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韶梅 《学周刊C版》2010,(2):132-132
线奈在绘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状物再现到抒发情绪的表现性.从具象的写实性到抽象的写意性上,无不体现着线条的艺术魅力.线条及线条美是中西方绘画艺术的重要媒介和审美因素。但是由于东西方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的不同.东西方绘画用线在审美感受上也有所不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条.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追求天人合一的意境;西方绘画中的线条.则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康定斯基是20世纪初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奠基人。内在表达是他绘画语言的归途,"形式是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研究绘画作品的内在表达,首先要了解它的物质载体——绘画语言。本文从康定斯基后期抽象绘画作品中的几何形式、抒情色彩、隐喻符号三个方面入手,解读被康定斯基重新定义了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3.
赵无极是一位融合中西方艺术精华的当代抽象主义绘画大家。他的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他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彻悟与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赵无极的艺术历程给我们剖析了东西方文化结构在相悖的情景下而得以戏剧性结合的秘密。他的成就为当代志在探索中西结合绘画道路的中国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借鉴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黑白”作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中主要的色彩语言 ,已经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墨文化” ,但这种对于“黑白”的喜爱 ,近来在一些中国现代抽象油画中也屡有体现。其中综观中国现代抽象油画的代表人物———赵无极先生油画作品的画面色彩构成 ,可以发现“黑白”在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并且由“黑白”在画面中组成了有别于欧美抽象油画的气韵和画面空间 ,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抽象绘画形式。所以研究“黑白”在画面色彩构成中的地位及成因 ,以及这种地位所形成的画面效果 ,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抽象油画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是最有影响的两大体系,不管是东方绘画还是西洋绘画,都是人类精神实践活动的创造,其中必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东西方人所处的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人生观以及宇宙观的差异,反映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必然有所不同.绘画是用笔等工具和墨、颜料等材料,运用点、线、空间、色彩等艺术语言,反映生活和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因而有必要从线、点以及中西方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不同来研究中西方绘画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赵无极的重要绘画语言虚空进行分析,以点及面地指出中国传统绘画思想融会西方油画语言产生新的艺术而独具魅力,由此启发并指出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形成自己的审美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7.
吴冠中,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绘画中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在当代艺术界可谓是独树一帜,驰名海内外。他坚持不懈地奔走在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的道路上,在绘画中坚韧不拔地践行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他用独有中国特点的笔墨构成方式来阐释西方的形式美理论,从而创造出了既有东方美学风格又有国际艺术特点的现代水墨画,为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演变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夏加尔的作品流露着浓厚的俄罗斯民间艺术、犹太教信仰以及东方绘画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印记,他的艺术作品散发着纯真而美好的气蕴。本文尝试从夏加尔个人的生平事迹出发,结合同时期绘画流派对其产生的影响,从绘画语言、情感表达、画面色彩以及画面肌理四个方面解析夏加尔绘画的艺术形式,并结合自己的油画创作经验,从创作题材、创作手法、色彩运用、视觉张力等方面分析了夏加尔绘画艺术对于本文作者绘画创作的启迪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重彩画是传统工笔重彩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下产生的一个新画种.它充分利用了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的西方抽象及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中国现代重彩画从历史与客观角度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充分认识到东方与西方造型观念之间早就存在的契合和相互影响,实现了与国粹充分不同方向上架起一座新的桥梁,实现了与西方绘画、审美的合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逸飞的绘画技法纯熟、风格独特,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浓郁的东方神韵。几组系列组画体现了他的艺术探索,并且都在中国和世界画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领悟到了油画创作的关轮关奂,还体会到了他对关和生命的眷爱。  相似文献   

11.
白雪  李浥 《文教资料》2013,(21):62-63
印象派作为西方19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画派,颠覆了西方传统绘画中的图式结构,在艺术史的发展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印象派倡导的外光写生与色彩性、绘画语言回归绘画本身等观念,同样影响了张大千的艺术创作.张大千泼墨泼彩的作品以印象派的光色表达传统绘画的意境,丰富了中国绘画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柳州师专学报》2019,(2):34-37
《到灯塔去》中语象叙事主要指年轻画家莉莉·布里斯科给拉姆齐夫人画像的叙述,以及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与女性化的符号性语言的融合。小说中的语象叙事主要是就视觉再现的过程,而非一般意义上对结果进行的再现。这种过程再现,拓宽了语象叙事的范畴,使得它能以动态的叙述过程来展示语象关系。莉莉的抽象绘画更能体现现代生活中的真实。而且小说中的符号性语言主要是女性化的,这种女性化的符号语言是对男性语言的反抗和纠正。抽象绘画艺术与符号性语言的有力结合,不仅更好地反映了生活中的女性现实,而且也在文章最后为以灯塔为代表的死亡世界提供了灵魂的解药。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世纪西方画坛,不难发现有三类画家:一类专长具象绘画,一类独擅抽象绘画,还有一类兼攻两者。英国画家威廉·斯科特就属于最后一类。终其一生,他在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两方面都有建树,被视为他那一代英国画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4.
探讨抽象艺术的表现方法,着重探讨艺术中绘画部分的抽象表达形式与意义。通过对抽象绘画中可视的部分的分析,讨论抽象语言中可视部分在艺术语言中突出的地位;通过对抽象语言中不可视的部分,讨论抽象语言中不可视部分在艺术语言中的特殊贡献。抽象语言不同于一般绘画和艺术语言,抽象语言和抽象绘画,没有太多直白的故事性和身世背景,有的可能仅仅只是单一的形式或者概念,但却成功的解释着大自然看似神秘却又迷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油画作为西方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画种已有着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语言魅力和特有的传统技法表现形式,经历了具象形式、抽象形式以及多样形式并存的几大历史阶段。现代绘画既受到了西方传统油画技法的影响,同时也得到了东方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如何学习油画技法以及油画技法的重要性和它的出奇制胜的魅力,并提高美术创作和鉴赏力,从而提高技法水平和提高鉴赏者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16.
西方风景画和传统中国山水画,是不同的两种绘画样式,构建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审美取向上也有不同。在油画风景创作中,吴冠中他既取西方油彩之优———色彩,及西方的现代观念,也取中国山水之精神,博取中西之长,融成一家之言。在吴氏对于油彩的"翻新"中,他以"移花接木,移山填海"的创作方式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他将中国山水中的观察方式和创作观,饱游沃看,面面观;中国山水的拉大法,拉近法等以虚实来营造空间;以及山水的人格化等等这些中国山水精神带入到油画风景的创作中,与西方油彩中最本质的———色彩及现代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吴冠中独特的艺术语汇。吴先生不囿于师承,不屈于风尚,"不择手段,择一切手段"追求情感的表达,书写了他独有的艺术标格,明示了吴先生对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渗透,成就了异于"他者"的吴氏油彩。  相似文献   

17.
早期摄影术的发明,在西方绘画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向重视科学精神和理性工具运用的西方绘画,自觉不自觉地借用了这种能够便捷、精确获取图像的摄影术.印象派绘画,作为西方绘画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也在潜意识地利用着照片提供的素材和视觉方式,使其在构图、光色、细节上丰富了技法,扩宽了题材,革新了绘画语言.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新技术"对"新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印象派绘画独有的"摄影性风格".  相似文献   

18.
"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二是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写意画是充分运用书法艺术的笔墨要求来塑造形象和表达意境的,"书写性"的用笔是写意画的基本绘画语言,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中国画了。  相似文献   

19.
赵无极与康丁斯基的作品都采取了抽象表现形式,并且强调感情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因而存在很大的共性。但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分析,却可以发现由于对时空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使得二者作品的空间表现存在差异,具体为“诗化空间”和“音乐化空间”的区别,进而也使得他们对绘画语言的关注角度和表现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对波洛克艺术作品中狂野和神秘的原始因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杰克逊.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行动绘画"的代表。他运用极具野性的创作热情和反传统的绘画方式创作出大量惊世骇俗的作品,不仅开拓了"行动绘画"的先河,而且一度推动西方现代艺术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