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界的生物是丰富多彩的,从起源上看,有些生物相距甚远却表现出相似的结构,有些生物之间又表现出一种相互协同,共同适应着复杂多变的环境。这实际反映了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趋同进化和协同进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从发生上讲.脊椎动物眼球的主要部分都是由间脑两侧外突而形成的,所以脊椎动物一般都具有发达的双眼,而且眼的构造基本上没有什么重大变化。其实.不论是鱼蛙龟蛇.还是飞禽走兽.甚至人类的相先.都曾有过第三只眼。只是随着生物的进化.器官用进废退,这第三只眼的作用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叶一世界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发现的哲学现象.因而在生物的世界里,不同植物的叶子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依据叶子的特征去鉴别植物的种类. 那满身尖刺的仙人掌,厚实的身体是它的叶子吗?让人流泪的洋葱,它的叶子去哪里呢?其实每种植物的叶子都有自己的形状,这是它们在千万年的自然选择与不断进化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前达尔文时代的西方法理学就已存在某种朴素的法律进化思想,但直到19世纪进化论的确立才导致了进化法理学的诞生.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法律进化理论,当前则侧重于进化论范式在具体法律问题中的应用以及一般进化法理学的构建等.尽管众多法学家认同法律进化的思想,但进化法理学作为一个法学流派却一直游离于西方法理学的中心地带之外.法律是一种文化现象,借鉴现代进化生物学在文化进化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构建基于文化进化的法律进化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整合进化法理学,是进化法理学取得与其他进化社会科学类似成功的重要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5.
生物表型进化与分子进化的联系和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物种的系统演化中 ,自然选择学说和分子进化学说分别着眼于表型层次和分子层次的进化机制 ,自然选择学说从群体水平上阐明了生物进化的规律 ,而中性学说则揭示了生物在分子水平的进化不同于表型水平的进化 .笔者旨在阐述生物表型适应进化与分子中性进化在不同层次上所揭示的生物进化的机制和规律 .  相似文献   

6.
以进化心理学发展的背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其理论的逻辑前提,挖掘心理进化逻辑符合与机体进化相同逻辑研究思想中存在的误区,并结合人类学哲学的批判视角,进一步阐述进化心理学研究的逻辑错误,突出强调人的心理属性与生物属性的本质区别,通过反思和批判的逻辑推演,意图在否定的意义上为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寻求统一的基础思想。  相似文献   

7.
进化、发展与儿童早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种系发生)、发展(个体发生)与儿童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教育无法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分析,在进化心理学,特别是进化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对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指出应重新认识本能,重视生物学初级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和自然选择在儿童早期的作用,同时提出儿童早期教育应加强对进化和生物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指起源相同,构造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在脊椎动物亚门的五大纲的动物中,由于进化的阶段不同,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异,动物外部器官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经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作用,在形态和功能上出现分歧(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正>尽管人的进化水平远远超越其他动物,但是离开了其他动物,人类是不可能进化得如此优秀的,因为人就是源自动物。过去,科学家们从人和动物的"同功器官"的起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同功器官"是指在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来源和基本结构都不相同的器官。比如,蝴蝶和鸟的羽翼均为飞翔器官,但是蝶翼是膜状结构,由  相似文献   

10.
原型法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理解其开发和进化过程方面是最好方法,但由于不同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过程不同,很多形式模型在实现中都有技术上的困难.用基于超图的软件进化模型表示和研究有多维分层结构的复杂软件的进化过程,可以有效地帮助开发者描述、理解和控制软件的进化过程.经开发多媒体系统的实践证明,这一模型在需求多变的软件开发中进行软件进化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艺术,作为一种存在,自身也在不断地进化着。“进化”一词源于拉丁evolvere,其含义为“展开”。艺术的进化即艺术的演变历程。但自达尔的生物进化论以后,尤其是生物进化被稍加修正用于化现象后,“进化”的含义越发模糊,但其核心观点为:一、复杂性渐增,二、由低级到高级,三、与目的论相连。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植物自花授粉的方式和类型,分析了自花授粉的生态适应性、可能的进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自花授粉是指两性花中雌雄蕊之间的授粉,通常也包括同株异花间的授粉.植物按授粉方式可分为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3类.在自然界很少有绝对自花授粉的植物,都存在一定频率的异交,根据其自交发生的时间,可将自交分为3种方式:优先自交、竞争自交和滞后自交.自交进化的假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繁殖保障和自动选择优势,并已得到广泛的数据支持.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进一步揭示植物自花授粉的形成与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交流工具,不仅承载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且促进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再创造.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的进化与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相伴随,研究语言的进化必须体现以人类为核心的原则.只有通过对人类起源及发展的"过去"的寻根究底,来探究语言起源与进化的心理机制,才能把握语言进化的历程.语言进化经历了从动物表达最原始的情绪与需求的本能性喊叫、肢体模仿等原始自发性的"动物性语言"向具有分音节、符号性和信息交流性的"真正语言"的进化过程,这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进化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进化的问题.语言进化遵循着两种线路:无人世界的自然进化和有人世界的文化进化.由于语言的自然进化与文化进化遵循着两种不同的规律,因而其动力基础是不同的.语言的自然进化是自发的、无目的的、被动的;语言的文化进化是自觉的、有目的的、主动的.语言进化更主要的是语言的文化进化,稳定的社会群体的出现为早期人类带来了强大的选择压力,并直接导致语言及自我意识的进化和发展,语言是在人对压力的适应与选择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面临的生存压力,使得语言有足够的动力沿着自然进化和文化进化两个维度快速发展,人类的适应性为语言的文化进化提供了决定性的选择力量.  相似文献   

14.
动物身体的大小与进化有什么关系呢?生物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提出了这样的回答:“节肢动物的进化伴随着身体的减小,脊椎动物的进化总是导致身体体积的增大”。古生物学家证明,在寒武纪、志留纪和泥盆纪生活的巨大的大甲目(Gigantostra-ca),长达两米,而它们的后代——今天的蜘蛛纲却比较小,特别是蜱螨类身体仅几毫米。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课讲授一定数量的生物进化基础知识,这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发展,理勰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教师在讲授这部分教材时,为了便于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之间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经常用箭头关系式来进行总结。例如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表达式为:原始脊索动物——→头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这种表达生物进化历程的方式对于帮助学  相似文献   

16.
在大部份生物细胞中,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C的分子,这是细胞氧化还原过程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它起源的历史十分古老, 几乎所有生物都毫无例外地含有.研究了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分子结构后.学者发现一起有趣事实,就是它们既有基本相似之处,又有一些相异之处,其相异程度和物种分类地位上的差异程度十分相似.也就是说,物种间亲缘关系愈接近,其细胞色素C结构也愈接近;亲缘关系愈疏远,其细胞色素C差异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生物新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易混概念,作一番辨析,以规范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以免因一字之差却谬之千里,误入非浅.以下就"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模块中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一对比分析及澄清.  相似文献   

18.
贵刊今年第三期登载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一文,文中在阐述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时,先分别列举了一些生物适应现象的实例,然后对这些实例进行归纳、比较,得出了如下结论: 结论中认为拟态现象中体色与“环境色彩同”,体形“与环境相似”,笔者认为这样说法是很不严密的。文中所举竹节虫、枯叶蝶、璧鱼这三种动物它们的体色的确与其所栖息的环境的色彩相同,体形也的确与其栖息的环境的形态相似,但由此就推断出如上结论,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自然界中的拟态现象是很普遍的,除了文中所举竹节虫、枯叶蝶、…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语言,语言的进化与人类的进化发展历程相伴随,研究语言的进化必须体现以人类为核心的原则.进化心理学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任何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深刻的背景.通过对人类起源及发展的"过去"的寻根究底,探究到语言起源与进化的心理机制,才能把握语言进化的历程.进化语言心理学试图运用进化论的观点研究语言学,从而把语言学纳入更广泛的知识体系,开辟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而生态学、细胞分子学、考古学以及语言学的研究为进化心理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无脊椎动物生物化石研究,尤其是中国云南澄江化石和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的寒武纪古生物研究,多有成果陆续发表,加上分子系统学、分子发育生物学等方面的有力佐证,勾勒了昆虫纲起源和进化的基本轮廓,然而,目前的专业教材中尚缺乏相关内容。根据文献,本文对相关的结论进行了概括:昆虫起源于泥盆纪早期,至少于石炭纪早期演化出了翅,石炭纪晚期出现了能折叠的新翅,二叠纪进化出了完全变态类群,白垩纪随着显花植物的出现逐渐繁盛,昆虫纲与泛甲壳类的Xenocarida类群亲缘关系最近。并用长诗的形式进行了生动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