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马美国看传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 6月 10日至20日,上海市新闻代表团一 行五人,赴美国纽约、波士顿、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考察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波士顿环球报》、ABC新闻台(美国广播公司)等美国主要媒体,并访问了华纳兄弟国际电视公司、哈佛大学的专家、教授。通过这次考察访问,对美国大众传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与发展,对其在集团化运作、经营与管理、新闻报道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 组建传媒集团成为趋势 美国是世界上新闻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媒介竞争最激烈…  相似文献   

2.
1888年2月17日,一个男婴在立陶宛的一幢农舍里诞生了。这孩子长得又瘦又小,哭声有气无力,因此他的父母称他为“病猫”。也许是由于先天不足,“病猫”长大后,身材矮小,体质虚弱。然而,这没有妨碍他成为美国最著名的科学家,成为世界第一次原子爆炸试验时在现场采访的唯一的记者,成为美国空军用原子弹轰炸长崎时唯一的非军职见证人。出众的才华他就是《纽约时报》科技记者威廉·劳伦斯,即美国新闻界熟知的“原子比尔”(“比尔”是“威廉”的昵称)。1905年,他从立陶宛移居美国,根据波士顿一条大街的名称为自己取了“劳伦斯”这个姓。1921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纽约世界报》工作,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1930年,他转入《纽约时报》科技部工作,很快就显  相似文献   

3.
《新闻天地》2006,(7):40-41
2006年8月开始,美国的一种主流报纸《纽约每日新闻》头版总编辑的位置将首次出现一个华裔名字——吴志强。美国华裔吴志强(英文名 David Ng)现年48岁,生长在纽约华埠,目前住在斯塔腾岛,有两个聪慧的女儿 Isla 和 Esme。他是香港人的后代,父母在上世纪50年代移居美国。《纽约每日新闻》的副社长兼总编辑马丁·杜恩已于6月正式宣布了该报高层的两项重要人事任命,现任执行总编鲍勃·萨皮奥晋升为高级执行总编,吴志强  相似文献   

4.
这里介绍的《赫鲁晓夫——李普曼谈话录》(以下略称《谈话录》)是一篇获普利策奖的新闻作品,原载1961年7月14日纽约《先驱论坛报》。沃尔特·李普曼是“善于用新闻政论方式指导美国人民思想”的一代名记者和评论家。他的政论一般都能以冷静的态度,对事物作深入、全面的分析;他高瞻远  相似文献   

5.
应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记者协会邀请,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4人于6月15日至7月1日赴美进行了为期15天的访问。新英格兰地区记协设在波士顿市,有六七名工作人员,出版一份记协通讯报,负责全区六个州100多家日报、600多家周报的协调和联系,组织评选每年的好新闻作品,安排记者到外地、外国访问,接待外地、外国来访的记者,组织广告,经营一些新闻用品等。我们先后到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城市和十几个州访问了《波士顿环球报》、  相似文献   

6.
朱咏东  梁敏 《新闻知识》2007,(12):53-54
黄色新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新闻史上,源自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1895年,威廉.赫斯特收购《纽约新闻报》,开始同普利策的《世界报》展开竞争。在赫斯特进入纽约新闻界前,普利策的《世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加剧中国报业困境有报道说,在此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巴尔的摩太阳报》等10家日报和23家电台、电视台的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2008年12月8日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拥有《纽约时报》和《波士顿环球报》的纽约时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新闻史上,有两个鼎鼎有名的报业大王。一个叫普利策,另一个叫赫斯特。1883年,普利策在纽约创办了《世界报》,他的名字和报纸震动了美国新闻界。赫斯特年轻时不爱学习只贪玩,但对办报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潜心研究着普利策办的《世界报》。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接过了银矿老板父亲的《旧金山考察报》,学着《世界报》的办报方法,使考察报成了旧金山最畅销的报纸。1895年,他发誓要与普利策争个高低,便来到了纽约,创办了《纽约日报》。  相似文献   

9.
《评价与管理》2010,8(2):46-55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Report,简称U.S.NEWS)是一本新闻杂志周刊。它的编辑部位于华盛顿特区,但其总部设在纽约市。1933年创立时名为《美国新闻》,1948年和《世界报道》合并。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自1983年以来,开始对美国大学及其院系进行排名。近年,  相似文献   

10.
《华尔街日报》是创刊于1889年的美国财经专业类大报,由美国道·琼斯公司出版。该报政治上拥护共和党,以企业界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以刊登金融和贸易新闻为主,在纽约、芝加哥等十几个城市出版。1976年,该报与香港《南华早报》、《日本经济新闻》、新加坡《海峡时报》、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等4家合股,在香港出版了《亚洲华尔街日报》。 所谓《华尔街日报》式新闻,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  相似文献   

11.
具有电影明星风采的蒂娜·布朗因成为拥有67年悠久历史的《纽约人》周刊新任主编而轰动了美国新闻出版界。风格独特的《纽约人》《纽约人》周刊是由H·罗斯在1925年创办的第一流美国文学杂志,它以漫画和探索性传奇研究著称,它也以为受过教育的中上层读者提供漫画、散文、短篇小说而闻名。它把新闻、娱乐、文学作品和政论文章融合一体,提供给它的读者。它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班子所写的不拘情节的短篇小说成为文学界众所  相似文献   

12.
从1704年4月北美第一张连续出版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Boston News Letter)出现,到19世纪后半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现代报纸的相继问世,再到当今具有了高度发达的传媒体系,地方性报纸一直是作为美国新闻传媒的主导力量存在的。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报纸发展形态最好的国家。以至于,按欧洲新闻研究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0月,正当中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十周年的时候,美国著名记者和作家哈里森·伊文思·索尔兹伯里的新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同时在纽约出版。这样的巧合,使我们对这本书的问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索尔兹伯里是美国的一位名记者,从事新闻工作五六十年了。他写了很多著作,又多次得到各种新闻奖,在美国《名人录》中有他的名字。在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地方性报纸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新闻导刊》2004,(4):50-50
从1704年4月北美第一张连续出版的报纸《波士顿新闻信》(Boston News Letter)出现,到19世纪后半叶《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现代报纸相继问世,再到当今高度发达的传媒体系,地方性报纸一直是美国新闻传媒的主导力量。可以说,美国是世界上地方性报纸发展形态最好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纽约时报》九月八日刊登了简·珀莱兹写的题为《波工会将在纽约设办事处进行宣传》的报道。报道中写道:三十五岁的普热塔基维茨说,他们要设立一个新闻办事处,向美国新闻组织提供团结工会的活动情况,由他担任主任。他还说:“我们九月底正式开始办公。我们希望提供一些新的情况。这是我们在国外设立的第一个办事处。”○美国《每日新闻》八月三日报道说,美国中央情报局正打算恢复在美国记者出国之前  相似文献   

16.
周丽  刘盈 《东南传播》2013,(8):33-34
《纽约邮报》最近刊登的"地铁事件"再一次引起大众关注,尽管美国当地公众对《纽约邮报》及该照片的摄影师乌马尔.阿巴西(R.Umar Abbasi)普遍表示出批评,但美国新闻界对该事件中的摄影师认识是不一的,对于其职业道德的争论与探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新闻从诞生起,由于其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与个人参与新闻、破坏其真实感本身就是相向而驰的。《纽约邮报》"地铁事件"的刊登,在美国与中国都引起了新闻学者的深度讨论,再一次将新闻伦理道德话题的探讨推向风口浪尖。本文从《纽约邮报》"地铁事件"出发,探讨其一直存在的新闻专业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悖论,以期梳理其潜在的新闻伦理道德维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英美两国相继出现一些售价仅为一便士或一美分的廉价报纸,这些报纸在政治观点上鼓吹超党派、超政治,除广告外,主要刊登一些社会新闻和黄色新闻。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这类报纸有美国的三大“便士报”:本杰明·戴1833年创办的《纽约太阳报》,J·C·贝内特1835年创办的《纽约先驱报》,霍利斯·格利莱1841年创办的《纽约论坛报》和英国北岩1898年创办  相似文献   

18.
约瑟夫·普利策,1847年4月出生于匈牙利,17岁当兵,后流落到美国纽约,加入美国籍。靠刻苦自学。普利策21岁时成为《西部邮报》的记者,后买下《西部邮报》。普利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这使他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进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他的报纸受到公众欢迎。不久.他又先后买下了《圣路易斯邮讯报》和《纽约世界报》,并对它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之成为当时美国首屈一指的大报。  相似文献   

19.
周立顺 《青年记者》2006,(23):64-65
“黄色新闻”这一名词来源于约瑟夫·普利策与威廉斯·伦道夫·赫斯特之间发生的报纸的竞争。普利策一直被看作是美国现代报业的奠基人。他凭借《圣路易电讯报》发家,在1883年到纽约买下了《世界报》,并很快把它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报纸发展成一家纽约最受欢迎的报纸。普利策在《世界报》的经营上采取了两条路径。一是注重严肃的言论和报道,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另一方面又采取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示新闻。当时的《世界报》的星期日版有个著名的连载漫画《霍根小巷》,主人公是个穿着黄袍子的小孩。作者借“黄…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初美国新闻界在报道斯图尔特一案时,因种族主义偏见作了种种不符实际的宣传,结果引起广大受众尤其是有色人种的强烈不满。最近,在美国新闻界内部由于《纽约新闻日报》专栏作家恶意中伤亚裔女记者吕智妍,从而又引起舆论界的一片哗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新闻界种族歧视现象的高度重视…… 5月3日《纽约新闻日报》专栏作家布士林在他的一篇论述女性职业问题的文章中指出,他讨厌担任公职的女性,并且说他妻子就是因为担任公职——纽约市议员,而没有功夫来顾及家务。该报韩裔女记者吕智妍看到这篇刊在纽约版的文章后,认为此文有较浓的性别歧视成份。在她看来,男女本来就是平等的,女性有工作的权利就如同男性也有操持家务的义务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于是她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