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启英 《考试周刊》2011,(66):10-1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诗歌的语言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诗歌语言往往精炼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因此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针对诗歌语言的特点和鉴赏要求.作者结合几个例子,试从诗歌语言鉴赏的考查形式和解题技巧等方面加以阐述,以突破鉴赏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这也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判断、评价和鉴赏。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  相似文献   

3.
诗歌语言是艺术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语言.它凭借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意境,去叩动读者的心弦,唤起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情感共鸣.诗歌语言形式的非直观性和间接性,是它比其他艺术更能提供广阔的再创造天地的长处.  相似文献   

4.
在唐五代诗人中,郑邀诗歌继承和发展了诗骚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愤世嫉俗成为其诗歌的中心主题,尤其是在反映社会黑暗腐败、深切同情民众疾苦等方面所显露出来的诗歌的讽喻功能和美刺精神,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独特艺术手法,以及平实质朴、浅近通俗的诗歌语言,从而形成其诗歌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要读懂诗歌就得进入由语言创造的形象世界.传统的诗歌教学,常常重分析,理性地讲解,致使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文学欣赏课变成了枯燥乏味、死气沉沉的技术课,失去了美感.  相似文献   

6.
白居易<长恨歌>以其主旨的不确定性和诗歌艺术的精湛千古流传.作者认为这首诗是一篇歌咏爱情的佳作,并从人物形象、抒情艺术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它.  相似文献   

7.
英美诗歌中韵律节奏的音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诗人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来吸引读者的艺术.诗人赋予诗歌文体以音乐性的韵律节奏,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引发共鸣,并使他们从中得以教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美诗歌的节奏性和韵律性及其所采用的方法,探讨诗歌创作的形式、格律的使用,对读者欣赏水平的提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锤炼是诗歌创作中的关键问题.李贺诗歌的语言具有高度的形象性和独创性.李贺的创作受韩愈领导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与求"奇"的创作主流相呼应.他和中唐其他一些诗人一道,自觉地将没有被词汇化的词语带入诗中,对中唐诗歌语言的革新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诗歌在叙述故事、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情感上与电影蒙太奇有着类似的特征.电影是最常见的、大众化的艺术形式,直观、形象,在诗歌教学中,借鉴电影蒙太奇手法,能激发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再现典型环境,还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鉴赏诗歌.  相似文献   

10.
跳跃性是诗歌语言的最大特点.诗歌语言的跳跃性给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审美活动中留下许多空白,这些空白使不同的审美主体因各自的人生体验、情感经历、知识积累的不同而产生各不相同的审美感受,因此,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在教学中也可运用空白艺术.如课堂最后5分钟,就非常适合于空白艺术的运用.也就是说可将45  相似文献   

11.
诗歌的魅力主要来自它的语言,读者在细细品味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体味领悟诗中所隐含的思想、情感.修辞作为语言的艺术,更是追求较高的审美价值,达到美的境界,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英诗中修辞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呢?一.反复朗读吟唱诗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语言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因而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让学生在吟唱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对诗歌艺术表现方式卓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集中表现在对诗歌语言的运用和创造上.李商隐将汉语的优长发挥到极致,创造了丰富的语言艺术技巧.本文立足于文本,从义山诗的语言华美、音韵缠绵和对潜语言的开掘三方面入手,探讨李商隐诗歌语言艺术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有着不同于小说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语言构成,对语言有着特殊的要求,正是由于剧本语言的种种特殊要求,决定了剧本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点.戏剧的语言形式主要有两种:人物语言和情景说明.其中,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的主体,戏剧中的剧情及人物思想都是靠人物的语言及行动来体现的,动作性、个性化和丰富的表现性是戏剧语言的最主要特征.本文就从戏剧语言入手,分析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诗歌等文体的特征,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文学.  相似文献   

15.
这节课,以诗歌的语言和意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涵泳体悟,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积极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对诗歌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个性化鉴赏,同时理解诗歌中的延宕、突转、语言的陌生化等艺术手法,发掘诗歌的丰富意蕴,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的语言能使诗有别于或超越现实世界,从而达到超验的完美境界.台湾诗人洛夫十分注重营造、熔铸诗的语言,把现实陌生化,从而创造全新的审美时空.而且擅于运用比喻、象征、联想、韵律、含蓄等必要的技巧,将生活语言提升为诗的语言.此外,诗人还善于吸收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并运用于现代诗的创作,并且创造了新的诗体"隐题诗".  相似文献   

17.
为了让学生走进诗歌美妙的艺术殿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真正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品味诗歌语言,从而使学生掌握诗歌语言、意境、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海子主要的诗歌为文本,分析了海子诗歌的抒情特质、乡土色彩与先锋意识和神性意味等艺术特征;还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海子诗歌的语言特征,认为海子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人",其诗歌空间在当今诗坛中呈现出广阔的背景和深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诗歌语言是一种变异性的艺术语言。从语言的组合和结构形式上来看,诗歌语言是对常规语言的超脱和违背,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和发展。它与常规语言相比较,在语音、语义、语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正因为它的变异,使之更具诗性,成为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诗之所以为诗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的弗罗斯特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学者们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弗罗斯特的诗歌主题、艺术手法、语言特色、归属问题、弗罗斯特的名诗和诗歌汉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当然,国内的弗罗斯特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