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所受诸力作用的结果,而诸力间的相互关系也正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反映。因此许多力学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物体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某一指定物体或系统(研究对象)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分析时要逐一找全,正确图示,做到准确无误。下面简要谈谈物体的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2.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所受诸力作用的结果,而诸力间的相互关系也正是由物体运动状态来反映,因此许多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都离不开力,所以力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难点,本谈谈如何正确形成和理解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与力之间的关系,是牛顿提出的三条基本运动定律的总称。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二定律具体地、定量地回答了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率——加速度与它所受外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物体自身的惯性——质量的关系;牛顿第三...  相似文献   

4.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所受的合力有瞬时对应关系,每一时刻的加速度只取决于这一时刻的合力,而与这一时刻之前或之后的力无关.所以我们可以由这一瞬时后物体即将出现的运动状态反过来判断物体这一瞬时的受力情况,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的瞬时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高中物理动力学部分主要研究的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其所受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若物体受力作用一段时间,则力对时间有积累,即物体受到力的冲量,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位移,则力对空间有积累,即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或其他形式的能发生变化。这部分  相似文献   

6.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在不断改变,亦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怎样确定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呢?  相似文献   

7.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在不断改变,亦即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怎样确定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呢?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与其所受作用力之间的关系。若物体受力作用一段时间,则力对时间有积累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若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通过一段位移,则力对空间有积累,使物体的动能或其它形式的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和实际情况较接近的说法是: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历年高考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习  相似文献   

10.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它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2)它揭示了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惯性,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大小不随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3)它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要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1)它表示了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即加速度与合外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速度与合外力无直接关系;(2)定义了1N的力;(3)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物体所受的外力方向相…  相似文献   

11.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运动,一定受力。出现如上错误认识是由于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和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要么受平衡力,要么不受力,其所受合力为零。所以运动物体不一定受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浅谈圆周运动中静摩擦力方向的教学□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王志成物体在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匀速转动,需要的向心力是由什么提供的?通常,教师从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跟物体所受的其他外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出发,进行推理分析。即在竖直方向上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  相似文献   

13.
力与运动关系的习题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其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或与力有关的未知量.在这两类问题中,加速度a都起着桥梁的作用.而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及运动过程分析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  相似文献   

14.
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内容多、中考所占比例大.学生在解答稍复杂的力学问题时得分率低.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没有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所受诸力作用的结果,而诸力问相互关系也正由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反映.这体现力和运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许多力学问题的研究,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本通过对例题的解析,说明受力分析在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性,并揭示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思维过程,以提高学生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外因,惯性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所受外力一定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学习静力学和动力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需要弄清物体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静止时,还需要分清物体是否有运动趋势。在此基础才可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所以,学生通常难以分析把握物体所受的力。为提高学生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文章结合例题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知识梳理运动是物体的属性,并不是由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形式由两个因素决定:物体的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1.几种常见运动形式中的运动与力的关系(1)若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运动状态将保持不变,即物体  相似文献   

18.
因一些同学对“物体受力、受平衡力和不受力”这三种情况理解片面,故常导致解题出错.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有的同学认为:之所以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发生改变,是因为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只要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孰不知,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有两种可能:苦受到了不平衡的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若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则其运动状态不改变.也就是说,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未必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该物体受到不平衡力作用;若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在物体运动状态或所受外力已知的情况下,物体发生滚动时摩擦力方向的判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力巨.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定义应理解以下几点:①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有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加这一力的物体——施力物,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④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而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只要有一个因素改变则其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