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世纪封建社会存在着教皇权和世俗君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经过斗争,教权摆脱了世俗君权的控制,进入极盛时期,最后又板盛而衰,从属于王权。基督教及其教会在封建社会发展中具有两个特点:为剥削制度辩护和安慰、麻痹人民,以达到为封建政权服务的目的。但封建教会的统治其本质是发动的。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创立之初到中世纪之前的几百年时间,属于原始基督教时期,这一阶段其教会使用的音乐是基督教音乐的初级形式.从原始基督教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原始基督教音乐的几种重要形式、原始基督教与音乐有关的礼仪制度的形成及其音乐执业者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基督教音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格利高里一世是中世纪初期一位十分重要的罗马教皇。他在位期间,开始摆脱拜占廷帝国对罗马教会的控制,首次将宗教权力和世俗权力集于一身,加强教廷机构建设,加强对各地主教及教会的管理,开始统一教会礼仪,积极推广修道院制度和对蛮族王国的传教工作。他所从事的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构成了中世纪教皇统治的基础。中世纪罗马教皇至高权力的雏形即形成于此时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的"黑暗"说影响了中世纪的教育观。传统的看法是,中世纪的教育几乎被基督教所垄断。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基督教对中世纪教育的垄断是由历史的延续性和阶段性决定的。延续性是指中古西欧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子都是有继承性的,承自罗马时期,且继续以变化的形式影响后继的教育发展;而阶段性是指中世纪早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特殊性造成了基督教对中世纪早期教育的垄断现象。基督教教育对中世纪而言,一方面造成了其"黑暗",但另一方面促成了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大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对中世纪基督教灵肉观的演变及其对体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中世纪属于基督教,基督教神学影响和形塑了中世纪人们的生活方式,基督教的灵肉观对中世纪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1)中世纪早期和中期,奥古斯丁主义坚持“身体是灵魂的监狱”的灵肉对立观,导致竞技体育的沉寂和体育被排除在教育之外;(2)中世纪晚期,托马斯·阿奎那代表的经院哲学重新阐释灵肉关系,提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存在”的灵肉结合观。思想解放带来人们对身体及其健康的重视,在教会学校也开展了课余体育活动,城乡社会也兴起了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它们成为近现代多种运动项目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基督教以对科学的残酷镇压而著。然而,由于受毕达哥拉斯主义数学与神学相结合传统的影响,作为理性化的宗教,它始终无法摆脱对世俗学术的依赖性,一再试图通过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学说的改造、吸收来维护其统治,却不料为近代科学的兴起作了必要的积累与准备。  相似文献   

7.
欧洲中世纪是体育发展的“黑暗时代”,其主要原因是基督教所推行的禁欲主义。通过探讨禁欲主义的思想体系及其对欧洲中世纪体育发展的影响,指出:禁欲主义造成体育的全面衰退,使古希腊竞技运动消失,教会学校没有体育,民间体育萌芽得不到发展,人们的精神和肉体受到了严重摧残,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西普里安针对罗马的宗教迫害引发的问题,提出了以主教为核心的教会合一以及救恩论等宗教思想。在带领非洲教会克服分裂危机的过程中,西普里安亲身实践了其神学思想,对后世基督教发展影响深远。基督教在其教会合一思想上形成了主教联盟制,在救恩论及宗教实践基础上确立了主教的特殊地位,强化了主教会议的作用,最终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主教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9.
别居又称分居 ,是一种不同于夫妻因偶尔不和而暂时分居的法律行为。它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的教会法 ,至今仍存在。国外各主要国家都规定了别居制度 ,并对缓和夫妻矛盾 ,降低离婚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建国以来的 1950年和 1980年两部婚姻法均未规定别居制度 ,但现实社会中别居现象大量存在。为了更好地规范别居这一法律行为 ,借鉴国外各主要国家别居制度 ,我国法律中应明确规定别居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层面上探讨“龙”文化的发展脉络,说明在明清两代“龙”才上升为王权的象征。指出龙是多元的,与王权的关系是虚伪的;龙是民间、民俗的吉祥物,也是中华民族心理上的徽记。  相似文献   

11.
伊西斯与玛利亚作为古埃及神话与基督教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孕育了神话的主要人物,而且二者在形象上以及在各自神话中所担当的作用有着惊人的相似,正是由于这三方面的相似,我们不难看出,古埃及神话对于中世纪的基督教有着一定的影响,为基督教神话的创世及传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洛创作的浮士德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英雄。对其悲剧的理解应当置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语境之中。浮士德的悲剧在于其追求理想和世俗生活中的罪恶性与这一时期的秩序观,基督教新教信仰和人文主义世俗理想的冲突以及其自身理性和欲望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13.
教会大学是由外国传教士开办的、以传播基督教文化为使命的高等教育机构。作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西方化向中国化的过渡。通过考察教会大学的主要学科-神学、西学、国学的发展,能够发现它们如何在社会变化中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历来就重视音乐的传播沟通作用,赞美诗是基督教通常教会仪式中的主要程式。富能仁利用无伴奏四声部合唱形式使傈僳族人改信了基督教。富能仁的宗教传播策略是一种隐蔽性的文化置换策略。傈僳族人能够接受基督教信仰,关键原因就是基督教在保留无伴奏四声部合唱这种傈僳族文化形式的基础上赢得了傈僳族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论中世纪基督教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希腊城邦制度的存在决定了古代奥林匹克的产生与发展 ,但在中世纪基督教统治欧洲之后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其异端行为而被取缔。基督教教义以一种别于古希腊罗马社会的全新的价值体系 ,改变了西欧人的政治文化观念。基督教上帝的二元性、三位一体、道成肉身的特征及其有关罪恶、恩宠和信仰的教义中反人文倾向 ,构成了对人类自然本质和理性探究的障碍 ,与古希腊哲学和城邦精神背道而驰 ,最终导致了以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代表的竞技体育运动偃旗息鼓。  相似文献   

16.
婚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往文化核心的主要桥梁之一。其中,中国封建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教婚姻重视宗族传承;西方中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基督教婚姻则注重宗教传承。总体看来,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儒家文化意识和西方基督教文化意识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化的理性主义特质形成于古希腊.在中世纪,西方理性主义以一种独特的形式存在于基督教之中.到了现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理性与信仰各以其本来的面目呈现自身,此时,理性主义的特点及其效应开始逐渐充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城邦制度及其思想决定了竞技体育的产生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蓬勃发展,但在基督教统治欧洲之后。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被视为异端行为而被取缔。基督教教义以一种别于古希腊罗马社会的全新的价值体系,改变了西欧人的政治化观念。近代艺复兴后的社会革命,从根本上恢复了被基督教掩盖的、古希腊的欢乐的世俗的人生哲学、民主制度,为西欧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进而使古希腊明的奇葩——奥林匹克运动得以在现代社会复苏与开展。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 ,以吴雷川、赵紫宸、韦卓民和王明道为代表的一些基督徒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和基督教的关系进行了反思 ,虽然各有见解 ,但在基督教与文化的关系上 ,认识却是相近的 ;即认为基督教的存在不能脱离社会 ,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 ,同时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又是互动的、相应的和连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对宗教改革时期确立的灵肉一致观及其对体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源自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继承了中世纪晚期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也受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宗教改革革新了中世纪传统的灵肉观,认为身体是上帝的恩赐,是无罪的,因此应该受到与灵魂同样的培育和训练,这一灵肉一致的思想对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新教与天主教都主张在学校对身体进行教育,宗教改革带来的思想解放和个人自由也推动了大众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