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采访就是找故事,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在他的《找故事的艺术》一书中如是阐述道。实践证明,往往用讲述发生在人物身上故事的方法,能让枯燥乏味的经济报道显得生动。2008年,一个从“普通人的身上寻找故事”的专栏——“普通人的经济生活”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好专栏”一等奖的荣誉,这个荣誉的获得,既是对该专栏开办6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经济专栏“平民化、故事化”编排手法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开设于《咸宁日报》周末版的“世象戏说”专栏一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纷纷给编辑部来函来电,称赞这里的文章像一幅幅漫画,勾勒出人间百态;像一段段讽刺辛辣的相声小品,针砭时弊,发人深省。不少读者一篇不漏地剪辑收藏,《长江日报》、《今晚报》、《羊城晚报》等数十家报刊相继转载,脍炙人口的《故事会》、《故事家》也多次予以“传递”。该专栏先后被评为《咸宁日报》好专栏、咸宁地区全区报刊好专栏、全国报纸副刊好专栏。  相似文献   

3.
专栏副刊的眼睛《宜宾日报》庄剑宜宾日报自1988年复刊以来,注意利用专栏的优势来策划副刊,通过专栏来充分体现“党报性质、晚报风格、名城特色”的办报宗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且得到了读者与同行的认可。复刊初始,我们在考虑《宜宾日报》副刊的栏目时,既构建了相...  相似文献   

4.
林仙久 《新闻记者》2005,(10):56-57
福建《湄洲日报》有一个专栏叫《纪实快餐》,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全国报纸副刊每年一次的好专栏评选活动中,与全国各大报“同台竞艺”,连续九次(届)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好专栏奖。曾有评论者说:好专栏自己会说话。一个地市日报的副刊专栏,能坚守十多年不衰,印证了这个简洁的判断,也说明了她具备好专栏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写典型人物,特别是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大典型”,是每一个记者梦寐以求的事,可惜只有少数人能获此机遇;换一个视角,把笔触伸向普通人,也许会获得意外的惊喜。这一点,从《大众日报》“普通人的故事”专栏先后获山东、中国新闻奖好专栏奖的事实中,已得到证明。笔者在该专栏发过几篇文章,有的经过编辑精心润色,还引起了一定的反响,现在就如何写好普通人的故事,谈点粗浅的看法。细心选材——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该专栏要求所写人物一定是工作、生活在一线的普通群众,其身份如农  相似文献   

6.
专题摄影与摄影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开 《新闻知识》2005,(10):52-53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辟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率令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火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7.
署名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言论,就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言论。一般四五百字,短则二三百字。1978年1月《哈尔滨日报》创办第一个小言论专栏“大家谈”。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家报纸大都设立了这类小言论,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河北日报》的“群言堂”、《四川日报》的“巴蜀小议”等,都发表了大量读者喜闻乐见的小言论。  相似文献   

8.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9.
报刊阅评     
《新闻窗》2005,(5):56-57
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战役性报道;《贵阳日报》言论专栏成为吸引读者的看点;《安顺日报》瀑布节报道有声有色;《铜仁日报》开辟专栏讴歌乡村教师;《贵州商报》主动参与政府“治庸”行动。  相似文献   

10.
办个高品位专栏胡旭一直想办一个雅与俗、正确导向与可读性相结合的高品位“名牌”专栏。1993年正式推出了,这就是宜昌日报《三峡特刊》一版的《周末漫笔》专栏。是否名牌,还有待于读者的认可。《周末漫笔》的总特色是以小见大、娓娓谈心、雅俗共赏。但在不同汤合,...  相似文献   

11.
2003年7月,福建省评选首届新闻名专栏,在全省选送的70多个候选专栏中,《湄洲日报》“新闻眼”脱颖而出,成为报刊类6个名专栏中的一个。报纸要提高质量,增强可读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好的专栏或专版。近几年,新闻界推出的不少专栏(专版)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晚报》的“今晚谈”,《华西都市报》的“新闻追踪”,等等,这些令人叫好的名专栏,使媒介的阅读率大大提高,成为媒体的“卖点”。  相似文献   

12.
唐剑 《新闻传播》2007,(12):39-40
2000年7月4日,我采写的消息《宁减利税百万要留蓝天一片(引题)灰山港镇12位人大代表封杀84股黑烟(主题)》在益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不几天,《经济日报》和《人民代表报》等也在重要位置刊发。此稿荣获当年度益阳新闻奖、“三湘环保世纪行”、湖南省地市报、湖南省好新闻4个一等奖。回顾总结那件带“刺”的《黑烟》稿,引发我对新形势下党报新闻工作者形象与素质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大河报》在创刊之初,就以各种形式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的理想追求。专栏《人间烟火》、《在路上》、《走进城市“边缘人”》就是这种追求的具体体现。 这几个栏目中所写的人物,既没有超出常人的某种非凡的品格,也没有格外高大的形象。他们或抱着淘金的梦来到都市,或者坚守在贫瘠的黄土地里,在各自的生活领域内表现出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他们是如此的平凡,搬运工、保姆、修鞋匠、菜农、甚至厕所“所长”,随时从你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他们的情感却是那样的质朴…  相似文献   

14.
《兵团日报》"纪实"专栏是2006年1月开设的,当时兵团有关领导要求《兵团日报》要承担起传播兵团历史、弘扬兵团精神的责任。在兵团日报社领导和专刊部采编人员的集体策划下,《兵团日报·星期刊》推出了"纪实"专栏。依托  相似文献   

15.
大众日报《普通人的故事》专栏 ,自1997年开办以来 ,把目光投向社会各阶层、各行各业的普通人 ,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 ,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民群众精神追求的主流 ,拓宽了新闻宣传中典型人物报道的路子。该栏目的推出 ,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新闻同仁的好评 ,并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总结办栏经验 ,我们感到《普通人的故事》有以下特点 :定位准确 ,引起广大读者和普通人的共鸣。新闻中的典型人物报道 ,对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启迪人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新时期典型人物的报道 ,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重任。作为以…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故事”这一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新闻文体在近年来的报纸上日渐多见,深受读者的欢迎。众多的日报或晚报、大报和小报都经常运用这一文体。如《北京晚报》就开辟了“新闻故事”栏目,《新民晚报》有“社会故事”,《苏州报》三版也开辟了“社会故事”栏目,《人民日报》一版上开辟的“凡人新事”专栏,其中也有相当多稿件是属于新闻故事。在近年来的全国  相似文献   

17.
宁波日报的要闻版(一版)和综合新闻版(二版),分别设有评论专栏《甬城晨笔》和《明州论坛》。自1980年6月宁波日报复刊以来,这两个评论专栏,伴随着祖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革故鼎新,激浊扬清,发挥了良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成了上级机关肯定、读者欢迎的好专栏...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2014年巴西世界杯,以德国队捧得大力神杯落下帷幕。与世界杯足球赛一起结束的,还有《淄博日报》文体新闻部开设的“巴西世界杯专栏”报道。这一报道专栏,是今年《淄博日报》重点策划并统筹推出的专栏性报道板块。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1995,(3)
面向读者贴近生活──介绍乐山日报副刊专栏“海棠路98号”本刊记者魏虹坐落在乐山市中区海棠路98号的《乐山日报》,是乐山市委的机关报。由该报副刊部主办的专栏“海棠路98号”,1992年被评为乐山市好新闻一等奖(专栏),第三届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  相似文献   

20.
浙江日报高级记者严元俭退休三年后再度强势吸引读者眼球,近日,他在《衢州日报》推出的《严记者看家乡》专栏迅速走红。细细读罢专栏里的50多篇文章,探究走红的背后,感觉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潮好评去年11月19日开始,《衢州日报》上出现了一个专栏,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严记者看家乡》。专栏稿由《当年实录》和《今日一说》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