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2.
审美教育,是一种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渠道,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挖掘视觉造型中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并将其融人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肖雪梅 《考试周刊》2009,(38):54-54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培养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教育;是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灵魂、美化人们生活的德育。在现代化教育中,以美去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审美意识,并使之获得高尚的审美情趣.已成为造就一代新人的重要手段。学校美育,除了发挥音乐、体育、美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外,还应通过各种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美存在于自然本身,社会美存于社会本身,人性美、人格美存在于人物自身。中学语文课本入选的篇目大多是文质兼美的范文,因此,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运用教学艺术,按美的规律设计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语文教学的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林珍 《西藏教育》2008,(3):27-27
所谓美育,通常亦称冠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以培养审美的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学。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改善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树立和端正人们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教育;是陶冶人们性情,净化人们情感,美化人们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美育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美育。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对中学生进行美育尤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美育渗透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个任务,是指通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正确地分析、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分辨丑美善恶的能力。它不单纯等同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而是包含理念教育、情感教育、思想教育、技艺教育等多种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和多方位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来达到动之以情的目的,培养人们的美好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审美教育能使人在愉悦的精神享受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人类和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人们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珍惜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7.
正具体来讲,审美教学指的是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及其他各种美的形态给利用过来,对人施加影响。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审美教育的实施,可以对人们知、情全面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审美教育功能是语文所具备的,在高中语文课程中,需要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充分重视,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进行培养。将审美教育应用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去对美进行充分的感受和鉴赏,丰富学生  相似文献   

8.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挖掘美、鉴赏美、升华美三个方面略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特别是艺术)审美活动规律的科学。美育则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养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审美意识,帮助人们获得美的心灵和高尚的情趣。美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而语文教学的课堂则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语文中的文学教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即教师按照一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1.
杨军玲 《课外阅读》2011,(3):204-205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和重视。审美教育涉及许多方面和层次,众所周知,审美的基本形态包括优美、壮美、悲剧美、喜剧美等,这里我仅谈悲剧美和喜剧美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及作用,以期推进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同时也为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做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生钟情之美学角度切入,锲入结构、音律和意境、神韵、情趣等美学范畴,阐释文学作品的结构关、情致美、神韵美和理趣美的主要内涵和表现形式,探知人们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审美倾向以及人类创作心理、创作追求和创作规律,提出审美教育应当成为《大学语文》教学重要的价值选择和自觉的行为路径,而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赏析、理解和体悟,则是《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人文美等审美因素,顺是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人们在正确审美观指导下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亦称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特殊教育手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文化的形式美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折射出的精神美,以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将审美教育融入了体育教学。过去,人们严重忽视了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对于体育,往往只注重它在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实际上,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不仅有其独特教育手段,而且有独特教育效果。不像美术,是通过图画中的线条、色彩、形状来发展学生视觉;它也不像音乐,是通过音响、节奏、旋律来发展学生听觉。它是一种富有多种艺术因素的人体运动美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形体美、心灵美、行为美,在审美教育中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6.
1 历史教学与美育 历史本身蕴涵着美,是人类创造美、发现美和完善美的历程.人类的历史正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丑、恶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扬美善、弃丑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有美,也就有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方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准则和敏锐的辨美能力。审美素质教育是通过对人们的不断的启发,训练和熏陶来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8.
康文荣 《甘肃教育》2014,(18):103-103
正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简称美育。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艺术美的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它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有着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审美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如果没有美,那是不可思议的。"审美教育不单是音乐、美术、体  相似文献   

19.
黎木宝 《中学文科》2007,(10):19-20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也叫美感教育。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美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具有独特性,它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成为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又决定它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意境美,挖掘学生的人格美、崇高美、悲壮美、理性美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通过对语言、意境、情感等教学诸要素的审美教育,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探索,增强欣赏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升华人的思想认识,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