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报纸地方特色究竟是什么?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不少,确有许多真知灼见,但也仍旧给人留下一些疑惑。比如说:地方报纸要办出地方特色,就要以刊载地方新闻为主。实际上,目前没有一家地方报纸不是以刊载地方新闻为主的。那么,它们是否因此就可以说办出了地方特色呢? 如果说独家新闻才具有地方特色,那么,大量的一般地方新闻报道,是否就不存在一个怎样才有地方特色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不安则移     
人类移民,因战乱、天灾、淘金、追求理想自由、好奇、甚至不为任何原因。 当初英国的囚徒们并不想去澳洲,却在犯罪后被运到了那块只见袋鼠不见人的新大陆。 而那些从欧洲大陆移居到美洲的第一批登陆者以为他们要去的地方是印度或中国。至今加拿大蒙特利尔仍有一个叫做La chine(中国)的地方。 但人类哪次大规模的迁徙不是带有很大盲目性的呢?哪个背井离乡的家庭不是带着豪赌一场的悲壮离去的呢? 移民的同时离不开战争。前去抢占另一  相似文献   

3.
错位营销     
有这样一个很著名的故事。美国一家制鞋公司正在寻找国外市场,公司派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一个国家去了解那里的市场,这个推销员到非洲后发回一封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没有市场。”于是公司派出了第二名推销员,他在那里呆了一个星期发回了电报:“这里的人不穿鞋,市场巨大。”哪一个推销员是市场营销人才?第一个显然不是,而只是一个收取订单的人。没有订单,他也就无所事事。第二个也不是营销人员,而只是个推销员,因为他认为“我可以推销任何东西,尽管人们不穿鞋,我也能让他们穿上”。什么是营销人员呢?第三个才是。他在非洲呆了三个星期,发回了…  相似文献   

4.
“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美国是一个战场。”这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台词。而眼下种类繁多、内容各异的选拔赛也同样是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战场。为了最终能看到“绝对可能的一唱成名”,选手们不分男女老幼,可以忍受海选中可能遭遇的羞辱,可以委曲求全地改变自己迎合评委与大众口味,可以面对一轮又一轮严酷的PK考验(PK是网络游戏用语“Player killing”的缩写,意为“玩家杀戮”)……在“新声带”的比赛过程中,数千人加入“一唱成名”的行列,但终究不过几个人才能看到“成名的绝对可能”。其余的人怎么办?生命不息,PK不止吗?…  相似文献   

5.
刚到美国的朋友都会觉得,美国与自己的想象相差十万八千里,就像一个网友所写的那样,美国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简直就是一个偌大的农村,除了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大城市之外,其余的地方完全是一副农村景象,既看不到工业区一栋栋高大的烟囱,也见不到北京、上海、香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大楼,街道上也看不到太多的行人,有时候还被突然从旁边蹿出来的松鼠、麇鹿吓一跳,所以刚到美国的学生就感叹,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考托福、考GRE,结果到了美国才发现,自己完全上当了.  相似文献   

6.
1996年我便在各证券交易所门前常见到非法出版物,4年后,我仍然见到它还和4年前一样地在正常出版发行。这真是一个奇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非法出版物,到这儿,就再不挪窝了。该不是这地方水肥草美、风水忒好?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每年大概有20多万种新书出版,加上重印的大概有40万种,这个数据跟美国相比要低很多。难道说中国人不愿意去写东西吗?不愿意去阅读吗?王留全认为绝不是这样,而是因为原本的出版模式里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原来的出版,我定义为精英出版——对于很多人来说,出版门槛很高。但故事不是只有精英阶层才有,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分享的价值,只  相似文献   

8.
秋子  敏书 《视听纵横》2001,(4):39-40
在杭州城里,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她既不是名扬天下的湖光山色,也不是宾客如云的宾馆饭店。地处杭城繁华地带——延安路上的“银泰百货”门前,每到晚上总有一些年轻人带着过节般的心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一起,有时激动地拍手叫好,有时争着举手发言,有时还随着音乐载歌载舞,形成了杭城夜间一道特别的风景。这些人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开心,这么执地来到这里?他们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她出生在美国,7岁时回到家乡台湾;18岁时,她又到美国一流学府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2003年,还在读书的她到秘鲁实习,那里的贫困触动了她.她时常思考: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好的机会,而那些贫穷的人没有?在一个贫穷的地方,我很容易就可以搭车、搭飞机,但那里的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女孩从此下定决心将来要自己创业,给贫困的人提供更多的机会,以此改变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面貌.  相似文献   

10.
不管哪国文化,到美国这锅里一煮就全变成了美国文化,而欧洲内部却不是一个大熔炉,在一体化的过程中,要保留各个国家的特色。美国人没有这种近50年民族共存的经验,所以它非常地霸道,但欧洲有这样多边主义的传统,所以他们认为他们比美国人高明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一位美国朋友问我:“你知道在美国最受公众欢迎的人是谁吗?”“谁啊?”“此人不是总统,也不是艺坛明星,而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克朗凯特。”克朗凯特是电视新闻编辑和播音员。自1952年初露头角后,他名气日增,同行们称他为当代最闻名和最受尊敬的新闻广播  相似文献   

12.
近来有一个新名词叫“灭火”。这个“灭火”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它不是扑灭自然之火,而是指某单位某地方出了问题时,对新闻媒体的曝光予以制止,实际就是过去说的“捂盖子”。 按说出了问题,新闻媒体曝光促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件好事吗?在一些人的眼里则不然,他们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连江县人小吴1973年出生,1998年乘船偷渡美国,在美国打黑工已有六年多,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偷渡美国打黑工者的生存状况如何?心情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与身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他进行了一个小时的越洋对话。“二百多人差点葬身大海”小吴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境比较差,他初中毕业后去当兵,回来后不愿像父辈一样务农,便无所事事。连江有些地方偷渡出去打工的人比较多,有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于是小吴也走了这条路。“我是1998年出去的,组织那次规模很大的偷渡行动的大‘蛇头’是两个台湾人。记得当时是在广东汕头先上了一艘小船,行驶五…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美国是一个战场。”这是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句台词。而眼下种类繁多、内容各异的选拔赛也同样是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战场。  相似文献   

15.
严笑睛  李飞 《大观周刊》2012,(33):38-38
美国民众站起来的历程给中国的启示是:站起来从来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扒粪运动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权运动,美国媒体作为一股独立力量,促成美国人一次次站起来。美国人民站起来给中国的启示是:只有当“站起来的人民”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时候,民众才会真正站起来。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地方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美国宪法把国家的外交权赋予了中央政府,但地方势力在美国外交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到中美关系上,地方势力参与到了中美关系的各个领域,它影响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是中美关系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说到中国服装品牌,不得不提以美国为风暴眼的"金融海啸"。服装与金融风暴有何干系?品牌与产业链的关系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故事:5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共同落难荒岛,为了生存,他们决定5个亚洲人负责打猎、捕鱼、烧火做饭,而美国人的任务就是在海滩散步后回来吃饭,然后给5  相似文献   

18.
一名黑人对记者说:从这里我想谈谈我们美国的文化。总的来讲,美国文化是一种电视文化。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要受到电视的影响。可我们电视中都充斥着一些什么呢?是暴力。从事情的前面来看此案,整个事情好象是一个违法,执法,再违法,再执法,再犯法的问题,但问题的实质我想不是很多人所说的什么司法不公,种族歧视,不是,我想问题是出现在我们的社会道德上以及我们的暴力意识上。“在暴力问题方面我们警察的行为是很可怕的,他们常常是非常暴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康马杰在论述美国精神时指出:“一代又一代的开拓,一次又一次的移民浪潮,在不断改变美国的面貌。”美国儿童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文学作家中,都有新移民的加入,他们把不同民族的文化带进美国儿童文学,使美国儿童文学不断出现许多异国异族的题材、人物、风情、传说。尽管相当一段时期内美国儿童文学中占主流地位的一直是盎格鲁——撒克逊白人种族文化,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情形为之一变。随着种  相似文献   

20.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新闻前哨》2004,(6):13-14
“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这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所有学员都必须熟悉的一个概念。 2003年,在非典疫情这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全方位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