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光的味道     
做富有爱心的教师。爱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不敢想象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会对学生造成多大的伤害,很难希望一个没有爱心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对社会作多大的贡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想说教育就是一颗爱心培育另一颗爱心,一种人格熏染另一种人格。  相似文献   

2.
幼教工作是一项神圣伟大的事业,同时又是一种艰巨复杂的工作。对每个幼儿园教师来说,素质要求是全面的、相当高的。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幼教工作者应具备的爱心、细心和童心。一、要充满爱心爱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是教师与幼儿连结感情的纽带,建立友谊的桥梁。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爱心,对幼儿就会漠不关心,对孩子的态度就有可能粗暴,凶狠,甚至体罚幼儿。这不仅会使教师失去孩子的信赖,更重要的是还会伤害幼儿的心灵。这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相背的。我刚到幼儿园工作时,面对几十个蹦蹦跳跳、吵吵嚷嚷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要用真心去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首先应热爱自己的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小学生是刚刚进入学校,还不知道怎样学习,也没有什么人生观和世界观,若是教师对他们关心不够、引导不够,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不但很怕这位老师,而且还会厌烦学习,甚至不愿上学。因此,教师的爱心对小学生特别重要,教师的爱心是小学生进行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源泉。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革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才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爱的职业,没有爱心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5.
爱心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爱心会激发学生前进的信心,会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会帮助他们扬起远航的风帆.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达到这种境界与具备这种能力,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道德、作风及优良的职业素质外,尤其需要注重施爱的方法,讲究施爱的艺术.如何用爱心教育学生呢?  相似文献   

6.
张丽娟 《成才之路》2014,(27):31-31
正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都得亲历亲为,有着难以摆脱的忙碌与压力,苦不堪言却收效甚微。怎样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如何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做怎样的教师,才会赢得孩子的信任?我想,只要拥有了爱心、耐心、信任、智慧,一定可以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一、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爱心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真诚地、用心地去爱学生。孩子们是一个个敏感的个体,你爱他们,他们也会爱你。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也有人说教师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些美誉中我深深地领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挚诚的爱心,这颗爱心会生发无穷的魔力,将浓浓的师爱涌向学困生,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着阳光和雨露.  相似文献   

8.
在新时期师德构成中,教师仅仅拥有一份沉沉的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智者的事业,爱心只有与良知、学识、智慧相依相伴,师德才会成为万千学子心中一盏永恒的明灯。  相似文献   

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的灵魂。爱心,就是教师爱岗敬业,是教师对教书育人这个职业属性的高度认同和全身心投入;爱心,就是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真心实意的关怀;爱心,就是教师对新知识的如饥似渴和对创造的渴望;爱心,就是教师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人类文明的传承;爱心,就是教师对自己的人格要求、行为准则和一种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教师,若工作中产生倦怠心理,会引起工作热情的降低,工作积极性的下降;对学生逐渐失去爱心、耐心,与学生疏远,产生陌生感。笔者认为,教师产生倦怠心理的原因有:一、付出没有收获。面对平时行为不文明、学习自觉性差的问题学生,教师不辞艰辛地教育,却看不到成效,反倒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教师心理会产生失落感、疲倦感。二、教学内容的循环重复。  相似文献   

11.
谈情感教育     
教师若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就会关爱学生,就会充满激情。实践证明,一个忠于职守的教师,必定会关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有慈母般的爱与情。对学生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只有教师对学生倾注真情与爱心,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爱心是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点。老师爱学生。学生也会喜欢老师.这又会促使老师用饱满的精神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教学活动中,我总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会直接用“孩子们”代替“同学们”来称呼他们,学生不仅能接受而且会感到亲切。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春天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爱心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我们要始终把学生作为孩子,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爱心去教育他们,让孩子在教育的春天里感受到关爱。我们学校的班主任会很有特色,记得有一次看电影,影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去一所学校做学监,进入一个俨然鬼屋的古堡学校,,老师和学生几乎就是对垒的敌我,然而这个心中充满音乐  相似文献   

13.
假如教师是太阳,那么爱便是阳光.是教育永恒闪亮的主题.一颗爱心滋育着千万颗爱心.犹如鲜花在春天的大地上,连绵不绝竞相开放.从教十多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得到的深切体会是:只要有爱心,教育的春天就会愈加美好.因为这里始终有阳光普照。  相似文献   

14.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爱是最好的老师“,爱心”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只要教育者把爱心情感投入到被教育者身上,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在教育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爱心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其反应,学校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更是思想品质形成阶段的教育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若对学生充满爱心,富有感情,教师的教育就能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效应;否则,教师态度冷漠,就会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障碍,甚至是意识上的障碍,即使再好…  相似文献   

15.
在新时期师德构成中,教师仅仅拥有一份沉沉的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智者的事业,爱心只有与良知,学识,智慧相依相伴,师德才会成为万千学子心中一盏永恒的明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心理学家成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如果人生没有花,世上没有爱,那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世界?”所以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真心的去赏识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春天     
刘艳丽 《辅导员》2013,(18):42-42
<正>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爱心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我们要始终把学生作为孩子,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爱心去教育他们,让孩子在教育的春天里感受到关爱。我们学校的班主任会很有特色,记得有一次看电影,影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去一所学校做学监,进入一个俨然鬼屋的古堡学校,,老师和学生几乎就是对垒的敌我,然而这个心中充满音乐  相似文献   

18.
冯丽俐 《云南教育》2007,(B08):18-20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曾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宁夏教育》2013,(6):79-79
1.“爱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爱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爱心具有浓厚的情感,爱心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怀中。  相似文献   

20.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他君子。”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只有奉献爱心,才能架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点燃学生自尊。自强、求知、进取之火。那么,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如何奉献爱心呢?1.对学生奉献爱心要有科学的理智,爱而有格,严而有序。真挚的爱心、宽广的胸怀、高尚的品德,是一名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在学生看来,教师的拳头和辱骂,表达的感情不是爱,而是恨、是厌恶。但是奉献爱心不是溺爱、偏袒,而应定严相济,爱而有格;对学生的爱必须有利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