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燕 《科教文汇》2012,(4):143-144
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对声乐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与演唱中,不仅要提高演唱的技能技巧,更要加强对歌唱心理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影响歌唱的心理因素、如何培养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描述了歌唱心理与声乐学习、演唱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时下,局限性和特殊性明显占据着高校声乐教学的"半壁江山",造成教师过份重视对学生传授歌唱的技能和技巧,而不关注学生的歌唱心理,使声乐教学中事倍功十半。因此,重视学生歌唱心理,正确发挥学生歌唱心理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搞好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由之路。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述了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歌唱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对心理机制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用声音进行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活动.人的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贯穿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时的心理调控的探讨,对于克服怯场心理,进行完整而适度的声乐作品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劲 《科教文汇》2008,(33):189-189
从心理学角度讲,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思绪和情感的表示,好的声音创造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的,歌唱时,要有充分的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通过这种整体协调的配合来完成歌唱活动。因此,如何明确和处理声乐心理与声乐艺术活动的关系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声乐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更是和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本文对歌唱中的思维与想象.记忆等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阐述了演唱时紧张心理的克服;提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科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6.
吕淼 《科教文汇》2013,(20):112-113
声乐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演唱者内心情感的一门艺术,需要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的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演唱成功的前提,因此,合理地运用歌唱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对一些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希望能帮助声乐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认知、分析和学习能力,并把加强歌唱技巧的练习、注重舞台表演的实践作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必经之路,从而有利于歌唱者增强演唱信心、丰富演唱经验,发挥心理活动的积极作用,并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培养演唱的能力和演唱水平。  相似文献   

7.
声乐艺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它有独特的规律和一整套歌唱方法,要想具有较强的演唱技巧,必须靠科学方法。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是歌唱是否成功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十分的重视,学生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在声乐教育教学中,把握和处理好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假如学生和老师只要有一方的心理处于不正常状态,教学就无法顺利进行。歌唱心理的培养,有助于对每个演唱者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心理影响,使之在平时教学和舞台表演中始终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因此,歌唱心理学的训练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歌唱一门艺术形式,也是心理创造活动。声乐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是通过对歌唱器官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来塑造最美的声音来获得对歌唱整体状态的有机协调能力。科学的发声方法还需懂得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美学等方面知识。在声乐教学中应不断摸索前进,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相长、学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严峻 《科教文汇》2007,(10S):209-210
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用声音进行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活动。人的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贯穿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时的心理调控的探讨,对于克服怯场心理。进行完整而适度的声乐作品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丽娟 《科教文汇》2007,(11X):208-208,222
声乐作为人的一种高度主体性的艺术创造活动,更是和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的。本文对歌唱中的思维与想象。记忆等心理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阐述了演唱时紧张心理的克服;提出培养良好歌唱心理的科学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徐娜 《科教文汇》2008,(24):185-185
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谈声乐演唱时的形体表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演员在舞台上不仅要歌唱,同时要进行‘神行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者站在舞台上从头到尾的一动不动的只顾歌唱,这种演唱就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动感.因此,声乐演员也有必要研究以下舞台艺术表演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善的歌唱艺术,在艺术表演中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反过来讲,脱离了艺术表演的歌唱,演唱技巧也将失去其自身的价值.所以说歌唱演员的歌唱和协调性的舞蹈表演,是声乐艺术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声情并茂的表演,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才是艺术表演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中,喉头的位置、稳定和打开一直是个声乐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因为未能正确解决喉头问题,给许多学习声乐的学生和从事演唱的歌手带来了很大痛苦,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根据自己多年来学习和教学经验积累,以及对国内外众多歌唱家的歌唱方法和声音进行比对、分析,拟从歌唱时喉头的低位置、喉头的稳定和打开等三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以期与各位同仁和声乐爱好者进行交流学习,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6.
姜爱华  孟福强 《今日科苑》2007,(24):282-28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是学习声乐学生不可能缺少的素质条件,是歌唱成败的重要因素和关键。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歌唱心理素质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声乐教学在研究声音、方法、技能传授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事生歌唱综合能力的培养,即正确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鉴赏能力、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歌唱教学过程及实践活动中经受磨练,逐步走向歌唱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正处在全面发展各门学科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时代。现代声乐领域也同样如此。以往在声乐学习与教学中,我们通常注重如何提高歌唱水平以及歌唱技巧,并重视音乐素质的提高,而却忽视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歌唱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心理学,粗略地阐述健康的心理素质对声乐学习与表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大脑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用人声来发挥音乐性能,表达思想感情。自我意识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它可以帮助歌唱通过心理去调节,塑造出理想的声音形象,歌唱自我意识的强与弱,又与声乐学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少演唱一味追求声音的位置和声音的技巧,其结果造成有声无乐,感染不了观众,那么仅  相似文献   

20.
声乐学习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学习现在已经进入了中小学及大学,它已经成为了众人所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声乐学习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歌唱的形式,声和情的相互结合,演唱技巧的正确运用等.一个优秀的声乐学习者应该时时刻刻的掌握这几点问题.提高歌唱技术水平,使声乐学习在未来的时间里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