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赢得起输不起,是当下学校一大通病。这不,徐州师大因申博被夭,许多教师罢课;某高校一女生因嫌自己长相不美而自杀;某中学一学生因考试成绩被同学赶超而对同学下毒手;某小学一学生因多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离家出走;某学校因在年度评比中未保住第一名而不参加年终总结大会……因不如意——或成绩、或长相、或身体、或评比、或晋级、或找工作、或找朋友、或  相似文献   

2.
<正>每个班里都会有些"问题"学生,×宇就是班上问题学生的典型。他不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也经常不完成,迟到早退是常有的事;生活上不讲卫生,随处丢垃圾;他平时喜欢独处,成绩差,脾气大,容易和同学发生争执,不听家长和老师的劝诫,是一个让人"心碎"的孩子。面对×宇这样的学生,我曾经表现出的是更多的无奈。刚开始,对于他我明显的是耐性不足,时不时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他,越是批评越是让其产生逆反心理。后来我尝试着  相似文献   

3.
送礼均在老师面前有“美言”吉林长春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开学没几天,就拿回家二十多件价格不菲的玩具。家长问其来由,没想到孩子竟然说是班上同学送的,就因为他是班上的班干部,而且班上的其他每一位班干部和他一样,都收到了同学送的很多礼物。学校老师反映:现在学校里为数不少的学生,把“有着一定权力的”班干部当作“笼络”的对象。而且越是年级低的学生越是看重与班干部的关系,有好吃的想着给班干部留着,有好玩的也想着送给班干部。“这种现象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并不是一两个小学才有向班干部‘送礼’的事。”当有家长听说孩子要给班…  相似文献   

4.
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体育工作的首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体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两个含义:一是不能忽视体育;一是学校体育不能脱离教育。我们一些同志常常注意了前面一层意思而忽略了后者。实践证明,对学校体育越是关心越应该了解我国教育工作的全局,只有这样,才不至使我们负责的具体工作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5.
木子  刘松 《初中生》2013,(24):11-13
一、心理备考良好的心态很重要,直接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有的同学越是临近中考,越是觉得知识生疏;越是拼命复习,越是觉得掌握不扎实。这是情绪紧张的表现,属于正常现象,只不过在每个人身上反映的程度不同。首先,要正确看待自己,认清自  相似文献   

6.
矫治学生逆反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关键。高校中大学生由于年龄段的特点和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 ,常常出现辅导员说东 ,学生就偏说西 ;辅导员认为是正确的 ,学生硬说是错误的 ;或学校明文规定不准干的事越是想去干 ,越是提倡干的事越是不想干 ;辅导员批评某人错误行为 ,反而激起一些学生对他的同情和共鸣 ;这种与常理背向而驰 ,以反常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的行为 ,就是心理学所指的逆反心理 ,这种逆反心理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 ,它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应当引起广泛的关注。为了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发…  相似文献   

7.
越是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針,就越是认識到过去在教学工作中走了弯路,犯了錯誤。过去我也一心想把学生教好。虽然学校已經安排了外語晨讀,我自己还組織“勤奋班”,搞晨讀前的晨讀。我当时还认为自己是对学生負責任了。現在看起来,这种片面追求学习成績,加重学生負担的做法,是一种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十分不負責任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个别教育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我们在教育中所遇到的个别学生可分为三类 ,即 :智力较低、干教不会的“笨”学生 ;生活贫困或缺少温暖的苦学生 ;生性顽皮、惹事生非的淘学生。这三种学生像三把转动不灵的铁锁。你越是暴跳如雷 ,他越是“冥顽不化” ;你越是急于求成 ,他越是沉默以对。教师只有用爱为原料 ,用心去打造 ,用时间去推敲三把对症的钥匙 ,才能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一、用耐心引导“笨学生”“勤能补拙”。对“笨学生”几乎所有教师都下了超乎正常同学数倍的苦功 ,力求以教师的“勤”补学生…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2006,(7)
沟通的空间!方欢(上海复旦大学附中高三):我觉得写博客的学生一般有两种心态,一种是为了和别人分享,一种就是自我欣赏。越是那种平时不太起眼、社会交际不广的学生越喜欢写博客,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渠道来获得别人的关注。前段时间,博客突然在同学中热起来,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王桂萍 《成才之路》2009,(29):72-72
教学过程中,我们常遇到班上有部分学生不会也不问的问题,教师急躁,越是要求学生问,学生越是闷声不语。长时间以来,学生还是老样子,毫无改观,教师毫无办法。听之任之,无形中严重阻碍了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不会也不问,不问更不会。在我几年的教学经验中,简单总结出学生不问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一是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包括老师)。二是不会的太多,不知道怎么问,不知道从何开口,开口怕问题太幼稚,遭人笑话。三是老师太严肃,怕老师生气、发火。不敢问。四是认为同学之间能够解决。能和同学讨论解决的,尽量不去麻烦老师。五是位置不方便,坐在里排。  相似文献   

11.
回应的意义     
常生龙 《上海教育》2014,(12):65-65
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来回答,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举手越是踊跃。到了高年级,学生举手回答的情况会逐渐减少,甚至点名让学生回答,学生也很不情愿。有入将其归结为高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周边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回答错误,遭致他人讥笑,或者回答正确,导致其他同学嫉妒。这或许是有道理的,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l起我们的关注,比如说——回应。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中优生与“差生”的区分,真实地存在于所有人的意识观念中并深刻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经历学校生活的人,大都对班里学得最好的同学印象深刻;教师从教生涯中,投入精力最大、劳神费心最多的却常常是班上的“差生”;在多数家长和校领导看来,越是负责的教师,越执着于对“差生”的补救工作,尽管效果总也不如人意。这当中包含的预设是:“差生”正因其差所以需要加班加点地补,换而言之,课程与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控制的成功,“差生”由教学控制的失败而来。这种传统观念下的教学实践,而对众采纷呈的学生差异,徘徊于由有非“精英…  相似文献   

13.
批评,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对学生实施批评,目的是提醒学生注意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这里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批评方法。一、鼓励——巧妙的批评。和成年人一样,中专学生也有自尊心,也爱面子。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可以不从正面提出批评,而从侧面绕一绕。巧妙的鼓励,同样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张军同学在学校广播室能积极协助  相似文献   

14.
“游击学生”是指无固定学校,随父母在外,在异地插班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环境不稳定,每换一所新的学校,就形成一次心理波动,适应环境时间长短不一。如何缩短“游击学生”在新环境中的“磨合期”,让这个弱势群体从“角落”中走出,绽放异彩,这对接收学校和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课题。存在的问题对新插班学生,一切新鲜而又陌生:老师、同学的面孔,校园的环境,同学间的交流方式等等。这些都会让学生感觉犹如到了一座孤岛,易产生恐惧心理。此种状况极可能造成他们自我封闭、拒绝交流的心理。学生对新同学的到来,因好奇心而窃窃私语、指…  相似文献   

15.
一年一度的评优活动开始了,根据学校的评比条件,我班将学生学年的学业、操行成绩总评后,有4名同学符合"三好学生"的评比硬件。而第三、四名之间只相差3分。可学校限定的指标是3名。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公正地评出比较优秀的,我将符合条件的四个名单列出,由全班同学投票选举出超过班级学生半数以上的人数最多的3名同学上报学校。事后,原本打算找同学个别谈话的,没想到提名落选的同学极其不满地找我理论,并扬言要退学。理由是我偏心、不公正,说班上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她的总分比另一名同学高出3分,理应当先,而她以前的老师都是从高分到低分排列评比,肯定是我偏爱那位当过班长的同学。面对这种疑惑,我只有结合实际,做好疏通工作了。  相似文献   

16.
我班有这样一些现象:一个在校一贯表现很好的学生,竟在课外欺负小同学;一个在校爱劳动,能帮助同学的学生,却在回家路上强迫小同学替他背书包;自习时副班长要求别人最严,而他自己遵守纪律最差;还有一个学生向家里要来两角钱交到学校表现自己“拾金不昧”等等。这些出乎教师意料的现象,就是学生品德的“游离现象”。游离现象是一种个体从事物的群体中分离出来或依附着事物群体而存在的现象。学生品德的游离现象在小学生中较为普遍,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在对  相似文献   

17.
所谓后进生,我认为指两种学生,一种是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另一种则是思想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的特点是,他们大多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同学瞧不上、老师不重视他们。他们仿佛是久经干旱的小苗,渴望着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然而,我们往往把过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一个班几十本作文交上来堆成一座小山,老师全批全改真是辛苦!但可恼的是,越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凿山行为无动于衷,老师精心修改的字句,潜心辛苦写下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去的作文本往书包里一塞就算了事,稍好一点的同学虽然能看看评语和分数,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家长乃至社会的密切关注,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可谓用心良苦,可是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学习不主动,兴趣不高,越是到了高年级厌学的学生就越多,这就暴露了我们对学生学习动机缺乏有效的培养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学生学习十分重要,教师们总想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曾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是“学生对各学习科目的兴趣情况.结果发现,有70%左右的同学不喜欢上语文课,而对音乐、美术等课程答“不喜欢上”的同学只有9%.语文教学工作既是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材料文章,大多是属于文学作品.文学是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一门反映生活面最广,能在时空上表达最细腻情感的艺术.照理说语文课应该比其他课程更能吸引学生.遗憾的是,语言艺术在中、小学课堂中,与音乐、美术等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相比,对学生的吸引力却存在如此大的悬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