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多位数加法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一、通过一定数量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凑十法”是把一个加数凑成十,再加几。如,9+2,这样想:9十且得10,10再加互得11。由于我们的计数法是十进制,所以计算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容易。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使分出来的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一般是把加数中较小数分成两个数,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把一个加数分…  相似文献   

2.
“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教学问题,本人一直在进行摸索。我也曾把“口诀法”与“凑十法”进行了对比。通过对比,从中看出“口决法”优于“凑十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一)使用“口诀法”的必要性“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采用凑十法、减补法、记大数小法等三种教法。现行教材则采用凑十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中的简算、主要是应用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数的运算性质、数的组成规律,把算式适当变形,使运算过程凑整,从而使计算变得简单、容易、方便。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简算的实质是变形与凑整,变形是为了凑整,凑整指导变形。 在简便计算中,由于学生年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课本第三题和练习册 P1—P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2、会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指导做练习册上习题。第一层次:师:我们先练习看图列式计算。  相似文献   

5.
通过列举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6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一年级和二年级计算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具体包括凑十法、破十法、看图列式计算、加减混合计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把加法改写成乘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便运算是小学教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散在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至第十一册中,在教好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基础上,把这些内容归类分成四种基本形式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一、凑整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通过加、减、乘、除凑成整十、整百……,使运算简便.1.利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凑整.  相似文献   

7.
同数相加法是指在一年级数学教与学中采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两个加数大于5(或是5),并且两个加数相差不超过2的式题。同数相加法的要点是:“同数相加,多加减去,少加再加。”例如:7+6,计算时用“二七十四”口诀减去1得13。也可用“二六十二”口诀再加1得13。“同数相加法”比“凑十法”缩短了思维过程,节省了计算时间,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利用凑十法思维过程是“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余数。”看大数干什么呢?就看大数和10差几,在这一步学生心算了第一道题。看大数和10差几后,再把小数分解成见和几,学生又心算了第二道…  相似文献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的教学设计(教案)银川市郊区红花学区靳云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2页例1~例4。做一做1~2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的进位加法,能够正确进行口算。2.初步培养学...  相似文献   

9.
计算教学是支撑小学数学最基本的框架,而“简便计算”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重头戏”,它被视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教师应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理念与简便计算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小”计算中体现教师教学的“大”智慧呢?  相似文献   

10.
〔导学课题〕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P79—80的例1~例4 ,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八第1题。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凑十”的方法 ,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是学生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为此拟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 ,使学生初步掌握“凑十法” ,理解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教学 ,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导学设计〕一、复习1 创设情境。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 ,邀请我们全…  相似文献   

1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我在教学中采用口诀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的思考我首先考虑到,采用“凑十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要分三步走,学生的计算心理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简化步骤,既能减少心理过程,又可算得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的,即先把第一个加数凑成十,然后再算10加几。同样是凑十法的思想,但由于例题编排方法不同,教材中得数是11——15的进位加法例题和得数是16、17的进位加法例题的计算思路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 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学会用“凑十法”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07年第11期刊登了金月明、王金秀两位老师撰写的《凑十法,简?烦!》一文。文童中说“凑十法”作为一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几乎在每个版本的一年级数学教材中都出现过。  相似文献   

15.
教育内容:练习册 P2、第2题 P3、第4题教学目标:在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整理和背诵。运用游戏能正确计算。教学过程:师述:上二节课学习了进位加法,这节课我们继续上练习课。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归类:(一)9加几的进位加法。1.先出示 9+4= 问这道题等于几谁会算?出示 9+7= 谁会算? 出示:9+9 等于几?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加法结合律和简便算法》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加法结合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小学学习的基本的运算定律,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加法的一般计算方法,还能使一些计算更简便。这些知识在以后学习中也经常用到,学生只有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才能为以后学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打下良好的基础。2.教学目的。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内容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结合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和口算。(2)…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六年制第一册46页1——4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计算得数是11的加法。记住相应的加法口诀。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4.初步渗透并集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重点,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法采用“凑十法”,减法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一般称为“想加法,算减法”,即“互逆法”。前者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采用“互逆法”  相似文献   

19.
“减补进一”和“退一加补”,本来是“三算”结合教材中用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两条规律。实验证明,这两条规律也可用于通用教材中的口算。在通用教材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是采用“看减想加”的逆运算关系求差。楚雄市北城小学在86年招  相似文献   

20.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将这些运算定律、性质推广到小数,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总复习练习三十六第14题的6道小题要求“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计算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总复习第6题“想一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的要求,复习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这6道小题。最后,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规律,使学生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合理、灵活运算。第14题的6道小题分类指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