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门回家了!祖国母亲这个月终于盼回了漂泊四百多年的游子。全中国的人民普天同庆,喜气洋洋,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这份狂喜,只有懂得中国近代史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随着澳门的回归,外国人占据中国领土的历史将从此彻底结束! 1999年是“澳门回归年”,也是新中国成立50周年,人类也将迎来新的千年,历史的巧合真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2.
澳门历史档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作为一座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没有经过大的战乱,大量官方和民间的档案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3.
澳门回家。走进1999年12月20日,走进本世纪末的中国。150多年的沧桑,150多年的思念。春晖寸草,亲情循着历史,历史循着亲情,祖国无时不在关注澳门,澳门无刻不对祖国眷恋。哦,澳门,回家了,拥入祖国母亲的胸怀! 祖国与澳门,确实亲同母子,血脉相连。尽管历经长久的离散,但母与子血浓于水的亲情,均无法割断。无论是地理位置、历史脉络,还是政治体制、文化内涵,澳门,打下的都是中华民族深深的烙  相似文献   

4.
欢迎你,澳门     
再过十多天,睽违四百四十多年的澳门将抖落历史的尘埃,回到祖国怀抱。这不仅是45万澳门同胞翘首期盼的大喜事,也是继香港回归之后,祖国的大家庭又迎来一位拥有崭新身份的兄弟:澳门特别行政区。让我们在这里深情地说一句:  相似文献   

5.
随着澳门的回归祖国,我国出版界的目光也对准了这一焦点,近一时期来,在一批批有关澳门图书相继问世的同时,也关注着澳门出版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在这个只有23.5平方公里、40余万人口、与祖国紧紧相连的澳门,经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汇聚和融合,赋予澳门出版业独特的风采。在澳门这块土地  相似文献   

6.
李云涛  钱敏 《兰台世界》1999,(12):36-37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自1553年被葡萄牙侵占后,进行了长达400多年的殖民统治.今年12月20日,中国将恢复行使对澳门的主权,与祖国分离近四个半世纪的游子即将回到母亲的怀抱.可你了解澳门今日的政治经济制度吗?  相似文献   

7.
谧丁  永庆 《兰台世界》1999,(12):35-36
我们的祖国是非常可爱的,即将回归的澳门就是祖国母亲掌上的一颗明珠,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在热烈地欢迎澳门回归,让美丽、富饶的澳门在祖国的怀抱里更加繁荣、昌盛、可爱.  相似文献   

8.
祸水东渐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是1926年闻一多先生写的充满爱国情怀的<七子之歌>诗之一.诗中的"妈港"是西方人称澳门为Macao的音译.澳门是最早被西方帝国主义强占的中国领土.经历了4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9.
祸水东渐     
林文 《兰台世界》1999,(1):42-43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是1926年闻一多先生写的充满爱国情怀的<七子之歌>诗之一.诗中的"妈港"是西方人称澳门为Macao的音译.澳门是最早被西方帝国主义强占的中国领土.经历了400多年的葡萄牙殖民统治.1999年12月20日.澳门将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相似文献   

10.
公元1999年12月20日,中葡两国政府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澳门的政权交接,澳门在离散400多年后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举世瞩目。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家新闻媒体、3500多名记者云集澳门,报道在这块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生的沧桑巨变,堪称一场划时代的“新闻大战”。 作为新华社澳门回归前方报道团的一员,笔者有幸参加了中葡两国政府澳门政权交接仪式等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亲身参与了这场激烈的新闻竞争。现不揣浅陋,将在澳门回归期间写下的几篇手记献与读者,希望…  相似文献   

11.
澳门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的又一盛事,是按照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又一座里程碑,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人民日报编委会对澳门回归的宣传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报道充分,体现了“庄严、隆重、热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祖国内地越来越多的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澳门。他们渴望了解澳门,认识澳门,一睹它的风采。作为内地媒体理应担当起这一职责,把宣传澳门,沟通澳门与内地的交流提到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前不久,我们前往澳门进行了采访,取得了一些感性认识,获得了一些理性思考。我们深感宣传澳门一定要遵循“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体现本色,把握特殊,从而为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社会稳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报道内容要体现本色,公正客观 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澳门回归是继香港之后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里程碑。但由于内地与澳门长期隔绝,对澳门一无所知的大有人在,即便是对澳门有所了解的人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因此,作为一名记者,就有责任澄清事实,把一个公正客观的澳门展现在国人面前。 在内地人眼里,澳门是一个治安较差,赌黄泛滥的边陲小城。在去澳门之前,我们的脑子里也是一片空白,对澳门的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受传闻的影响,我们对它也没有抱太高的期望,家人也一再交代要谨慎行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本世纪中华民族又一喜庆盛事。尤其是在世纪交替之际,素有南海宝石美称的澳门回归祖国怀抱,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必将再次成为“一国两制”成功的范例,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的统一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条件。全世界各国公众也都为之瞩目。 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满足澳门各界人士和40多万同胞对祖国内地图书音像制品的迫切需求,加强祖国内地出版界同澳门同行的联系,进一步深切了  相似文献   

14.
大家知道,台湾远在“他乡”,祖国是一只雄鸡,台湾便是鸡宝宝;祖国是妈妈,台湾便是躺在爱河里的孩子。谁不曾爱抚自己的孩子,谁不曾深疼自己的孩子。多少年来,祖国母亲日日夜夜等待着孩子迷途重返投向母亲的怀抱。这一年,非典袭来,祖国母亲与孩子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制伏了肆虐的病魔,可是祖国妈妈无时不在挂念着自己的孩子———台湾啊。你可曾看到1997年的香港、1999年的澳门,他们一个个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他们在祖国妈妈的呵护下,健康、茁壮地成长。为了盼望你早日归来,妈妈的恒心,没有在风浪中动摇。“尽管我漂泊在远方,可是我心在故乡…  相似文献   

15.
<正>葡萄牙自入侵澳门时起,就屡屡制造事端,扩张地盘,侵犯我主权,而从明清至民国,每每公理不敌强权,中国政府总是甘拜下风俯首是从,"澳葡"当局一直是赢家。一唱雄鸡天下白,新中国建立,此种痛史成了博物馆陈迹,"澳葡"当局的武装挑衅也好,所谓"庆祝澳门开埠四百周年纪念"也好,均以彻底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6.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祖国内地尚未在澳门举办过图书音像展览。为迎接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宣传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在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委联合倡议下,决定于1997年4月10日至13日在澳门举办’97中文图书音像展览。  相似文献   

17.
刘托 《出版参考》2005,(12):47-48
在澳门,中西文化的交融在城市空间、街区和单体建筑物上都有着充分的反映,今日在澳门遗留下来的众多历史建筑是中国境内现存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西式建筑群,同时也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和渗透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例证。澳门不愧是中国近代历史建筑的博物馆,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18.
提起澳门,相信很多人都会把它与诡秘的赌场联系起来。实际上,它现在依旧是世界三大赌场之一,有“东方蒙特卡罗”之称。在这层神秘面纱的遮盖下,人们对澳门教育的认知,可能莫衷一是:或认为它只是弹丸之地,教育落后,不值得深入研究;或干脆把它等同于香港教育。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误解。澳门虽小,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个窗口,四百多年来,东西方文明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冲撞、交融和互动生成,澳门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独特的教育博物园。在这个意义上,《澳门教育概论》一书作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澳门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专著”…  相似文献   

19.
梁丽英 《兰台世界》1999,(11):36-37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又将成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第二站,翘首期盼这一天的同时,人们也不会忘记澳门这个游子所走过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20.
体会神圣     
游子要回家了,无论什么样的盛宴,人们最终所要表达的,都是一种团圆的感情。澳门回归在即,我们将重温这样一种感情:一种血脉相联的民族感情,一种国家繁荣强盛的自豪感情,一种在香港回归时,我们所为之陶醉过的那种感情;同时,我们还将再次体会一种主权的庄严和自尊的神圣。当年,葡萄牙人用五百两银子贿赂当地政府官员便获准上岸。条件是要缴纳地租。这种糊里糊涂的程序,让葡萄牙人“身份不明”地在澳门生活了四百年。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