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改进 ,我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提高演示实验的透明度、可见度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节中 ,我将食盐换成氯化铜 ,硝酸钾换成重铬酸钾 ,这样从原来的无色现象变成了很鲜艳的蓝色和橙红色 ,以便学生观察试管底部是否有剩余固体 ,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在《过滤和结晶》一节中 ,课本上安排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法分离 Na Cl和 KNO3 。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固体都是白色的 ,溶液均为无色 ,所以当结晶分离出硝酸钾后 ,有的同…  相似文献   

2.
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我结合初中化学《混和物的分离》中[实验4-10]的教学探索,谈点体会。[实验4-10] 在烧杯里加入10克硝酸钾和食盐的混和物(食盐的量较少)。注入15毫升水,加热,使混和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硝酸钾晶体的析出。再进行过滤(图4-9),硝酸钾晶体留在滤纸上,食盐仍然溶解在滤液里。为什么? 做完以上实验后,我指导学生阅读了课本中与实验提出的问题有关的一些内容。之后,有学生问:为什么这个实验叙述中说“食盐仍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第四节编排了用结晶法提纯硝酸钾的演示实验,我们在教学中对该实验有些看法和建议。现列举如下。   a.教材对该实验的说明和分析不准确。实验前面的正文有“利用这一方法,还可以分离几种可溶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对实验的分析中有“从而达到了初步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目的”。我们认为该实验不能用“分离”的说法,混合物分离的结果应该能够得到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应的纯净物,而本实验只能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却得不到纯净的氯化钠,所以只能说“提纯了硝酸钾”。作为化学教育的启蒙教材,如果一开始就混淆了“分离…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第四章第四节演示[实验4—7]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实验证明,课堂演示硫酸铜晶体的析出不够理想,晶体较小。采用多步结晶法制得硫酸铜晶体,易于观察,现象明显,更有利物质结晶的教学和晶体概念的理解。制作方法如下: (1)在一个2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水,加热至100℃,同时加入75.4克蓝矾,搅拌,使之溶解,制成饱和溶液。 (2)静置,冷却,当烧杯中析出较多硫酸铜晶体后,从烧杯中小心取出一个相比较大的有一定几何外形的  相似文献   

5.
溶解度中有关物质结晶的计算是教材的难点之一,教材中没有这类题目的例题,而在习题中却出现了这类题目,故在讲课或总复习中应该补充,可以从讨论下列问题的思路、解法着手。[例题]在30℃时,把4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克水,再冷却到10℃。计算:在理论上能析出硝酸钾晶体多少克?(已知:硝酸钾在30℃和1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46克和21克)[第一种分析法]若先求出在30℃时,将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50克水能析出硝酸钾晶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1 改进措施及用具  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对比实验。所需的用品有三支容积为 42ml左右的试管 ,所贴的标签依次为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钾(多 )与氯化钠 (少 ) ,一个大烧杯、三支试管夹、三个酒精灯、三支玻璃棒、氯化钠、硝酸钾药品。2 实验操作及现象3 1 由三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如下实验操作 :向贴有标签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5g氯化钠、 1 0 g硝酸钾、以及 1 0 g硝酸钾(多 )与氯化钠 (少 )的混合物 ,各注入1 5ml水 ,加热使药品刚好完全溶解 ,然后放置于装冷水的大烧杯中同时冷却。3 2 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 ,就可以观察…  相似文献   

7.
对结晶分离混和物实验的改进武汉市挽月中学陶全寿(430070)初中化学课本里的演示实验4—10,是用结晶分离的方法,将硝酸钾与食盐的混和物进行提纯,以说明用这种方法分离混和物的原理及过程。根据这个演示实验的要求,用15毫升的水溶解10克的混和物(硝酸...  相似文献   

8.
一、除杂方法与典型例题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去,从而得到一种较为纯净的物质,这在化学中叫做物质的提纯或除杂。(一)物理除杂质的方法常采用的物理除杂法有:(1)溶解过滤法。常用于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的分离。如粗盐的提纯。(2)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常用于分离几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和不大的固态可溶性的混合物。如分离江化钠和硝酸钾。(二)化学除杂质的方法化学除杂法在物质除杂中最常用。化学除杂通常要遵循大率原山:“不引、不变、好分。”不引——不能在分离除杂过程中引入…  相似文献   

9.
在讲授电解食盐饱和溶液制取苛性钠的教材时,我采用了如下演示实验的装置: 50毫升小烧杯一只,盛纯净的氯化钠饱和溶液30毫升。取铁丝网上的细铁丝10根,去锈洗净,扎成一束插入氯化钠饱和溶液里,与蓄电池的阴极联接。另取废干电池里的碳棒一根,用砂纸打磨洗净,也插入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并与蓄电池的阳极相联接。  相似文献   

10.
口.目目山.目.口.......~~’-一 一、选择题 L厨房备有的下列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混合物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食糖B.食油C.食醋D.食盐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一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C.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不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3.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的种类B.温度C.压强D.溶剂的质量 4.20℃时,向509硝酸钾溶液中加人59硝酸钾晶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稍加热后,晶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且搅拌…  相似文献   

11.
实验操作和现象: 用100ml小烧杯,盛放20ml水,再加入牛皮胶粉末少许(约10mg),置电炉盘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边加入硝酸钾晶体,将溶液加热至沸,制成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  相似文献   

12.
结晶法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结晶是从溶液中形成晶体的过程,具体可分为冷却结晶和蒸发结晶.利用结晶的原理,采用冷却结晶和蒸发部分溶剂结晶,可以把可溶性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但是,大多数初中学生对此感到很难理解.本文列举两个例题,进行定量解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何结晶法能分离混合物.表1为 KNO3和 NaCl 在20℃、60℃时  相似文献   

13.
从溶液里桥出晶体的过程叫做物质的结晶。物质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法和冷却法。同学们在解结晶计算题时,一般都觉得较为棘手。为帮助同学们顺利掌握此类计算,现将常见题型及解法归纳如下:一、蒸发溶剂法与晶体量的计算即蒸发溶剂而析出晶体的方法(不考虑温度的改变)。该法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的结晶。此类计算有下列两种:1.他和溶液蒸发溶剂结晶的计算。例1将20℃时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掉15克水,则可析出食盐多少克?(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解析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蒸发水析出食盐的县实际上就蒸…  相似文献   

14.
投影实验四则湖北省孝感市楚氵缳中学(432100)董平生1硝酸钾结晶实验的改进实验目的:为了使学生能从银幕上看到晶体析出和结晶的变化,增加可见度。操作过程:用100ml小烧杯,盛放10ml水,将烧杯置于酒精灯上加热,边搅拌,边加入硝酸钾晶体,将溶解加...  相似文献   

15.
对于硝酸钾分解的演示实验,如果用一般的酒精灯加热,由于温度不高,往往在硝酸钾晶体熔化后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分解所放出的氧气还是很少现象不明显,如果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改成用黄豆粒大小的红热木炭投到熔化的硝酸钾上面,现象就奇迹般地发现:只见到红热  相似文献   

16.
1饱和溶液蒸发溶剂例1 将20℃W克NaNO3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部分水后再冷却到20℃时,经过滤得a克晶体和b克滤液,求该温度下NaNO3的溶解度为( )。分析: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当原溶液蒸发溶剂后减少的溶液(W-b)克也是饱和的,故析出a克溶质后,溶剂减少量为(W-a-b)克,则=,即S=,故选(A)。2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例2 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m克中含溶质Wg,若该溶液蒸发b克水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W1克,若原溶液蒸发C克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W2克,用S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分析:本题…  相似文献   

17.
在溶解度的计算里,求一定量的溶液,当温度或溶剂量改变时析出晶体的量(或达到饱和需要加入晶体的量),特别是析出的晶体含有结晶水时,这类计算题.学生感到比较困难。根据一种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或过饱和溶液在温度或溶剂量改变时而析出晶体(包括结晶水合物)后的母液总是饱和溶液这一点来讲解这类题目,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可列出下列比例式。原溶液中溶质量-析出溶质量原溶液质量-析出晶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1 改进措施及用具 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对比实验.所需的用品有三支容积为42ml左右的试管,所贴的标签依次为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钾(多)与氯化钠(少),一个大烧杯、三支试管夹、三个酒精灯、三支玻璃棒、氯化钠、硝酸钾药品.  相似文献   

19.
硝酸钾加热分解实验的改进山西榆次市经纬中学(030601)刘秋林,郝晓春按高一化学教材演示实验6-6,给试管里的硝酸钾加热到熔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很不明显,现改为给试管里的硝酸钾加热到熔融,用坩埚钳夹一小块...  相似文献   

20.
溶解度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热点,下面举例阐析溶解度的应用. 一、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可分离和提纯物质.由于不同物质在同一条件下的溶解度不同,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可以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例1有一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样品,如何分离它们? 分析: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把样品溶于适量蒸馏水中,先给溶液加热使溶剂蒸发变为饱和溶液,然后降低温度,这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