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瓢虫吃蚜虫,是帮助农民消灭害虫的好帮手,但是农民希望瓢虫能"安居乐业"不要乱飞。日本农业研究机构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成功培育出不会飞的瓢虫。这些被称为"生物农药"的瓢虫已在日本上市销售。由于这种不会飞的瓢虫不是转基因瓢虫,因此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02-I0003
据新华社柏林电(记者郭洋)亚洲瓢虫迁居欧洲后,它们的部分欧洲同类大量死亡。原来,当地瓢虫在偷吃亚洲瓢虫的虫卵或幼虫后不久,就会倒在亚洲瓢虫的“生物武器”下。德国吉森大学16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发现,亚洲瓢虫体内存在一种名为“微孢子虫”的寄生虫,这种寄生虫显然不会危及亚洲瓢虫,却能对欧洲瓢虫产生致命打击。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农药销售额为600多亿元,95%是化学农药。真正的纯生物农药只有5%,这其中,八成以上是进口。”南京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卫兵介绍,在目前国际市场上,生物农药销售在农药中所占比重已到20%以上,国内市场对无毒无污染的纯生物农药需求巨大,只是这个需求一直被进口产品的“高价”所抑制。  相似文献   

4.
沈松 《百科知识》2023,(15):59-60
<正>著名翻译理论家柳父章在其专著《翻译语成立事情》中指出,日本明治时代以前是不存在“恋爱”一词的。在明治时期,日本大量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一时间大量的西方思想涌入日本。为了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在日本产生了许多新造的词汇,“恋爱”便是其中之一。其中与“恋爱”意义相近的“爱”是在幕府末年明治初年作为“love”“liebe”“amour”等西洋语的翻译语而开始被广泛使用。在此之前,日本人表达异性间彼此吸引互相爱慕的情感词多用“恋”。  相似文献   

5.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9-289
国家“发改委”杀蝗绿僵菌生物农药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863”高技术资助项目。  相似文献   

6.
闻江涛 《科教文汇》2009,(19):238-238,262
就日本“腹文化”的外在表现和内涵两方面做了重点论述。介绍了不被国人所知晓的日本人思想当中固有的行为规范及其产生的原因,意在避免在和日本人沟通时,产生文化方面的阻碍。  相似文献   

7.
话说和服     
赵坚 《百科知识》2011,(19):53-55
和服的名称 以“和服”指称日本传统民族服装是相对晚近之事。日本人早先把自己的服装称为“着物”,顾名思义,便是“穿着之物”,为服饰的通称。后汉三国时期,华夏的织染服饰及其技术传入日本,由于这类服装主要产自绢绸织染业发达的东吴,遂被日本人称为“吴服”,以和本土被称为“太服”的棉麻服装相区别。“吴服”后来成为源自大陆服饰的泛称,一直是日本前近代的主流服饰,以致此后的成衣铺被通称为“吴服店”,裁缝集中居住区为“吴服町”。到了明治时代,西洋文明大规模传入,洋服浸淫成为主流服饰,传统服饰便被称为“和服”,作为“着物”的一个配称,与外来“洋月艮”分庭抗卒L。  相似文献   

8.
榜数字     
《华夏星火》2016,(10):11-11
22.3%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1—5月,我国生物农药行业利润增幅高达22.3%;农药行业利润总额达92.73亿元,同比增长8.1%(2015年同比5.1%)。其中化学原药行业利润达82.13亿元,同比增幅6.5%;生物农药行业利润达10.59亿元。从农药子行业运行的分项数据来看,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发展呈现“一降一升”的态势,具体表现为:化学农药弱势难改,而生物农药延续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也对农药行业营收及利润回升贡献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社科广角     
日本为何无非典 日本至今没有出现非典型肺炎,除了“幸运”,还因为日本人普遍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不随地吐痰 日本人很少随地吐痰,所以日本到处都很干净。日本人有了痰一般吐在随身带的手绢上,然后带回家清洗。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德国科学家发明的“非典”病毒检测装置就是以患者痰液为检测样本。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1,(2):34-34
近日.日本科学家成功合成出世界最坚硬金刚石,其直径超过1厘米,据称这种金刚石最快可在2011年投产。这种圆柱形的金刚石是日本爱媛大学研究人员与住友电器工业公司合作研究的成果.被命名为“嫒石”。  相似文献   

11.
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花更多时间在田间;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更关心庄稼地里棉花的长势:他不是农民.却比农民更兴奋于丰收的喜悦。他,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袁有禄,也是前不久被评为2011年科学中国人杂志农业领域的年度人物——一位献身于棉花生产的“护花使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变了,变得越来越靓了!中国变化反映在“三农”上:发展最快的是农业,变化最快的是农村,实惠最多的是农民。中国农村每一关键的变化,几乎都是从农民敢说一个“不”字开始的,农民说一个“不”字所产生的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13.
从怪病谈起     
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外围海域海产丰富,是渔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渔场。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该海域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1925年,新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  相似文献   

14.
辛毅  宫伟文  赵雅斐 《资源科学》2020,42(5):894-906
近年来农地流转增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同时中国农民群体离开村庄形成的城乡间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这种“离乡不离土”的不完全市民化进程对土地流转的发展形成阻碍。本文以探讨农民市民化的不同状态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为研究目的,采用理论逻辑分析和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以“显性市民化”和“隐性市民化”的理论概念反映当前中国农民市民化进程的渐进性特征,认为显性市民化和隐性市民化状态的结构性差异对农民土地流转行为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研究结论主要有:①农民市民化进程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正向影响;②土地流转进程是一个与农村常住居民老龄化相伴随的长期渐进过程;③提高城镇养老保障待遇、提高土地流转租金和提高农民人力资本水平等有利于促进农民转出土地。本文研究对于探索农民市民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发展生物农药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生物农药应用于农业生产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意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环境的协调,特别是由于化学农药的毒副作用及筛选新农药的艰难,使得企业和研究人员才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了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与使用。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生物农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建这位汽车系副主任若说起“动态系统平顺性研究”,“平挂翻斗车结构设计”,“集装箱半挂车CAD研究”,“传动系统异常振动研究”此类的话题,就会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自1982年毕业于我院汽运专业并留校任教以来,马老师先后被派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和日本山梨国立大学工学部深入学习汽车设计、汽车运用理论,并考取了我院的在职研究生,获硕士学位。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极  相似文献   

17.
秦湖 《知识窗》2014,(19):37-37
许多有名的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的。跑龙套并不可怕,但是一辈子都在跑龙套、演小角色,这种滋味也许就不那么好受了。但是。日本演员福本清三可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从15岁出道至今,他一直在日本武士电影中出演被杀死的小反派,至今已被“杀”死超过5万次了。1959年,在福本清三15岁的时候,由亲属牵线到东映京都摄影公司,.成为了“大部屋演员”,从此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  相似文献   

18.
20年前,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20年后,他是一位身价过亿的农民企业家。20年中,他第一个创造出“公司+科技+农户”的兴华经营模式。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并获得“中国扶贫贡献奖”,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先后当选为“江西省劳模”、“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奇特人才”、“田野上的院士”。20年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业界叹为观止的奇迹!他就是江西兴华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新华。  相似文献   

19.
张冉燃 《科教文汇》2005,(2):i025-i025
据《了望》报道,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视土地为“投资”,大搞“圈地运动”,其中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已经造成了4000万失地失业农民,他们被称为“三无农民”——“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4000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北京,上海和天津三市居民人口之和。  相似文献   

20.
捕食性瓢虫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能有效控制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种群数量。初步调查,拉萨农田瓢虫分7个属、16种,优势种为横斑瓢虫、二星瓢虫、多异瓢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