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 2 0 0 0年第 1期刊出陆婉根老师的文章后 ,广西桂林陈姝老师来信提出“单倍体与多倍体这两个概念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普通小麦 (六倍体 )的花粉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含三个染色体组 ) ,同时也是多倍体生物”。为澄清这二个概念 ,本刊特发表袁朝辉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华东师大生物系袁朝辉教授在<生物学教学>2001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题为<单倍体和多倍体是两个相互排斥的独立概念>答广西桂林陈姝老师.文章认为多倍体"它们的体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不是同一物种配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笔者斗胆质疑,查阅了很多资料,认为有误,确认此为同源多倍体而非所有多倍体的共性.此篇文章寥寥数语,使人意犹未尽.因此,有必要再谈单倍体和多倍体.  相似文献   

3.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识记);(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识记);(3)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理解);(4)理解单倍体及多倍体的特点,并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进行比较(理解应用);(5)理解多倍体、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及优点2.能力性目标:(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始终难以把握,使这一内容成了难点中的难点。下面就笔者对“单倍体、多倍体”的判断谈一下看法,以供同行们参考。1从概念上判断 教材中对单倍体定义为: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配子中一样,称为单倍体。 教材中对多倍体定义为: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多倍体。 在实践中发现,学生往往把单倍体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误判为多倍体。所以我认为,对单倍体的判断是否为:由配子发育形成的新个体都为单倍体(不管它含有多…  相似文献   

5.
在遗传学教学中,对单倍体这一名词概念的解释,主要是针对二倍体生物提出的。因此,涉及到多倍体生物产生的配子是单倍体还是多倍体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感到混淆不清,难以理解。为了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单倍体这一概念,本文从以下方面作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生物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课后题: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 ) A、单倍体 B、多倍体 C、杂合子 D、纯合子。 根据教学参考书,答案是D、纯合子。是否一定是纯合子呢?分析如下: (1)如果单倍体植株是二倍体的单倍体,则基因型为ab、Ab、aB、A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为aabb、AAbb、aaBB、AABB,得到的全是二倍体,均为纯合子,但都不属于多倍体(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相似文献   

7.
奚素云 《考试周刊》2010,(27):172-173
"一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是高中生物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学生普遍反映这几个概念难理解、易混淆,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单倍体育种、同源多倍体育种、异源多倍体育种和非整倍体育种等方面阐述了作物育种的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讲染色体数目变异时往往会讲到双倍体与二倍体、单倍体与一倍体及多倍体这些概念.有时会混淆不清。这主要是由于目前一些遗传学出版物对这些名词概念没有统一的提法.多数书只提到二倍体与单倍体的概念.把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而二倍体生物所产生的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称为单倍体。有些书把二倍体也叫双倍体.单倍体也称一倍体,那就更不确切了。染色体悟性是指细胞中包含的染色体组数或基数。什么是染色体组呢?每个物种的染色体组是由一定数量的染色体组成的,称为染色体基数.由一定基数的染色体组成的染色体组用…  相似文献   

10.
本节教学中,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等重要概念,尝试进行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帮助学生习得、理解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7,(20):62-64
阐述学生对遗传育种中一些问题理解存在的疑惑,指出对于这些困惑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从基本的概念入手,逐步归纳出单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全面分析杂交育种、单倍提、多倍体育种过程,从而逐步延伸其异质。  相似文献   

12.
1.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二册P.51第3道选择题是这样的:“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A.二倍体;B.多倍体;C.杂合体;D.纯合体。”教参给出的答案是D。笔者认为此题无正确答案。如果单倍体植株中含一个染色体组,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二倍体;如果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则得到的是多倍体。另外,  相似文献   

13.
<正> 胡雪芬老师发表在2004年《中学生物教学》第9期《利用题组训练培养学生各种思维品质》一文中有一例题如下: 一个染色体组应该是(A)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笔者认为选(A)不妥,原因在于胡老师将单倍体与一个染色体组的概念混淆了。单倍体强调是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单倍体是由生物体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成,无论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14.
叶明开 《生物学教学》2006,31(11):77-78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某些低等的生物以单倍体为主要的生活世代,在高等的动植物中单倍体则比较少见。单倍体生物与二倍体和多倍体相比显得较弱小,往往表现不育,但在遗传育种上却有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学生在学习时常易混淆,是“染色体变异”一节教学中的难点。这两个概念是学生学习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基础,因而又是重点。如何进行这两个概念的教学,我进行了多次教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如下:一、运用“教具演示——一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法进行染色体组概念教学首先,教师用绘有雌(或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两张幻灯片,重叠两片,示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让学生回忆减数分裂的过程,然后教师逐渐推移开两片子以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之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  相似文献   

16.
<正>"染色体变异"一节课涉及的概念有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和多倍体等,其中染色体组是建立二倍体、多倍体概念的基础,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这节课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易混淆,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建构物理模型,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突破该难点。1构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模型以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依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等原理构建出果蝇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染色体组概念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必修本)关于“染色体倍数变异”一节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往往不易透彻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对单倍体与二倍体或多倍体的区别更是模糊不清.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下述一些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金兵 《中学生物学》2006,22(1):27-28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通过自学、竞答能判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4种类型;通过自学、竞答、表演能识记并判断染色体数目变异的2种类型,会计算细胞内染色体组的数目,能自己描绘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田飞 《生物学教学》2005,30(5):73-73
在高二《生物》第二册教材“生物的变异”一节,教材重点介绍了染色体的变异,在这一节中,有关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的知识学生较难掌握。  相似文献   

20.
由于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所以高中生物第一册中有丝分裂l减数分裂都是以二倍体动物和植物的体细胞为例来讲的,而在学完第二册中的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知识后,原来在二倍体范围内考虑正确的几个知识点,若在多倍体和单倍体范围内考虑,便是错误的.笔者做以列举,以供同行们和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