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灾区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加强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以及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林刚 《时代教育》2013,(14):140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体质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及学校的广泛关注。阳光体育活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及锻炼效果上出现了一定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以班主任在阳光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为研究基点,并在西安市雁塔区中学通过实地调查,切实分析班主任对"阳光体育"的态度对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自身身体素质提高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丁 《时代教育》2012,(20):65-66
"阳光体育"运行机制以社会体育为依托、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体、以家庭健身为辅助手段。在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等方法的基础上,对郑州市中小学阳光体育活动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当前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阳光体育活动模式,为阳光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当前泰州市姜堰区农村中小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发现:泰州市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了阳光体育活动;中小学生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情况较为浅显,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情况较为乐观,但其个人自觉、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升学压力大、体育活动时间缺乏、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不足,教师的不足和家长的不支持等是影响中小学生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促进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四川省中小学生家庭支持环境的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小学生及家庭宣传动员不够,家庭支持环境力量弱化;家庭为孩子提供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支持不力;家庭附近能提供体育锻炼活动场地及设施的仅占25%,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校内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因此,要着力营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家庭支持氛围,社区为家庭提供一定的运动场所和器材,建立促进学校、家庭及社会支持环境的合力。  相似文献   

6.
当下青少年学生体质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校体育工作者需重新审视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教师以实地调研、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川东北地区中学阳光体育开展从了解情况及参与动机、开展时间及内容、场地与器材情况、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并针对影响川东北地区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因素,提出加强管理层及其他教师的重视、加强宣传以转变思想、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阳光体育、改进阳光体育场地器材等方面的策略,最终促进川东北地区中学阳光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方面分析了"90后"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90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排解学生心理问题;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心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8.
简要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含义,对学校体育政策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阳光体育"的公共政策性质,指出从公共政策理论高度来认识"阳光体育"政策,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安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小学生抑郁及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抑郁心理问题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厘清了抑郁情绪与抑郁心理问题的区别,进而从生理、社会、心理机制等三方面对中小学生的抑郁心理问题进行原因追溯,最后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三个方面提出对中小学生抑郁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就甘肃省陇南市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中小学生课外体育学习和户外运动的意识淡薄,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引导不到位,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提出了陇南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分析法,对排球运动进行分析,从健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开发挖掘排球运动的教学、比赛形式,通过对排球场地、器材、规则裁判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有机结合,构建多元化排球运动形式,以适应本地区中小学生体育健康教育,扩大参与人群,推动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与阳光体育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特点的分析和阐述,从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舆论导向、更新体育管理理念、深化体育俱乐部改革方面入手,提出加强和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理念,为普通高校又好又快、持续和谐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小学生因为长期学习,导致他们普遍缺乏体育运动,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非常重要。如何构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是体育教学的重点。贵州省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帮助中小学生增强了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等职业院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障碍因素从学生个体、教学资源、健身发展机制、体育课程、社会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为了促进高等职业院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宣传教育,促进观念转变;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依法治教;利用地区资源优势,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体系;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5.
所谓阳光体育教育理念,就是运用体育运动的形式,体育教师用爱心来关怀、理解和激励学生,以学生的主体发展为中心,并让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体育教育。通过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阳光体育运动"所带来的阳光体育教育理念,并对其概念,特征,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樊华 《教师》2014,(36):93-94
本文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大课间活动中开展的必要性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提出体育健康教育融入阳光体育大课间的活动模式方案及建议,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表明,运动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好动是中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因此利用体育手段——运动处方,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更容易接受。实践表明,制订运动处方,并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实施,对预防和调节中小学生焦虑、抑郁、偏执等几种常见的心理问题颇有成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阳光体育推行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把阳光体育与学校体育视其为系统,以协同作为一种介入方法,把阳光体育和学校体育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以产生更大的效益,让阳光体育充分发挥其效应,保证阳光体育战略措施实施的长效性,让阳光体育更"阳光",从而使中职学校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中小学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体育教学特点,明确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深层探索如何通过构建中小学"以健育美"课堂培育阳光少年,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此引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阳光体育运动的制约因素及条件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 《天中学刊》2009,24(5):113-114
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在一些学校或地区开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致使阳光运动难见"阳光".对信阳市部分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制约其开展的因素主要有体育认识、应试教育制度、体育资源及社会和家长等,认为其开展的条件保证主要有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组织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加强内容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