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任教师.教师们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而且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三无"课程所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加大了课程开发和设计的难度.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层面困难重重,难以常态开展.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究竟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述已较完备,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研究则需要各校在立足本校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因为受学情、校情、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各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必然的.现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情况,谈一谈该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2011,(1):92-94
十年磨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过了一条艰辛却充满希望的道路。十年一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出了累累硕果。回溯从前:作为第一次以"课程"的名义出现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作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层面动作最大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在这几年的实施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实践哲学的复兴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以实践哲学作为理论基础回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真,对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要求,有利于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邱伯聪 《教师》2012,(11):43-4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从小学到高中都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设置的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没有传统的教材为依托,需要教师在实施中根据学生需要,根据地方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农村学校具有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探索农村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世界"有着内在价值的一致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以"生活世界"为课程根本来源,也以回归"生活世界"为课程最终归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是置于"生活世界"之中,走入"生活世界"的发展,也是走出"生活世界",以一种客观态度审视活动得失,从理论层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在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的同时,结合"生活世界"相关理念,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探求课程的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1):33-34
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有着一定的地位与价值的。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与其他课程特别是学科课程之间还处在磨合阶段。因此,怎样才能防止误区,实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在互动中促进学生的学习。本篇文章就是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学科课程的"分"与"合"之间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要求,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从而正式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之能力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9.
吴贵君 《湖南教育》2005,(20):27-2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必修课程,目前已经全面走进了中小学校。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一时间,无论课程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都难以对其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笔者在与一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们交流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教师知识与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它的目标与内容,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与学科课程都有很大变化,这对精于学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与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差异。如何能够使该新型课程有效实施成为了基础教育研究的焦点。项目学习作为一种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理念高度一致。本文在探究了项目学习运用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合理性基础上,结合案例对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需要走出课本、走出教室的课程。在课程结构上,其"自由度"最大,"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正是基于这个特点,许多老师都将小课题研究作为突破口,在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门"全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学科课程的关系还在"磨合"之中。如何防止偏向和误区,实现"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将两者有机整合,在互动共生中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3.
张洪鸣 《生活教育》2014,(23):46-47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增设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被公认为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遵循"延伸学校教育、衔接社会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拓展智能、强健体魄"理念,依靠丰富且深厚的"吴中文化"和"吴中山水""吴中田园"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笔者曾任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校长,秉承叶圣陶教育思想,在新的岗位上,利用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领域,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出于很多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基层学校开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市、区中的多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进入常态化实施阶段.对此,笔者愿以三重身份--作为一名学生家长、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研训员--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动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创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经验性、综合性、方法性知识,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这正体现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十年的实践一直面临着"应当如何实施"这一基本的方法论问题。通过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论原则,可以构建以课程实施主体、活动主题、活动资源和活动方式四个基本要素为基准的多元动态复合模式。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可以采用国家(整体)层面的重点实验法、个别指导法和区域协作法;在学校(个体)层面,主要可以运用资料搜集法、调查法和档案袋法。  相似文献   

17.
李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4):102-107,128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的课程领域推出以来,人们对该课程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混乱和偏差。因此,我们要理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上的发展脉络,从实践的角度梳理出中小学所创造出的有代表性的实施模式和适应综合实践活动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措施及其效果,从而加深人们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更好地落实这一课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杜文彬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221-222,19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它顺应了"从经验中学习"这一课程哲学路向,与杜威的"做中学"理论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旨在发挥生活对儿童的教育价值。此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来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在杜威的"做中学"思想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征的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改的亮点,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在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虽说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述已较完备,可实践操作的结果却不是太乐观.许多老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有违课程理念的"想法",现结合我校实情,谈些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