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体会理解,感受出作者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出这种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复习课文,概括故事;然后再读课文,体会角色;继而让学生发现哪些同学也给我们带来了"花香"呢;接着再读课题,总结谈话;最后课后积累,续写故事。  相似文献   

3.
修订版“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习作指导“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用细腻的笔墨,倾吐情感,抒发情感,交流情感,让习作成为情感倾诉和交流的温馨的天地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情感交流式”的习作指导模式。 一、创设情境──诱真情 1.模拟“情场”,营造情感倾吐氛围。新课伊始,采用故事引题、谈话引题、情境引题等方法,创设并把学生带入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或模…  相似文献   

4.
像刘老师那样遇到学生"青春情感困惑",的班主任很多.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利于学生迈过青春情感这道坎儿,从而让美好青春蓬勃向上.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摆脱"青春情感困惑"呢?  相似文献   

5.
像刘老师那样遇到学生“青春情感困惑”,的班主任很多。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剪不断理还乱”的恋情、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利于学生迈过青春情感这道坎儿,从而让美好青春蓬勃向上。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摆脱“青春情感困惑”呢?我在此提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要求1.学习读书笔记的作用及基本写法:指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运用学到的读后感的写法,写出阅读后真实的感想体会。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例又,引导学生围绕文章中W,写出自己阅读后真实的感想体会。三、教学准备1.丹好一次读书会。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读的一篇课文,或一白诗,戴一个童话故事,大声读,也习和同学边读边讨论。让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2.刃\好一个W得展览会。读书会后,清每个同学把自己阅读后的感想…  相似文献   

7.
把握教材特点、文本内容、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读透文本字面意思,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阅读得到增值;要读透文本背后的故事,读透文本的情感意蕴,才能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体会文本的情思,调动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下面以《背影》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读透文本在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朱新萍 《考试周刊》2012,(11):28-28
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主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能够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运用并创新。  相似文献   

9.
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伴随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广。学生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熏陶.本文将从营造诵读氛围,让孩子爱读,在方法上加以指导,让孩子们会读,从继承到创新,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改善评价方式,让孩子们有成就感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通过揣摩品味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抓住文章空白引发学生想象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继续培养学生语感,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快乐的朗读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次导读活动旨在指导学生阅读发现故事中的转折的过程中,让儿童感受转折是故事中的必要因素,有了转折故事大都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激发学生阅读情节曲折的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年来中考作文命题趋势看,紧扣生活、突出对情感的感受和追求,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情感类作文试题,即紧紧围绕学生的情感世界来出题.涉及学生成长的经历、心灵情感的律动以及与同学、老师和父母之间的故事等话题。  相似文献   

13.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应是一种享受,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快乐的事.他们才会从心底进发出一种学习的激情.学习潜能才会得到充分甚至超常的发挥。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调整心情、寻找快乐.师生共同收获知识与快乐.希望和惊喜。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面对单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产生积极的情感,乐于接受这些既死板又活跃的知识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得出几条让低年级学生乐学数学的方法。讲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应用故事的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一年级有一题目:“同学...  相似文献   

15.
吴文明 《物理教师》2009,30(6):20-20,2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我们的课程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过程与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本节课物理知识,又要通过知识载体的传授,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的思维过程,领悟其中蕴涵的科学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培养.科学素养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在于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张韡 《师道》2008,(9):51-52
课堂作为师生间直接交流的场所,包含着各种情感因素。这些情感中既有师生间的情感,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我曾经上过一节以加深同学间了解、促进同学间团结为目标的英语课。这堂课给了我许多感慨,让我懊悔又激动。这是一堂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Part B对话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Happy birthday./How many…?/This is for you.”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活动之一。在朗读教学中,情感性和知识性的融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且在教学中,我更注重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和朗读情感的发挥,争取让每位同学都能够体会到朗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平时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时候,老师们总喜欢说这样一句话:“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觉到……”让学生把对文章的理解、感悟、体会声情并茂地读出来,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美好意境。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读给我们感觉到各种情感或境界呢?  相似文献   

19.
古诗词给人诗情画意的享受,有着丰富的情感,在指导学生展开古诗词学习的时候也要围绕诗情展开教学,这不仅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透过寥寥文字蕴含的深层情感,更可在点滴之间引导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诗画结合能让学生领悟作品情感基调,围绕诗眼体会诗情、结合意象感受情感的表达方式,这些方法能让学生提升赏析能力,读写结合能让学生学着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歌。  相似文献   

20.
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在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朗读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学习,体会文本的情感,也能够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文本的精妙之处,让学生享受朗读的过程,就是享受阅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