序”的署名。这七个字是证明陈传是“西蜀崇龛人”的主要…  相似文献   

17.
高峰先生在《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1期)上发表了《为什么是“新宋学”——陈寅恪文化学术理想》一文,结合陈寅恪的著述和治学经历,主要探讨了陈寅恪“新宋学”的内涵与意义。他认为陈寅恪首倡“新宋学”的概念,其内涵是指“宋学的规模和成就、宋儒的解经方法、宋贤的史学‘考据之学’(长编考异之法)乃至宋代的民族主义”。此文不乏...  相似文献   

18.
陈元 《寻根》2021,(2):124-129
2013年,顾宝林先生在《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民间流传欧阳修之佚文〈郭氏族谱序〉辨伪》一文,就欧阳修撰写的《郭氏族谱序》之真伪进行了考证。他得出结论说,在缺乏新的可证文献之前,《郭氏族谱序》应是一篇伪作。2015年,郭一明先生在《寻根》杂志发表了《欧阳修〈郭氏族谱序〉辨析——兼对顾文剖正》一文,对顾先生的观点进行了一一辩驳,并认定欧阳修为庐陵(吉州的古称)郭氏撰写的《郭氏族谱序》是千真万确的。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是晚唐时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批评家。他的《二十四诗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其《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与极浦书》等文,宣传诗歌要有“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等主张,也为人们所注意。他文集中另有《注愍征赋述》、《注愍征赋后述》二文,对卢献卿的《愍征赋》发表看法,也颇值得重  相似文献   

20.
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历来以深奥难解著称。自汉代以来 ,学者研习注释 ,疏通文句 ,作了大量的工作 ,可谓著作如林 ,名家辈出。但由于该书的训释牵涉面很广 ,除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而外 ,还涉及到古文字学、古代史以及天文历算等方面 ,所以该书的训释至今仍存在不少问题 ,有些地方还难以读懂 ,现在仍有必要利用新近获得的相关学术成果 ,对该书继续进行研究。最近 ,黄怀信先生出版了他的力作《尚书注训》 (齐鲁书社 2 0 0 2年出版 )。笔者在阅读了该书以后 ,觉得是一部很好的学术著作。书中分注和训两部分 ,各有特色。注以“明义为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