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近日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2万字,该书是从中美文化比较与中美传媒研究结合角度着力开拓的专著,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全球传播丛书”本年度的第一本著作。该书重点探讨了中美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关系,揭示了中美两种新闻文化的表现形式、新闻体制和价值观念的文化背景与文化根源。该书作者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高金萍博士很早进行中美两国新闻传“媒奥运报道”的比较研究,她以此为起点,逐步拓展这一研究,深入到中美两国新闻传媒的报道形式、传媒组织的体制形态,透过传媒业发展变迁的表象,探寻新闻传…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世界上广播电视业最发达的国家,主导着世界传媒娱乐业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潜在的庞大的传媒市场,国内广播电视等传媒业已有相当规模,正处于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本文拟对中美两国广播电视宏观管理体制进行对比,希冀给我国广播电视改革与发展带来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石曼 《传媒》2004,(9):32-33
2004年的广电传媒倍受社会各界瞩目,很多业界人士将2004年称为广播影视传媒业的"产业发展年"和"数字发展年".随着国家逐步有限度地将广电传媒业向社会资本开放,广电传媒业迅速成为当下社会资本关注的焦点,广电传媒固有的体制被打破,原有的产业格局正在裂变重组,民营资本的进入为中国广电传媒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它是否能够占据中国广电传媒发展的主流?中国的广电传媒业会走向何方?谁将最终成为中国广电传媒的领头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教授.  相似文献   

4.
仁义 《传媒》2002,(9):1-1
现在,社会上对传媒业有一种说法,说它是“中国最后一个暴利行业”。意为投资传媒就会赚大钱、获大利。 于是,有些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的、民营的,内资的、外资的,都盯着传媒业,希冀投资传媒从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13,(4):8
新年伊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带头改文风,创新报道形式,加大舆论监督力度,更加贴近民生,深受好评,为今年的新闻改革发展开了个好头。可以说,当前新闻传媒面临着良好的改革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传媒人要抓住机遇,大胆创新,深化改革,促进传媒业更上一层楼。本期专题梳理当前新闻改革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供传媒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世界传播新格局下中国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传媒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传媒业的迅 速发展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在世界传播的这种新格局下,中 国传媒业迅猛崛起,在总量方面和人均量方面都实现了快速追赶,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传媒强国,并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根据这一战略目标,结合中国发展的新环境和新任务,笔者提出中国传媒业所面临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认为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科技发展在全球的科技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放获取兴起至今,两国的开放获取都取得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印度发展更为迅速,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获取的领头羊之一。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的开放获取政策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和开放获取仓储名录DOAR的统计分析,比较两国的开放获取现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开放获取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世界传媒新秩序与中国传媒业位置当今世界传媒秩序的构建与美国的传媒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19世纪中后期美国便士报推动开启传媒产业化;两次世界大战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凸显传媒政治功能,同时也开始走向垄断发展轨道;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传媒业伴随政治、军事和经济实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向全球传播美国文化和整合世界传媒秩序,将垄断推行到世界范围内,建构了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传媒垄断集团集合话语权的世界传媒秩序.  相似文献   

9.
突破传媒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传媒业的发展令人瞩目。仅以2005年为例,其市场增长以25%的速度大大高于中国整体经济的增长速度。随着国外传媒大鳄纷纷抢滩中国,国家和政府相关的产业政策也有所松动,传媒业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竞争的热点和发展的亮点,传媒业上市公司正成为证券市场的独特板块和新宠。传媒的产业化趋势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面对纷纷入境的国际传媒巨头及国际资本,一场全方位的传媒大战已揭开序幕。在这里,传统的规模竞争、技术竞争、产品竞争即将退出主战场,真正的较量将在传媒组织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之间展开。  相似文献   

10.
陈文沁 《传媒》2021,(22):70-72,74
塞尔维亚传媒业的转型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变迁的一种映射.本文通过梳理塞尔维亚传媒业的发展脉络,从传媒转型、规制建设和内外博弈三个方面来论证传播主权与地缘政治博弈这两个变量是解释该国传媒发展转型的重要维度,并指出中国对塞传播工作应该关注其"头向西方、心系东方"的平衡心理.  相似文献   

11.
国际视野     
《视听界》2009,(6):9-9
中国渴望创建自己的传媒帝国 美国《纽约时报》10月5日报道,中国计划未来几年投入巨资发展传媒和娱乐公司,希望这些公司能与新闻集团和时代华纳等全球传媒业巨头并驾齐驱。在此过程中,北京将允许私企和外企在音乐、影视等各个领域进行投资——不过大多还是要通过国有企业,预计外国传媒公司的投资将通过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路程,传媒业在中国的发展中受益匪浅.六十多年间,传媒业的发展举世瞩目,成就辉煌.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传媒业也获得了跨越性超常规的发展.这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长,也表明了中国对传媒业的支持以及人们对传媒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境外传媒巨头驻进中国,给我国传媒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路径、法制化路径、人才培养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会促进了我国体育传媒业的发展,并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境外传媒巨头驻进中国,给我国传媒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中国体育传媒业要主动参与媒体竞争,通过管理体制路径、法制化路径、人才培养路径和国际合作路径,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王娜 《青年记者》2006,(8):21-22
一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成为以信息技术带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新的动力源,在这之中,有一种社会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传媒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传媒业自身的改变,另一个是传媒业带给周围环境的改变。这两点都蕴涵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时代变迁中。传媒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所谓的“注意力经济”,传媒产业提供的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从传媒业自身的发展来看,这种平台的建设已经突破了旧式的平面、静态、互动时滞的缺点,在利用声光电、数字技术等各方面打造一个全方位的硬件互动平台,形成…  相似文献   

16.
季涓 《东南传播》2012,(1):29-31
宁夏传媒业的发展状况也和西部众多省级媒体一样,在跟进东部发达地区传媒业发展的同时,缓慢稳步的前行。伴随数字化的进程,传媒环境急速变化,西部广电传媒尤其凸显出自生的优势,以其内容资源及播出渠道的富矿,勇夺传媒产业的商机,发展势头值得关注。尤其是宁夏广电传媒的发展路径极具代表性。"数字化"为落后地区传媒业的发展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研究数字化进程中宁夏广电传媒业发展的路径,将给西部地区广电传媒业的整体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经过持续多年的关系紧张,美国和中国在一系列问题上都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迹象。不过,鉴于长期以来,中美两国的人民乃至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常常为本国传媒的国际事务报道所左右,所以尽管两国传媒的国际报道在及时性和准确性上已有所改进,但在这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日益丰富,尤其是在融媒体发展的今天,传媒产业的重整、优化和创新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平衡性原则是大众传媒报道内容的规范与指南。媒体工作者理应坚守职业操守,客观地揭示新闻原貌,报道内容要涉及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平衡报道内容。本期"传媒大讲坛"栏目关注媒体报道,研究大众媒体视域下传媒业发展的各类社会现象,首先特邀中国传媒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随着传媒业的迅速发展,传媒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作为“把关人”的传媒从业者,就更要认清传媒职业属性,做一个正确舆论的引导者。可是现实社会中,有关传媒人的新闻伦理失范和对新闻当事人及受众所造成新闻伤害的事件却频频发生。“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的报道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对此案报道的分析,探析新闻伦理失范原因,并探讨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媒业应力戒浮躁与浅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鹏 《新闻记者》2002,(9):31-32
在经济领域 ,高速发展时期往往伴随着浮躁。中国的传媒产业近些年来一直处在成长上升阶段 ,全行业空前的繁荣与越来越多的传媒在市场里取得可观的成功 ,一方面增强了传媒从业人员的经济信心 ,另一方面 ,也造成了一些传媒从业人员的浮躁与浅薄。克服浮躁与浅薄的根本方法 ,就是牢牢把握理性与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媒业的原则、传媒业的立场、传媒业的思想以及传媒业的通行规范 ,有必要在业内大力宣传并普及。尤其是新办传媒以及新入行的传媒工作者 ,更应加强学习 ,警惕浮躁与浅薄排行榜与造神运动虽然也许有些言重了 ,但是事实上 ,传媒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