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雪梅 《辅导员》2011,(22):33-33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就是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真,是作文教学中的魂。但从目前的学生作文中,很难看到学生跳跃的童心。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意识,一写作文就想搬现成的,结果作文撞车的多,虚假臆造的多,空洞无物的多,读起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那么,应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写真呢?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就是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真,是作文教学中的魂。但从目前的学生作文中,很难看到学生跳跃的童心。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的意识,一写作文就想搬现成的,结果作文撞车的多,虚假臆造的多,空洞无物的多,读起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那么,应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写真呢?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2)
目前有许多初中生作文模仿成风,这不仅与作文教学的要求相悖,而且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生活中的事,写自己真切的感受,提倡写真的作文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秀 《成才之路》2009,(7):32-33
文章是表情达意的,“感人心者在乎真”,文章要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那就要说真话、抒真情。心里怎么想,笔下就怎么写.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认识,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内容空洞,没有灵气。其原因是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  相似文献   

6.
作文的生命来源于真情的流露,而真情来源于生活。读一些孩子们的作文,总觉得感受不到那纯朴童真、童情。有感于此,我们应倡导以“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来组织习作活动,强调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真事、真想法、真感受。本文试从“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在作义教学巾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写作的要义在于书写真情。很多学生的作文丢失了那份淳朴的童真、真诚的童情。在作文教学中,应倡导记真人,叙真情,写实景,抒实情来组织习作活动,强调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熟悉的真事情、真想法、真感受。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写难教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不敢写、不愿写,甚至造假连篇导致所写的文章缺少情、真、趣。本文试图从学生作文现实症结入手,结合实践经验,围绕“引领观察事物,学会描写真相;正确认识世界,指导表述真知;自由发挥想象,鼓励表白真我;细心感受生活,真心抒写真情。”这四方面分析阐述真情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必须摒弃虚假文风,让真实回归,让真话回归,让真情感回归;学生作文,必须要写实、写虚、写生活;写真话、真情、真作文。下面就针对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写真话、真情感的兴趣和习惯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并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们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内容空洞,没有灵气。其原因是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内心自然“流”出来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真经历、真体会、真感受,这是解决作文写什么的最好办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就写不出好的文章。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引导者、激发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一、说真话,感受作文的乐趣让学生写真情实感,就是要学生说真话,  相似文献   

12.
李海螺 《课外阅读》2011,(6):286-286
在作文教学上,我们提倡学生在写作文时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说真话,引导学生述真事,启发学生抒真情,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心灵来感悟生活,把身边熟悉的一切,变成生命中最美丽的景色!让每一次习作,都成为生命体验的激情表达。  相似文献   

13.
王爱国 《同学少年》2008,(11):11-11
"为什么拿起笔来总找不到话说?"许多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其实,写作就是将生活体验用恰当的文字写出来,以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文章。怎样写"真"文章?简单地说,就是用心去感受生活,写出自己的真生活、真性情、真体验。  相似文献   

14.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矫饰是文章的大敌。作文的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如立意的正确、手法的独特、语言的准确等,但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说真话,抒真情,创新意。学生的作文只有从写真话开始,才能在真情实感中,学习技巧,写出新意,悟出真理。一、选"真材",锁定自身积淀真实的材料是"写真"的基本前提,但在作文写作中,学生说假话似乎已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那么,如何让学生写"真实"呢?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的重要原则,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写",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记录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有事就写,有情就抒,当学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这一感受之后,生活转化为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也都有这样一个导向:让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所涉及的都是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内容。这类作文常常能触发学生流露出真  相似文献   

17.
题五二 [命题形式] 走进电视,你会知晓幕后的银屏故事;走进社会,你会惊讶生活的多姿多彩;走进民间,你会了解到民风的淳朴与强悍;走进校园,你会感觉到泛舟学海的酸甜苦辣……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以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感受、认识为内容的作文。 要求:1.将作文题补充完整;2.写真事、抒真情;3.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命题意图】 本题意在:1.在话题作文开放的前提下加设作文内容的限制性。2.提倡写真──写真经历,不胡编乱造;写真见闻,不瞎说空谈;写真感受,不无病呻吟。 (王能光通讯:湖北通山…  相似文献   

18.
绿色,乃生命本色。所谓“绿色作文”,是指学生不受世俗的影响和某种固定思维的束缚,根据自己观察世界、感悟生活的实际收获,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自主地写出体现自身个性特点的作文。提倡“绿色作文”,正是《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指导思想。那么,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写“绿色作文”呢?我想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相似文献   

19.
"个性"是"求异"。而"异"的真谛就是"求真""务实"。学生本身是存在个性差异的。写出的文章也就带有个性的情调。习作是学生个性的思想创作。他们根据在社会生活中对不同事物的体验,用书面语言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新的课程标准在作文中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习作中只有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才能使"个性"大放"异彩"。只有千千万万学生的"真"才会有"异彩纷呈"的文章。若能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读书中积累语言,训练中学以致用,习作中抒发真情,才会使"个性的火花"得以迸发、升华。文章才会有淳美、质朴的韵味;有和谐、自然的情趣;有返璞归真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写真实的文章好文章总是源于生活,写真实才有价值,抒真情才能动人。文章不管如何创新,都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就会弄巧成拙。所以,引导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点,即学会感悟生活,非常重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得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启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使他们炼就一双善于发现、观察的慧眼,这样就有东西好写了。要把东西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