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话钟表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中国古代很早就用日晷计时。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现存元代的一个观星台遗址,台高约9.5米,台下有长约31.2米的南北向的“量天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计时建筑。用日影测时受气象限制,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发明了漏沙计时的“沙钟”,燃香计时的“火钟”,滴水计时的“水钟”。我国北宋苏颂等人发明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最早采用齿轮的机械计时仪,被已故著名史学专家李约瑟誉为“现代天文钟的鼻祖”。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创制很早 ,种类很多。有圭表、各种日晷、以滴水多寡来计时的各种水钟 ,还有沙钟、火钟、辊弹漏刻等 ,它们各有所长 ,分别流行于不同时代 ,应用于不同的场合。无论是创制时间 ,还是计时精度 ,都是西方各国难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3.
阿米巴用一分为二的裂变方式进行繁殖,每三分钟裂变一次.假设一个阿米巴放在一个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恰好一个小时之后容器内充满了阿米巴.那么在开始时将两个阿米巴放入容器中,经过多少时间能将容器同样地充满?  相似文献   

4.
成语“一刻千金”表示时间珍贵,要珍惜时间.那么“一刻”是多少时间呢? “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一刻用作计时常常指15分钟. 在古代,我国没有今天这样的钟表,那时的计时工具叫“铜壶滴漏”.远在周朝,已经用漏壶计时,它是靠铜壶里的水,一滴一滴往下漏来计算时间的长短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铜壶底钻一个小孔,壶内竖一根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从小孔一滴一滴漏下,水面缓慢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会逐一露出水面,一天一夜刚好滴尽.  相似文献   

5.
小话钟表     
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中国古代很早就用日晷计时.河南省登封县告成镇现存元代的一个观星台遗址,台高约9.5米,台下有长约31.2米的南北向的"量天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计时建筑.用日影测时受气象限制,很不方便.于是人们发明了漏沙计时的"沙钟",燃香计时的"火钟",滴水计时的"水钟".我国北宋苏颂等人发明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最早采用齿轮的机械计时仪,被已故著名史学专家李约瑟誉为"现代天文钟的鼻祖".  相似文献   

6.
数学应用题的巧思妙解,就象一件精美艺术品一样,能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现举几例,探讨其巧思妙解,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例1.阿米巴(一种单细胞动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繁殖,每三分钟分裂一次。假设一个阿米巴放在一个盛有营养液的容器中,恰好一个小时之后容器内充满了阿米巴,那么,在开始时将两个阿米巴放入容器中,经过多长时间能将容器同样充满?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家苍西村,是海口市近郊的一个村子。不仅我爸爸、妈妈、哥哥在那里出生,我也是在那里出生。虽然村子很普通,但它也有一些美丽的风景。苍西村边有一所小学。村里的小孩子们都在那里读书。学校前面是一片小水塘,夏季时静静的水面上点缀着几朵或粉或白色的荷花,煞是好看。如  相似文献   

8.
交互式电子白板继多媒体进入课堂之后迅速地被广泛使用和推广开来,它与多媒体相比较而言,最主要特点是:一是增加了人机、人际"互动"功能;二是能够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随机录制和随时回放;三是它为各学科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库;四是它增加了诸如计时、报警、探照灯、屏幕遮挡、屏幕拖拉、屏幕批注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100℃人生     
学生要毕业了,最后一堂课,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教授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往容器里注入了一些清水,说:"这是常态下的水,如果把它倒进一条小溪里,它能流入大河,然后和许多水一道奔流着涌进大海。"教授把盛水的容器放进一旁的冰柜说:"现在我  相似文献   

10.
故宫博物院里,陈设着一对叫“器”的器物.在一个框架的中央吊挂着一个直径12厘米,高14.7厘米的杯状容器,杯状容器两边的乳钉形轴碗与框架内侧的针状轴衔接,这样,这个容器就可以在框架上转动.如果往容器中倒水,水浸到一半时,容器正好是竖直吊挂,而水倒满后,容器即自动翻转,当把水全部倒出来之后,容器就又自动偏向一方而静止下来.“鼓器”之所以如此奇特,在于设计者巧妙利用了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物体重心的知识.框架上的针状轴对容器施加竖直向上的支一持力作用,这可视为一个作用点在杯状容器的中轴线上的力,当然杯状容器还…  相似文献   

11.
《我的水钟》一课主要是一个设计制作活动,在接触了工程教育的思想之后,我对这一课有了新的思考,水钟制作活动不就是一个工程教育的良好载体吗?如果顺着学生的认知需要推动下去,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设计出一个计时较准的水钟呢?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的提出每次进超市买东西,都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瓶都是圆的,牛奶瓶都是方的?我把饮料瓶和牛奶盒拿在手中反复揣摩之后,觉得主要原因有两条:1.摆放空间的利用:瓶装饮料大多摆放在常温的货架上,这种常温货架储存条件低廉,运营成本低。而牛奶大多存放在低温冷柜中。方形容器能比圆柱形容器更经济地利用低温冷柜的空间。2.饮用习惯的需求:瓶装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由于圆柱形容器更适合人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告白     
朋友,想知道我怎样取得成功的吗?请听我娓娓道来。超越你的心理高度有这样一个实验:把跳蚤放到容器中,它很轻松地就跳出来。但在容器上加一个玻璃盖后,跳蚤就会一次一次地撞上去,之后,跳蚤变得聪明了,调整了自己的高度。这样一天过后,拿去盖子,跳蚤还是保持原来的跳跃高度,始终不能跳出。现实生活中,人也如此。做事失败后,便怀疑自己的能力,一再降低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4~6V,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一单元涉及24时计时法及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介绍它是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的一种计时制。教材把教学重点放在“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换算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宴际,学生难以体会两种计时法的优劣,感受不到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00℃人生     
高智宇 《成才之路》2012,(6):100-I0017
学生要毕业了,最后一堂课,教授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教授取出一个玻璃容器,往容器里注入了一些清水,说:“这是常态下的水,如果把它倒进一条小溪里,它能流入大河,然后和许多水一道奔流着涌进大海。”  相似文献   

17.
陶弘景"自然漏刺"的构想是与当时最先进的漏刺--秤漏--相迥异的另类计时仪器设计思想,它是以自然流水为动力以达到"循环白转"、"无需守视"的一种机械运行计时仪器.类似于后世的轮漏,但时间却早了七八个世纪之久.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上底面边长为a,高为h的正四棱锥形状的薄壁开口容器,将它以水平地开口朝上地放置,里面盛满水.现有一个半径为R的钢球慢慢地放入容器中直至钢球与容器口或容器内侧面相触(允许钢球露出水面),如右图所示.试求R的值,使得钢球的排水量(即容器中溢出的水量)为最大.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一单元涉及24时计时法及一些简单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24时计时法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计时法,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只介绍它是邮电、交通等部门采用的一种计时制。教材把教学重  相似文献   

20.
题目 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面漂浮着一个小容器.当将一个实心小塑料球放入小容器中后,大容器中的水面上升的高度是h1,如图1所示.若把这个塑料球从小容器中拿出投 入大容器的水中,液面又降低了h2.求这个塑料小球的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