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对此应给与重视.本文试从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分析其现状,探讨网络社会大学生道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大学生.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信仰观;在高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大学生。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在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来激励大学生.引领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在高校德育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引领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致使大学生的道德观趋向多元化,其特点是总体的一致性与局部的矛盾性,愿望与行动的冲突,优秀传统道德与现代化精神的对立。因此,应强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审美观的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和道德践行能力的培养,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催亮 《华章》2008,(17)
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明天.处理好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生态道德教育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旨在教育大学生主动承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与永续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是完全契合的.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安排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后备力量,他们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塑造完善的人格,而且是在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人才资源,这是21世纪道德教育发展对大学生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吕静 《华章》2011,(33)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专门人才的预备队,他们能否掌握生态知识,能否懂得如何解决生态危机带来的问题,将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生态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却存在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社会长远发展和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重大课题,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价值行为功利化、价值追求世俗化和诚信观念淡漠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的冲击、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节和大学生自身的缺陷.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完善道德教育内容,努力构建和谐校园,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努力促进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等措施,全面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在经济大潮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正确分析其主客观形势,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次艰巨任务.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市场的发展,处于转型的市场制度与规划都还不大健全,急剧的社会变化导致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和现代化生活发生了结构性的矛盾.这对我们大学生的道德观及其教育提出了挑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何就这种新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道德教育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即树立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风范;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法;优化环境,加强道德教育的系统性;提高道德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注重个性化教育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在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丰高其文化视野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我们应积极面对这种负面影响,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来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和文明上网的道德意识,做一名网上道德人。  相似文献   

13.
加强道德教育 ,实施“以德治国” ,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对他们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遵循青年学生道德开成的规律 ,开展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张利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5):99-101
红色影视作品的“红色”精神文化内核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红色影视对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转化作用,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化作用,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本体的价值,其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内涵具有一致性.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格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刘媛 《考试周刊》2009,(52):195-196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无疑是受网络环境和思维方式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本文阐述了当今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对当前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全过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蕴着坚定信仰、忠于理想、爱国创新、知荣明耻等大学生精神动力要素.提升大学生精神动力应该紧扣国家、社会与大学生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主脉搏,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巨大的理论力量、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拓展了大学生精神动力提升的新路径,大学生精神动力提升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注入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裴涛 《成才之路》2010,(31):18-19
本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大学生道德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论述,指出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性,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与德育教育发展规律的不协调性,并建议尽快构建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学生思想道德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了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即树立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风范;与时俱进,改进德育方法;优化环境,加强道德教育的系统性;提高道德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注重个性化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