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辽宁体育科技》2011,(2):15-15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辽宁体育科技》2011,(1):77-77
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反兴奋剂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1.1961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成立,1964年颁布第一个《医务条例》。2.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式宣布了禁用药物清单,并在第19届夏季奥运会上正式施行兴奋剂检查工作,一名现代五项运动员因酒精超标成为奥运会检查史上第一位阳性运动员。  相似文献   

3.
自国际奥委会1968年发布第一份禁用清单以来,禁用清单的发展已经历了40多个年头,目前清单中的药物有11大类200余种。如果加上相关化合物、代谢物等,实际涉及的化合物有数千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成立以前,世界范围内的反兴奋剂工作主要由国际奥委会负责。  相似文献   

4.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11年禁用清单》于2011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现就《2011年禁用清单》与《2010年禁用清单》的不同点说明如下:介绍部分(S0)新增的S0部分是指那些尚未被卫生管理部门正式批准使用且未包括在禁用清单里的物质,此类物质禁用。第一部分:赛内和赛外都禁用的物质和方法禁用物质S2.肽类激素、生长因子和相关药物  相似文献   

5.
兴奋剂的滥用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对服用兴奋剂是当代国际体育界最重视的问题之一。首先,国际奥委会呼吁各国开展反兴奋剂的斗争。另外,早在1967年成立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就是对违禁药物进行监测和控制,它保证了反兴奋剂的权威性。其次,扩大了兴奋剂的范围。兴奋剂的种类已从1967年的4大类10多种扩大到今天的6大类108种,监测范围更广。再次,检测严格,处罚严厉。我国一贯坚决反对使用兴奋剂,并提出了“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一、兴奋剂的作用机理(一)刺激剂被国际奥委会禁用的刺激剂共分成5大类:可卡因为代表的局部麻醉剂;苯…  相似文献   

6.
兴奋剂与禁用物质、手段对于“兴奋剂”一词的使用一直就存在着误区,这从国际奥委会1999年1月31日公布的《国际奥委会医学章程·禁用物质类与禁用手段》中便可略知一二。章程中规定“兴奋剂”分为三大类:禁用物质、禁用手段和限用物质。禁用物质包括:1.刺激剂。这是人们平常理解中的兴奋剂,即在比赛中可以短时间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耐力;2.麻醉剂。包括吗啡、杜冷丁等;3.蛋白同化制剂(合成类固醇及β激动剂)。这也是人们平常理  相似文献   

7.
兴奋剂     
G804.79 20032961奥林匹克运动2003年禁用清单(禁用物质类与禁用手段[刊,中,B]∥中国射击射箭.-2003(2).-32-39(TY)兴奋剂∥药物∥药物检查  相似文献   

8.
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奥运会医学委员会宣布禁用的药物从10种增加到100种,通过考试被奥委会承认的药物检查实验室已达22所,我国也花费巨资建立了先进的检查系统,但禁用与反禁用的斗争仍在继续扩大,并越来越向高尖科技水平发展。一贯崇尚体育精神的我国,也公开承认  相似文献   

9.
营养补充品与兴奋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出售的一些营养补充品其成分中含有药物,其中有的药物又是国际奥委会(IOC)禁用物质,对1658种营养补充品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196种营养补充品含有IOC禁用物质,占检测总数的11.82%,所检测到的禁用物质有22种之多。因此,运动员在选用营养补充品时,应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10.
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最新规定禁用的兴奋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IOC-MC)规定在体育比赛中禁止使用兴奋剂(Doping)。目前,禁用的兴奋剂科类已增至105种,是最开始的13倍。由于我国兴奋剂的问题出现较晚,有关的知识介绍较少,在实际工作中出现运动员误服兴奋剂和滥用兴奋剂的问题。本文将介绍IOC-MC最新规定禁用的兴奋剂的范围和种类。兴奋剂的范围和种类是:刺激剂(42种)、麻醉止痛剂(19种)、合成类固醇(16种)、利尿剂(15种)、肽类激素(4种)、β-阻断剂(9种)和禁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相关文献对《国际奥委会医务条例禁用物质与方法》中所列举的β2 激动剂在运动兴奋剂归类、药理作用、药物分子结构与药效关系的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体育科学》2004,24(3):26-26
中国体育科学代表团一行10人参加了第七届奥委会世界体育科学大会。本届大会是由国际奥委会运动医学委员会主办的,共有420名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2004年雅典奥运会组委会名誉主席Gianna Angelopoulos-Daskalaki、国际奥委会运动医学委员会主席Arne Ljungqvist、希腊健康部部长、希腊总理代表出席了开幕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奥委会的反兴奋剂活动尽管国际上反兴奋剂措施越来越严格,然而兴奋剂事件的发生仍然层出不穷。国际奥委会医务委员会主席德梅罗德亲王,总结一九八七年药物检查工作时指出:“当年世界各地受国际奥委会委托的实验室共取样3.7万个,阳性反应的有854个,类固醇阳性的占521例,安非他明和其他兴奋剂占301例。还发现24例运动员服用丙磺舒。此外,为其他药物。”为此,国际奥委会医务委员会将采取更加严厉的反对滥用药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10年禁用清单》将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现就《2010年禁用清单》与《2009年禁用清单》的不同点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际田联为防止使用兴奋剂作出了两项重要决定: 一、宣布丙磺舒(Probenecid)为禁用药物。这种药本是治疗痛风的,现已被用来掩盖服用类固醇类药物(激素类兴奋剂)。这一规定自1988年1月1日起生效。二、实行全世界全年药物测试。根据新的规定,国际田联医学委员会对世界各地的田联运动员都可随时抽查,不论是比赛还是训练。如果需要,该委员会将派出自己的官员进行测试,重点是全国性比赛和大的锦标赛。国际田联副主席、医学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营养补充品在市场上常见。一个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某些营养补充品中含有的药物违反了国家《食品卫生法》关于食品中不得加入含有药物成分的规定。有的甚至含有属于国际奥委会禁用物质,即一般所说的兴奋剂,其中又以刺激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设计类固醇兴奋剂,分析并探讨其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理论分析法。结论:设计类固醇兴奋剂是一些没有纳入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禁用物质清单的类固醇药物,或者是利用兴奋剂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为逃脱药检而专门设计的类固醇药物,其未来的主要趋势是制造现今例行的运动兴奋剂控制尿样筛选、检测中容易分解的类固醇兴奋剂;另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从现有商品流通渠道和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禁用物质清单之外寻找或直接开发合成代谢活性高的合成类固醇药物。  相似文献   

18.
在比利时亚·罗梅德亲王领导下于25年前建立了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亲王是当时奥委会中最年轻的一位成员。1960年罗马夏季奥运会丹麦自行车运动员的悲惨死亡事件促使了该委员会的建立。亲王的早期的努力是集中在寻找各种测定方法上,以便探查出奥运会参加者使用提高成绩而有害健康的药物。在几年的时间里,他组织了一批十分合格的生物生学家和运动医学专家来协助他完成这一任务。从此,出现了非常有效的药物检测计划,其中包括了十分复杂的高水平的测试仪器和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20多个经过批准的药物测试中心。例如,在美国有国际奥委会批准的两个实验室:一个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第二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2009年禁用清单>于2009年1月1日生效.<2009年禁用清单>修改较大,现就主要修改做如下说明:  相似文献   

20.
据美国奥委会《运动医学与科学通讯》1988年3月报道,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正在考虑采取统一的处罚标准对服用禁药的运动员进行处罚。根据新规定,今后对于药物检查结果为阳性的运动员应首先判定是否故意服用禁药,然后再按照统一而明确的处罚标准予以处罚。判断是否故意服用禁药,一律以服药种类为依据,而不考虑任何其它因素.判断标准及处罚规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