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情感的波澜和思维的张驰,以灵动的教学智慧善待课堂动态生成。要精心创设预案,构建生成基础;要提升教学智慧,捕捉生成契机;要巧用错误信息,迸发生成火花;要引导学生辨析,展现生成魅力;要关注学生思维,体现生成价值。从而努力演绎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生成的异彩课堂。  相似文献   

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错误,把这些错误视作宝贵的资源。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也能成就精彩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树立资源意识,利用课堂情境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用我们的智慧和机智,"点石成金",把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徐丽君 《科教文汇》2009,(27):29-3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课堂教学时,不营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应该正确对待错误,把这些错误视作宝贵的资源。正像沙粒可以变成珍珠,“错误”也能成就精彩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确立动态生成的课堂观,树立资源意识,利用课堂情境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因势利导、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用我们的智慧和机智,“点石成金”,把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新理念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拘泥于预设的教案不放,必须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即时纳入于临场设计之中,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间。也就是要求我们做到:在动态生成中及时"变奏"教学流程;在动态生成中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汤云 《知识窗》2014,(14):57-5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会生成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些“意外”都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意外”,并进行合理地利用,它将给课堂教学带来无穷的“意外”。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如何利用课堂生成性学生资源,做到捕捉信息,有效牵引;善待意外,巧妙点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课堂充满灵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一堂普通教学课的片段描述与剖析,来谈对课堂生成性学生资源有效开发与运用,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指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物理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识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智慧地随时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堂目标之中,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杨丐成 《科教文汇》2008,(26):114-114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它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因此,本文将理论联系实际阐述语文教师如何智慧地随时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变化,调整预先设定的教学进程,引导以生命为载体的动态生成资源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堂目标之中,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学是动态的、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它能够让课堂更加精彩纷呈,但也为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在理清"生成性教学的内涵"以及"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课堂生成的条件,并结合具体的小学语文案例,阐述了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要使课堂充满理性、灵动和有效,关键在于教师对动态生成有效性的深刻把握。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三方面来说明提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杨梅 《科教文汇》2010,(33):150-150,19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时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碰撞中滋生出来的。生成使师生焕发着学习的智慧,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学精彩迭起;是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内因动态的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体育素养的方向转化。新课程下的体育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它总是在动态中生成;它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现着亮点。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关注细节,巧妙处理课堂活动,提升教学智慧,演绎出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4.
郑少说 《科教文汇》2010,(14):151-152
1案例背景课堂教学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变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也是在所难免的,而我们小学英语课堂更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活动的动态课堂。小学生好奇心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错误、教师担心的"意外"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处理是一种最直接、最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也是有效课堂教学最宝贵的财富,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5,(12):156-157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的,当师生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时,教师要冷静、迅速机智地作出反映,灵活处理。生成尤其是意外生成,巧妙利用之后,会给整个数学课堂注入一种新的活力,给师生带来额外的收获。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笔者从"巧用学生生成资源"、"正确面对生成资源"、"把握利用生成资源"等方面对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探究,在探究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充实、提高。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新课程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课堂生成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具有不可预设性。只有恰当地、选择性地利用课堂生成,才能实施真正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能,实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生成性的课堂富有创造性,富有激情,往往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构建动态的课堂,需要随时捕捉课堂的亮点,敏锐地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并且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组织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生成性课堂有效结合了环境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活动性,它主要强调了文本、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教师的指导去发现并且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所以,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多样的动态教学,它对教学模式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为现代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下面我对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的重要理念是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尤其是"意外"的出现与发展,然而生成只是教学现象,而不是教学追求的目标,把课堂上一切的生成、生成的一切不经选择地利用,课堂上虽热闹非凡,但教师缺位,最终演变成无序、盲目、低效的课堂教学。这种现象在当今教坛上屡见不鲜,如何激发课堂的有效生成,捕捉并合理利用这些有效生成,这才是当前最值得我们思考、探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完成教学目标的课堂生成,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指导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充满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期间学生表现出来的许多新的想法、新的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而这些无法预料的新想法往往就是课堂的教学契机。因此,我们要充分预设,鼓励质疑,捕捉精彩细节,让课堂生成有效、即时和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