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电离室探测器、闪烁体探测器、半导体探测器的物理特性的分析,再根据451P型X、、射线巡测仪、BH3103B型-剂量率测量仪、6150AD 5/H型高灵敏x、剂量率仪对于医用X射线防护测量的适用性能的探讨,得出较适合用于医用X射线防护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2.
射线探测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关键核心技术,在公共安检设备、国防建设、核能开发利用等领域应用广泛.目前我国硅辐射探测器市场上的产品绝大部分被国外垄断,迫切需要在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由四川艺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项目编号:2018YFF01010000),在 X 射线硅探测器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进行关键工艺攻关,开发以耐辐照高压辐射探测、高性能安检 X 射线探测和大面积 X 射线探测为特点的产品,并在安检用 X 射线探测器方面进行应用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力争实现进口替代,满足我国核辐射、公共安全等领域的产品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共安全事业对物品检测速度及图像要求的不断提高,安检场所需要更高性能的 X 射线安检设备,其中 X 射线硅探测器作为核心部件需要更高的性能匹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分辨耐辐照硅探测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的支持下,江苏尚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了 X 射线硅探测器产品(图 1),通过改进探测器的响应灵敏度、暗电流等特性,可使 X 射线安检设备获得更清晰的图像及更高的成像指标,器件性能上可替代传统低端及进口高端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3,(4):80-86
首个原子X射线激光诞生 在越来越短的波长上实现激光发射是人们长期追寻的一个目标。激光的波长越短,捕获剑超快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激光颜色越纯,展示的细节越清晰。1月,首个原子X射线激光在美国能源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被成功开发出来。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18,(17):6-6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类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闪烁体,其对X射线具有非常高效的彩色辐射发光显示,在超灵敏X射线检测和高分辨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可以获得应用,这一原创性成果已于日前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据介绍,X射线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国防工业、核技术和辐射安全检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建立X射线衰减的微分方程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探测器采集到模板的接收信息理论值与实际值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参数标定模型,求解出CT系统的旋转中心以及180个X射线的方向的最优近似解。  相似文献   

7.
《中国青年科技》2006,(9):18-23
探测器概况欧洲宇航局首个月球探测器;第一个采用太阳能离子发动机; 2003年9月27日发射升空; 2004年11月15日进入月球轨道;起飞质量为370公斤,造价1.08亿美元;长1570厘米,宽115厘米,高104厘米。主要探测任务首要任务:验证太阳能等离子体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研究月面化学成分,探寻月球极地坑内冰块,绘制月球矿物图;测绘月面地形,监测太阳X射线和阳光变化,近距离观测太阳风对月球的影响;探测镁铁比例,解释月球起源。  相似文献   

8.
科技动态     
<正>"嫦娥三号"探测有诸多新进展1月17日,国防科工局披露了嫦娥三号探测器"观天、看地、测月"的新进展,它已测出月表11种元素。据介绍,刚刚结束休眠期的"玉兔号"月球车,正勤恳工作着;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光谱仪和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四台有效载荷均已开机进行探测。其中,"全景相机"对周围月面进行了360度环拍,获取了多幅图像数据;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对月面元素探测后,初步识别出镁、铝、硅、钾等11种元素;测月雷达分别探到了月表下140米内和10米内的浅层结构,从中可看到明显分层;红外成像光谱仪获取的月面目标图像清晰,光谱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9.
核医学功能代谢显像是现代影像医学重要组成内容之一,其显像原理截然与X线、B超、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核磁共振(MRI)等检查不同(表1),它通过探测器接收并记录引入体内靶组织或器官发射的γ射线的放射性示踪物,并以显像的方式显示出来,为我们提供生理、生化功能信息,因而具有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显像之称,对疾病可进行早期诊断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而X线检查则通过人体的穿透式X线辐射为基础,所获得影像为解剖结构成像,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0.
宋云峰 《科技风》2012,(6):21-22,24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安全性直接影响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也影响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而在轮胎出厂前的安全性和缺陷检测十分重要.随着计算机和 X 射线检测技术的发展,在轮胎检测领域基于 X 射线的计算机智能识别逐渐取代了人工检测.本课题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轮胎检测技术分析,在国内首次提出轮胎 U 型探测器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方案设计、硬件电路开发与实验研究、轮胎图像预处理和边缘检测、轮胎缺陷特征提取和识别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强光光学开放实验室徐至展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共同承担的国际前沿领域项目——“飞秒超快光子技术及其在信息技术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经过两年艰苦努力,获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进展。 科学家们在水窗波段的软X射线全息成像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合肥第二代同步辐射源弯曲磁铁上成功地拍摄到具有亚微米分辨率的X射线全息图,并获得横向分辨率达0.2微米的高质量重现象;此外,还研制成飞秒近红外波段具有自定位功能的光纤共焦扫描三维成像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信息、材料与生物医学等科学技术领域,使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已跻身于国际前沿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应用,针对超硬铝合金中的相关成分进行了测定,包括Si、Mg、Ti、Cr、Mn、Fe、以及Ni元素的测定。通过对试验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超硬铝合金当中的相关成分测定,在测定数据精确性与可靠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3,(6):44-44
遨游太空近31年的先驱者10号探测器,已是杳如黄鹤。美国宇航局称,1月曾经接到微弱的信号,看上去是来自这颗探测器的最后消息。 美国宇航局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介绍说,先驱者10号的最后一次信号是1月22日接收到的,其中已无任何遥测数据。2月7日,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巨型天线“深空网络”与该探测器的联络都没有取得任何结果。专家们认为,由于放射性同位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机对硬X射线天文望远镜HAPI-3的闪烁探测器(NaI-CsI复合晶体:φ200×5,φ200×50)的性能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对硬X能区的入射光子在探测器晶体中相互作用行为作了计算机跟踪并记录了光子在晶体中的能损谱。本文得到以下结果:1.对于20—200 KcV探测能区的天体X射线源,HAPI-3的探测效率不低于38%,平均探测效率约94%(对于蟹状星云硬X辐射);反照本底光子能够全部被屏蔽;对于主晶体中的散射光子,CsI晶体反符合效率接近百分之百。2.主晶体NaI的最佳厚度约为5mm。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结束了长达7年的宇宙之旅,终于到达了土星。2004年12月24日至25日夜间,"惠更斯"号子探测器成功脱离母体"卡西尼"号而径直飞往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2005年1月14日,子探测器"惠更斯"号成功登陆土卫六表面,并发回第一组照片。 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土星和它的卫星世界吧。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对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专利申请的全球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主要对激发源相关结构的发展、探测器相关结构的发展、屏蔽辐射结构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以期为该领域的案件审查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申请量的区域分布自从上世纪70年代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0,(21):8-8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加的一个任务小组于10月17日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X射线天体。公报说,这一X射线天体出现在南天星座之一的半人马座区域。从17日起,它开始逐渐变亮,引起了日本X射线监视装置任务小组的注意,该小组利用设置在国际空间站“希望”号实验舱外部平台的X射线监视装置(MAXI)对这一天体进行了数日观测,并分析了观测数据,随后把这个天体的位置信息向外界通报。  相似文献   

18.
伦琴于1895年11月发现了X射线,第二年1月公开宣布,在世界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文对第一本中文译本X射线著作--<通物电光>进行了详细讨论.译文的底本是美国医生莫耳登和电机工程师汉莫尔合著并于1896年出版的<X射线>一书,由傅兰雅与王季烈译成中文,定名为<通物电光>,于1899年在中国出版,其速度之快,可能是当时中国出版译著之最.文中对译本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并与原著进行了比较,还介绍了中国人对X射线的早期应用简况.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2006,(6):15-15
密苏里州的ST.LOUIS巡天是目前最深度最灵敏的空间探测器,天文学家曾经试着用它揭示了宇宙深处存在异常明亮的X射线源。这些引人注目的X射线源正是超大质量黑洞,而并非其他已经被预言的任何天体。这还算不上是最惊奇的,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结论证明:几乎所有称之为宇宙灯塔的令人炫目的类星体,都仅仅存在于那些最古老的星系中。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08,(8):8-8
据日本媒体近期报道,日本理化研究所和高辉度光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宣布,它们的研究人员借助原本用于生成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小型试验加速器,成功制造出功率超过100兆瓦的超紫外线激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