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的到来。如何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媒体素养,如何提高他们的视觉文化素养,这已经成为当下一个迫切的教育问题。而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更是这种"读图时代"的浓缩,将视觉文化教育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这是一个使信息技术走出工具性课程,  相似文献   

2.
"读图时代"使视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强势文化,但也给视觉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文章从视觉设计的主体、视觉设计教育、视觉设计所处的市场、行业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读图时代"语境下视觉设计的责任问题,强调视觉设计乃至整个社会都必须正视"读图时代"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不要一味沉湎于表面上的视觉繁荣及其所带来的高额经济价值,认为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视觉设计价值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当代儿童审美教育是"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读图时代"是对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的一种形象化的描述。丰富的图像和影像制品,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视觉景观,传播了海量信息,也为儿童创造了极其丰富的视觉环境,拓展了儿童的审美视野和审美对象,客观上起到了帮助儿童获得视觉经验的作用。形象、趣味与文化,是图像赋予儿童的主要审美教育价值。向图像学习,向流行的图像学习,是当代视觉文化环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危机。当代儿童审美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增加儿童审美教育模式的弹性。  相似文献   

4.
进入二十一世纪,同时进入的也是一个网络时代,一个读图时代。新世纪的青少年,自小便与日本漫画,电脑游戏打交道。视觉得到了冲击,感官得到了刺激,可大脑思考却是一片空白,知识面狭窄,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国民的素质也在下降。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屹宇 《学语文》2008,(5):13-14
我们正进入读图时代。在大众文化消费中,视觉文化正逐步或已经超越文本文化成为主体,电影、电视、卡通、广告、MP3……正在成为学生文化阅读的主要形式,语文教育在读图时代也正受到视觉文化的影响和改造。  相似文献   

6.
夏海波  文艺 《现代语文》2009,(12):37-38
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给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正视以下问题:孩子们喜欢看漫画、看电影、看电视、玩电脑,不喜欢看书,有人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孩子们的阅读内容远离"经典",大多为"文化快餐";  相似文献   

7.
读图时代     
章老师发火了,起因是王学文上课看日本漫画。老师的火气看来挺大,从外边进来的时候眉头还皱着呢。只见他把那一摞卡通书往讲桌上一摔,开门见山:“目前,传统的纸介图书逐渐不被青少年青睐,大量的电子图书、卡通画开始施加影响。一些所谓的‘图书’、‘画库’不是让人用头脑思考,而是仅满足视觉刺激。深陷其中又缺乏辨识力的青少年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知识养料,如何正确选择读图、读文,是必须引起重视的。目前,据说已经是读图时代了,好像只要看卡通书、漫画书、看影视作品就足够了,根本不必读书——指文字载体的书籍。你们对这些问题怎么…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开展价值教育是涉及"培养什么人"的重要工作,是对传统的学校德育教育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价值教育"一方面涵盖了"道德教育",但另一方面又超越了道德教育,可以将它看成是道德教育的具体化,也是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老照片》《老漫画》《画说资本论》《西方文化漫画集成》……当各种传统或现代的绘画、新闻或艺术照片、电影、电视、卡通、漫画、商业广告影像等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的时代来到了。读图时代的来临,无疑是迎合了我们越来越懒惰的阅读——越读图越多,越读越简单,越读越“返璞归真”了。照这个趋势读下去,下一步恐怕就要读“看图识字”了。读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图片往往比文字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更明白,“读”起来也就更省时省力。新近出版的《读图时代》中也称:“在有文字之前…  相似文献   

10.
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的生存境遇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的生存似乎受到了挑战,越来越多的广告作品中,文字似乎变得多余。然而,广告文案的价值并没有丧失。从印刷文化主导下的读书时代进入视觉文化主导下的读图时代,文案的作用贯穿始终,是消费者记住广告的根基,因此,可以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广告文案生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文案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动。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文化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在文本文化日渐削弱的同时,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异军突起,读图时代随之到来。随着视觉文化成为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促使视觉素养成为信息时代大众的基本文化修养。作为信息时代中年轻的后备力量,中学生也必须具备读图和用图的能力,方能适应当今视觉传播飞速发展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一、读图时代的图画书阅读特征分析1998《红风车经典漫画从书》的出版,之后伴随着蔡志忠、朱德庸、几米漫画的走红,以及《老照片》《老房子》《黑镜头》系列的热销,"读图时代"成为最具时尚的名词。面对读图时代,许多有识之士担忧文字阅读因此而走向边缘化,直至最终可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读图时代”对青少年影响颇深,在小学教材中更是随处可见彩色插图,学生也更喜欢“读图”这种快速的阅读方式,这对学校教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读图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影响继而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应对“读图时代”影响的策略。以期通过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读图时代对小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应对“读图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人类进入图像时代,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发生了地位上的变化。Web2.0时代网络由于其可写性,视觉文化的传播因此变得更加广泛、快捷。青少年作为各种视觉网站的最大用户群体,其视觉素养教育意义非凡。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培养视觉审美、防止视觉污染、引导青少年进行视觉文化创造、传承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本文也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如何提高青少年视觉素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透视大学校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视觉文化”开始蓬勃发展。校徽这种“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开始为人们关注。校徽不仅有独特精美的“外显”形式,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能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学校类型以及学校的文化底蕴。伴随视觉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媒体技术的进步,如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等也日益高速发展。视觉文化冲刺着人们的生活,人们迅速进入了读图时代,并逐渐适应着。本内容,以电影为例,来说在读图时代,数字艺术的应用及价值,来拓宽人们的心境。  相似文献   

17.
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视觉文化研究与教育技术创新之间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关联,提出在读图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视觉素养,培养教育技术人才新素质的理论思路,并对业已开展的视觉文化研究、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一、读图时代:是将幼稚进行到底。还是培养有思想的受众? 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面对纷杂的信息,我们的目光停留的时间越来越短。因而,视觉符号生动的形象、浅显的表意,要比文字和声音更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图形、图像逐渐成为当代青少年课外阅读的主体内容。许多事实表明.“读图”影响学生的阅读品质,使他们的思想幼稚化.逐渐丢失了生命体验的悟性。影响了价值判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电视、电影、动画、摄影等手段获取信息。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出现后,视觉信息更是迅猛增加。从书店到课堂,琳琅满目的书籍都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几乎到了无书不图的地步,人类已经从"阅读时代"进入"读图时代"。从卡通漫画、动漫3D被广大青少年接受和喜爱,到视觉信息、图像信息对人们的学习方式的冲击和挑战,"读图时代"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影响着学校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20.
综观今年全国各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言表达题,时代感和实用性越来越强。其中读图题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以生活化、社会化的漫画及图案标志解读来检测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值往往在5分左右。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生活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而以文件、广告等视觉传播形式出现的图案标志也占据一席之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高考语言表达题中的读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