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截至2017年 6月,赛百味全球门店约有4.5万间,分布在100多个国家.论门店数量,无论是从全球层面,还是单看美国大本营,赛百味都稳坐全球第一.这个骄人的成就,恐怕是赛百味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德卢卡当年没有想到的. 1965年,年仅17岁的德卢卡还在为如何才能赚取大学学费和零花钱发愁时,他的一位朋友建议他开一家三明治店,并借给他1000美元作为创业基金.  相似文献   

2.
姜殿舟  曹勇 《知识窗》2004,(10):6-7
在位最长的国王 据记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是埃及第六王朝的第五位国王佩皮二世.他于公元前2272年继承埃及王位.有证据表明他在位达90年,也就是说他继承王位时肯定还是个婴儿.佩皮二世死后两年(公元前2182年),埃及四分五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有一位著名的"青年鲁班"叫龙文钟.他创造、发明、改进了43种建筑机械和工具,先后20余次获省、市劳模称号,3次获全国劳模称号.提起他,周围人都表现出由衷的钦佩与崇敬.  相似文献   

4.
拿破仑是一位公认的军事奇才,在他的一生中可谓战功赫赫,创造了许多令人称颂的战绩,即使是一次"泄密"也能让他变成出奇兵的良机.  相似文献   

5.
张里文 《知识窗》2004,(4):38-39
在日本东京北部的一幢公寓里,一位业余时间担当生鱼片送货员的壮实小伙子迷恋于电脑显示器,曾一连几个星期与同伙一起在网上冲浪.这位名叫Murata的小伙子去年28岁,当时他思想上萌发了一种可怕的念头,那就是想死.他寻找了一系列日语环球网站,诸如"地下敢死队"、"最终期限"等.在做好充分准备后,他与另外两名匿名网友准备在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自杀.首次见面后,3位年轻人由东京开车向北,6个小时后,他们来到一个安静的山区,各自服用了安眠药后,同时开始在网站上发布他们自杀的细节:他们坐在汽车里,点上了木炭,他们慢慢地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与Murata同住一起的35岁的老兄说:"也许他对未来没有希望,但这也不能让人理解他为什么要寻短见."  相似文献   

6.
美国著名内科教授布莱克·凯勒Berczeller在其所著<医师和病人>一书中指出:"严肃而负责任的医师,对他们的决定首先提出质疑的正是他们自己.因为,在医学上是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任何一个医师如果绝对相信他的诊断是对的,或是感觉他所提供的治疗是绝对有效没有问题的,就足以证明他是卤莽而轻率的,假如你是一位病人,不幸遇到这样的医生,在他给你带来痛苦之前,最好离他远一点."  相似文献   

7.
叶子 《知识窗》2005,(6):22-23
在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2004年正式公布的最新美国富豪排行榜中,一些新面孔备受世人关注,其中就包括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谢尔盖·布林年仅30岁,这位出生在莫斯科的移民成为美国400富豪榜中最年轻的富豪,他以40亿美元的身价和另一位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并列排名第43位.对于这个刚满30岁的技术怪杰而言,成功来得太容易了.  相似文献   

8.
彼路易·切奇博士是一位有着30多年临床经验的意大利儿科专家.两年前,他受意大利政府派遣,作为意方负责人到北京执行两国卫生合作项目.在北京儿童医院特需门诊坐诊的两年间,切奇先生以一位西方医生诚实、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了目前在中国医学界普遍存在的难以理解的现象.值得医生和患者深思.  相似文献   

9.
那年,我从武汉出差去上海,上船后不久,一位外国老头儿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英语交谈,得知他叫卡尔,来自瑞典.他这次幕名来武汉旅游,黄鹤楼和东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现在正坐船去上海,然后回国.卡尔十分健谈,也很随和.他对中国了解得真不少,和我从秦皇汉武兵马俑,一直谈到了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一个在浙江大学求学的“老外”,有天中午跑到西湖边,抬头看起了天。本来这事是老外自己的事,但他奇怪的行为被一位摄影记者发现了,记者问他在看什么,老外说:“我在看天。”“天上有什么?”老外说:“不一样的天。”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犹如一柄双刃剑,为善可以造福,为恶可以致祸.有一位科学家的人生经历为这一论点提供了非常生动、典型的事实论据:他一生从事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工业化学的研究,并将化学理论应用于化学工业生产,取得卓越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他又利用自己的化学专长,助纣为虐,成为现代化学战的"始作俑者",令成千上万生灵涂炭.此人就是德国著名化学家,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位经商的中学同学是个超级球迷,近三届世界杯他都去了举办地。从法国、韩、日回来后,会不惜长途话费和各地的几个老同学大侃“观后感”。今年,虽然没能买到球票,但他还是去了德国,想到现场去感受世界杯的氛围。可在德国没两天,他就给我打来电话。没等他开口,我就半开玩笑  相似文献   

13.
削铅笔折芯是个人人都经历过,并习以为常的事,可是,有一位叫马文臣的物理老师,竟从削铅笔的不满中,异想天开闯出一个新产业……马文臣曾是一个很普通的物理老师,每天给学生上课、批作业,与一个普通的教师没有什么两样,但马文臣毕竟是马文臣,他与别人相比,有他自己的特点,他与别  相似文献   

14.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是一位国营工厂的老厂长,十五年前,他每月拿六百多元工资,坐的是一辆破旧的红色普桑.每天一大早就换上破旧工作服,戴着安全帽到工地上巡视.  相似文献   

15.
《墨子》是紧接孔子的第二位文化巨人,构建了有别于主流思想的平民化思想体系,他对传统思想破旧立新,积极批判,拙文即通过对墨子思想在生产、空想、专制三大领域的“破“与“立“,来探讨墨子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国王,他有无尽的财富,但总是不满足、不快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去哪里都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他总是觉得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7.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做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 摆这样的修车摊,那几乎成了一种笑话.但是他一摆就是10年.10年后,这个无名地段有了自己的名字--修车岭,在省城长途汽车站内,只要说一声"修车岭",那些售票员全知道,她们还知道这修车岭下有一个修车铺,一个修车人常年呆在那里.当然,这一切都是站里的司机们告诉她们的.  相似文献   

18.
赵健 《知识窗》2002,(8):30
晚唐诗人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文宗大和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武宗时数为刺史,官至中书舍人.由于他是"老杜"(杜甫)之后的又一位姓杜的唐代诗豪,后人称其为"小杜".他擅长绝句,尤其是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其中一首题为<江南春>的,写得最是明媚流转,富有情致,被辑入<唐宋诗举要>.  相似文献   

19.
国画大师张大千和他二哥张善开感情很好.张善孖擅长画虎,有“虎痴“之称.有着多方面才能的张大千却很少画虎,因为他的画艺和名气都在二哥之上.他不愿压倒二哥,即使偶尔画虎,也是为了消遣自娱,从不送人,更不卖画.……  相似文献   

20.
对创新人才培养,笔者一直有两个困惑.困惑一,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却缺乏创新力?困惑二,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李约瑟是研究东方文化的一位重要专家.他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是,现在的科学,像量子理论、相对论等哪个是中国人发明的呢?这种悖论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