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浙江师范大学徐长江教授的《大学生心理压力调查问卷》对某大学300名大学生和研一学生进行采样调查,比较了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情况。结果发现:(1)男生在社交方面所感受到的压力显著高于女生;(2)本科学生所承受的总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发展压力和社交压力都显著大于研一学生;(3)工科专业学生所感受的学业压力显著大于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4)在总体压力和学业、生活、社交和自我发展及择业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2.
借助《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对湖南省22所高校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感处于较低压力水平;男生的总体压力感、个人自身心理压力感、社会环境压力感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大四学生心理压力感压力最大,其次是大二年级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差异仅表现在恋爱压力和自卑压力两个因子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在社会环境心理压力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科在社会环境压力、适应压力、择业压力、情绪压力方面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农村来源大学生的个人自身心理压力感高于城镇来源大学生。  相似文献   

3.
王蕾 《考试周刊》2011,(15):215-216
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阻碍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当前很多技校学生承受压力和自我调节心理压力的能力很弱,从而产生厌学、人际关系、青春期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当这些问题不能被正确及时地疏导时,他们往往就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学习和生活,使得犯罪率日趋低龄化。本文通过分析技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指出要正确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必须靠全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对商洛学院149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外部压力、自我强加压力、挫折刺激压力、内心冲突压力和生活变故压力;(2)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大,四年级压力最大,三年级、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压力最小;(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源在于学业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专业的某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5.
技校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技校学生除了承受一般学生所具有的心理压力以外,还要承受他们特有的心理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并构建其纾解压力的加工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来自8所不同层次高校的24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11万字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婚姻情感压力、学生安全压力和日常烦扰压力;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包括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问题觉察、认知评价、求助方式选择和效果评估4个阶段。高校应从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机构三个角度,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自然学科中非常重要和基础的学科.由于技校数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作用和技校学生的学情决定了技校数学更应该注重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A0):169-170
目的:了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心理压力状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082012年的实习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对调查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5个年级16个班613名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情况调查,其中高职472人占80%,中职141人占20%,男19人占3.1%,女594人占96.9%,农村户籍422人占68.8%,城市户籍191人占31.2%,从调查结果看25.7%的实习学生心理症状存在中度以上问题,在实习过程中存在心理压力和实习期压力,症状以强迫、抑郁为主,其次为偏执、焦虑、人际敏感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实习实训期间学生心理压力和实习期压力,应该通过健康干预、辅导和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提高学生上岗素质。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近年来,技工学校中计算机专业的招生数量不断上涨。但当前的技校计算机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技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技校计算机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陈敏 《职教通讯》2012,(11):70-72
采用郑全全和陈树林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对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综合基础部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2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了解高职校综合基础部学生心理压力的基本特点,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综合基础部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学习压力,其次是自我身心压力;综合基础部学生的心理压力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因此,应根据综合基础部学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初中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隐患。运动锻炼被证明具有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通过对部分学校初中毕业班学生运动锻炼状况和心理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证明每次锻炼30-60分钟,每周锻炼2~3次具有明显的降低心理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初中毕业班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导致部分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隐患。运动锻炼被证明具有减轻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通过对部分学校初中毕业班学生运动锻炼状况和心理压力水平的调查分析,证明每次锻炼30~60分钟,每周锻炼2~3次具有明显的降低心理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技校毕业生就业心理与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经济条件下 ,技工学校学生就业轻而易举。而近几年来整个社会都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 ,劳动力供给总量超过了需求总量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本文主要探讨了技校学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技校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 ,以及如何对技校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中,高校毕业生和技校学生是基层设计工作的主力军但是技校设计专业学员的就业率较高,高校毕业生和技校学生在就业形势和工作状态各有优势和劣势,对我国的设计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41):162-163
<正>心理压力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即个人面对困难时的一种被压迫的感觉。对于现代高中生来说,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他们的心理压力来自哪里?如何帮助他们有效调控心理压力,促使他们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呢?一、高中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与分析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与个别学生交流、访谈,我们发现,困扰高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导致这一压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考试成绩排名的压力。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每次大考后(月考、期中、期  相似文献   

16.
目前技校课程设置存在不足 目前,技校课程设置存在着专业课程划分过细,课程设置专业局限性过强,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缺乏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的弊病,导致内容繁琐、交叉重复、理论教学时数偏多,形成学生专业口径过窄、人教育薄弱、培养模式单一的局面。这种技校课设置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会出现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十分精通,而对外专业甚至相近专业的有关知识却知之甚少的问题。导致车工不会开钻床,钳工不会开车床。所以用这种传统技校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技校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现在技校的政治课教学越来越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原因是政治课教学模式僵化、呆板,空洞的说教和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对充满幻想和激情的技校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上政治课看杂志、做专业理论作业等现象较普遍。技校学生目前的思想政治素质较过去有所下降,出现了一方  相似文献   

18.
《电缆工艺学》是一门以电线电缆工艺为主线,讲授电线电缆专业制造技术的学科,它不但包括了本专业的知识,还包括了高分子化学、材料力学、金属压力加工、橡胶加工、塑料成型等专业知识。这对只有初中毕业水平的技校学生来讲,接受难度较大。如何才能使学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既学到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又掌握规定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业务技术素质呢?本人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电缆工艺学》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技校学生只有初中毕业水平,在中学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同《电缆工艺学》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有相当大的差距,教师要根…  相似文献   

19.
技校数学教学既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涯发展的基本要求,也要为参加成人高考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更重要地是要为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学习提供"必需、够用"的服务。因此技校数学教学应该与专业相结合进行教学,实现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分析了如何将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让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调查了昆明四所高校的1 850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来自家庭以及负性事件和重大生活事件;女大学生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强于男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交上所承受心理压力均大于汉族学生;文体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以及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