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疲劳,祖国医学称之为精神疲劳,即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它的主要特征是:其轻微的表现为、倦怠、疲乏、浑身无力.重者伴有头晕、眼花、耳鸣等症状.造成高校学生精神疲劳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与季节有关、一种是由于学习紧张,用脑过渡,得不到正常休息而形成的.另外,生理与心理的不正常,学习与活动的不规律,起居与饮食的不合理也是导致精神疲劳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师道》2007,(6):58-58
因为产生疲劳的性质不同,所以消除疲劳的方式也该不同,否则不仅不见效,还可能使疲劳加重。体力疲劳: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肌肉酸疼,但精神尚好。产生体力疲劳的原因是代谢产物在血液里堆积过多,使肌肉不能继续进行有效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疲劳可分心理疲劳和身体疲劳.心理疲劳往往被人们忽视,专家们认为,心理疲劳是由于大量的“生活事件”的影响,使人们长期心情压抑或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造成心理平衡失调,也有人称为心理陷入“心力衰竭”的状态.心理疲劳主要表现为:l、早晨起床后,感到全身无力,心情不好,懒得跟别人说话.2、讲课时,提不起精神,时常走神、走嘴、3、容易感情冲动、会因一点小事对学生发火.4、眼睛易疲劳,出现眩晕、腰酸背痛、恶心等.5、有又乏又困的感觉,可又睡不着.6、没有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等.心理疲劳往往是从生理方面表现出来的,如果不认真对待这些生理变化,最终会导至病变.  相似文献   

4.
现代疲劳症的原因很多,据医生们说,疲劳更可能是由于过少的活动所致,而不是过多的活动所引起的.其实增加体力活动往往是治愈人们体力消耗的一种方法.疲劳主要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的课间活动就是指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下课到上课的间休时间,为了缓解学习压力和紧张而进行的缓解疲劳的活动。它是学校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缓解大脑的紧张与疲劳,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运动与体魄,而且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收获美感。愉悦的课间活动对学生的紧张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缓解学生的生理和身体疲劳是起着重要的调解作用。暂短的十多分钟  相似文献   

6.
化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学生在长时间紧张学习之后,对本来能解决的问题,由于疲劳而无法解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生理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麻木等;而心理疲劳主要是由于心理原因如学习内容单调、没有兴趣、厌烦、心理压力大等所引发,常表现出注意力不能  相似文献   

7.
吴文斌 《江西教育》2001,(7):101-101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往往要学生尽很大的努力去观察、去思考才能突破。这样,学生就容易用脑过度而疲劳。实践证明:在任何一种学习中,长期过多地依靠意志努力来维持注意,都容易产生疲劳,经常地有节奏地交替两种注意,才能使注意较长时间保持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的协调活动,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化的规律,才有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同学们身心的共同活动,并且主要是心理活动。学习效率既受生理因素的影响,又受心理因素的影响,且后者影响更大。本文主要谈谈什么是学习疲劳以及出现学习疲劳如何去克服。学习疲劳的表现学习疲劳是同学们心理障碍的一种,即在学习过程中。长时间的弱刺激或强刺激作用下,大脑皮层损耗超过其功能限度时所引起的超限抑制。它的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疲劳阶段早期疲劳阶段是指处于优势的兴奋刺激程度降低,而在它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等特点,从而导致学习困难和行为问题,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应及早进行干预。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包括:给予鼓励,树立自信;强化积极行为,消退不良行为;感觉统合训练,释放多余精力;制定规律作息,提倡分散学习;家长配合,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往往要学生尽很大的努力去观察、去思考才能突破。这样,学生就容易用脑过度而疲劳。实践证明:在任何一种学习中,长期过多地依靠意志努力来维持注意,都容易产生疲劳,经常地有节奏地交替两种注意,才能使注意较长时间保持集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的协调活动,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化的规律,才有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要难易适当。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注意维持在单调贫乏的内容上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对新颖、丰…  相似文献   

11.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对学习的一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上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是学习自觉性与认识兴趣,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他就会对学习进发出极大的热情,表现出坚毅精神.产生积极行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相似文献   

12.
“学习倦怠”,包括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两个方面:生理的疲劳,主要是大脑的疲劳,表现为感觉迟钝,动作不协调,不准确等;心理上的疲劳则反映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情绪躁动、忧虑等。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均会产生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又面临着升学和考试的压力,对他们的学习倦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理念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呢那就是防止学生产生“疲劳”。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疲劳,或称为精神疲劳。如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等等。另一种是主观疲劳,又称假疲劳,这种  相似文献   

14.
化学教学中如何防止学生“疲劳”安徽省无为县教委教研室杨文斌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产生学习疲劳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长时间从事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疲劳,或称为精神疲劳。如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等等。另一种是主观疲劳,又称假疲劳,这种“...  相似文献   

15.
远距离教学过程中的抗疲劳策略王王君疲劳是我们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表现为人的感觉灵敏度下降(看不清、听不明、反应迟缓)、思维的准确性及速度降低,直接导致我们对外界信息接收和行为反应的质量。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前者由于能量过份消耗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和谐发展齐齐哈尔市一厂一中杜云霞当代有影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活动有两种职能:一种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人的自我表现”。对于学生来说,第一种职能主要表现在学习上,而第二种职能则是多方面的,像观点、信念、意志、性...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音乐素质的音乐欣赏者。 歌唱或乐器演奏是运用一定的音乐技能来展示人们情感动态的音乐表现行为,而音乐欣赏则是一种相对静态的音乐吸收活动,音乐学习的程序总是先有音乐的吸收,然后才有音乐的表现,因此,在音乐欣赏中学习音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学习内容上来看主要有课程综合和主题综合两种样态。课程综合表现为课程重组、课程融合、课程联动三种方式;主题综合表现为语文主题下的综合性活动、育人主题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和主题引领下的课程联动三种方式。无论采用哪种综合方式,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都应是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是综合活动中的言语实践,必须凸显语文元素。  相似文献   

19.
马春花 《考试周刊》2015,(17):17-18
不同的语言往往包含语言的普遍性及作为某种特定语言的特殊性。本文以汉语与英语中的温度感觉词为研究和分析对象,讨论汉英语言中两组温度感觉词"冷"和"热"的语义表现异同。在对这两组温度感觉词的应用上,英语与汉语有大量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同时存在更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汉语与英语处于不同的文化中,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两个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心理。通过对汉英温度感觉词差异的学习,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进而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知道,睡眠可使大脑得到休息,使身体重新焕发新的活力。但睡眠如何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目前医学界尚无更深入的认识。人们只能从反面引证,睡眠不良可表现为机体体能和精神疲惫,甚至引发神经精神症状和生理疾患。青少年朋友常抱怨的睡眠不好,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缺睡,多由于学习紧张、作业过多或不会合理而有效地安排作息时间,使睡眠时间减少。短期的缺睡可表现为疲乏感、头昏、头痛、神情呆滞、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等,严重的可出现精神症状。睡眠不好的第二种表现是失眠,即睡眠的时间不缺乏,由其他原因导致入睡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