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女作家张洁的《挖荠菜》是一篇感情真挚、寄意深刻的散文。文章通过对“我”童年时苦难生活的回忆以及新老两代人对挖  相似文献   

2.
《挖荠菜》是当代女作家张洁写的一篇文情并茂的优秀散文。文中颇具匠心的对比 ,激疑启思 ,提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分析文章的对比手法 ,有助于正确理解文意和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一、作者不同年代里对荠菜不同感情的对比文章一开头就提到“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儿时的“我”,在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里 ,“提着篮子 ,迈着轻捷的步子”去广阔无垠的田野里挖荠菜时的自由与快乐和吃上“无上的美味”的喜悦与激动 ,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幸福 ,一种享受。可是 ,解放后进了城 ,看着那“长得肥肥大大”、“洗得干干净净”、“码得…  相似文献   

3.
著名女作家张沽的《挖荠菜》,是一篇感情真挚、寄意深刻的散文。文章通过对“我”童年时苦难生活的回忆以及新老两代人对挖荠菜、吃荠菜的不同感受和理解,表现了作者憎恨旧社会、热爱新生活、关心下一代的思想感情。文章之所以写得情文并茂、深刻感人,主要在于下面的几个“巧”字。一、老题材巧出新主题。老一辈对新一代进行忆苦思甜教育,本来是一个老题材,但《挖荠菜》不流于一般的忆苦思甜,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巧妙构思,已脱出老题材的老写法,  相似文献   

4.
散文《挖荠菜》作者以一种坦诚的心态,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童年的苦难生活,表达了她希望同孩子们成为“心心相通的朋友”的愿望。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主题得到了鲜明、深刻的体现。1.两种人与人关系的对比文章前半部分回忆了童年的苦难生活,讲述了因为饥饿而引发的关于“馋”和“偷”的故事,写出了两种人对待“我”的不同态度。一种态度表现为财主胖儿子对“我”的羞辱和财主大管家对“我”的追赶。另一种态度表现为乡民们“不想认真地惩罚一个饥饿的孩子”和母亲“那双眼睛”会变得“更加暗淡”。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里,农民被地主  相似文献   

5.
《挖荠菜》的抒情技巧江西广昌驿前中学邱志民《挖荠菜》是一篇感情深沉的优美散文。假如把这篇散文比作一支乐曲,那么,“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则是这支乐曲的主旋律,统摄全篇,贯穿始终。其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荠菜的深厚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直接...  相似文献   

6.
×××同学问:《挖荠菜》的开头一段仅有一句话:“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对这句话的含义和在全文中的作用,应该怎样理解? 答: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是这样的一次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张洁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作家,她真心诚意地跟青年读者交流感情,诚挚地希望人们不要淡忘了过去,要珍惜今天的幸福。她是通过“珍爱荠菜”来完成上述任务的。所以,文章一开头就满含深情说:“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一个中心写文章必须有一个中心,我们学过的文章,不论是哪种文体,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来写的。《背影》的中心是表达父亲的爱子之情和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之情。《金黄的大斗笠》的中心是表现快乐纯真的童心。《挖荠菜》的中心是叙写自己对小小荠菜的感情,告诫后人要珍惜幸福生活,试图借此达到两代人的沟通与理解。因此,确定一个集中鲜明的主题,是作文构思的首要工作。两条线索记叙文写作要设计两条线索:叙事线索和情理线索。一般来说,叙事线索是明线,情理线索是暗线。叙事线索是交代事情前因后果的路径,情理线索是作者抒情议论的路径。注意叙事…  相似文献   

8.
黄珊同学问:课文题为“挖荠菜”,为何不直接描写挖荠菜的情景,而要写“馋丫头”的故事呢?女作宗张洁作为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文章开篇即点题:“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接着便宕开一笔先从“馋”字写起,为下文  相似文献   

9.
《挖荠菜》的随想山东省泰安师范附中李卫东选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初中第二册的《挖荠菜》,是一篇文笔优美的散文。女作家张洁作为旧社会的过来人,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文章开篇即点题:“我对荠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接着便宕开一笔,先从“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挖荠菜、吃荠菜这件事为线索,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写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新社会的幸福生活。并针对现实生话中有些青年人对老一代人的正确见解和行为不理解,以至产生了隔膜的情况,向青年人提出了“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希望青年人不要忘记过去,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1.
挖荠菜     
今天,天气格外晴朗,老师带我们去民俗园挖荠菜。我们来到了民俗园的院子里,把早已准备好的铲子、塑料袋都拿了出来。“同学们,开始挖荠菜喽!”随着李老师的一声令下,同学们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看!有的同学一手拿着“荠菜样品”一边比照一边找,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荠菜,荠菜,  相似文献   

12.
对比手法在《我的叔叔于勒》的运用可归结为五种类型:故事情节对比、前后态度对比、夫妇性格对比、老少灵魂对比、自然环境对比。章指出,由于作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得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百相。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积累生字词,了解与冰心有关的文学常识。(2)认识散文诗的体裁及其特点。(3)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2.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的同时,学会感恩。二、教学重点:感悟文章的主旨三、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四、教学设计(一)导入  相似文献   

14.
“铺垫”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段,运用这一手法的文章,往往写得峰回路转,主题鲜明而又委婉含蓄,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有“盘马弯弓”、“千呼万唤”之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用了“铺垫”的课文,比如刘绍棠的《榆钱饭》,以“我自幼常吃榆钱饭”开头,接下去却写起了怎么吃杨芽儿、柳叶儿,借以突出榆钱饭“救命粮”的作用;而张洁的《挖荠菜》一直到第10自然段才真正开始写挖荠菜,却从第2自然段起用大量笔墨写“馋”,用痛苦的回忆烘托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对这类文章,以题目作为教学过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记不得是哪位外国作家说过这样一段话:“未尝过艰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张洁的散文《挖荠菜》,其实“挖掘”的也是关于苦难的话题。作者为什么写这篇作品呢 ?是她痛感自己的孩子们不能理解她对荠菜的那份“特殊感情”,对荠菜表现出了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而卑微的荠菜却维系着她全部的童年,浓缩着她童年的苦难。在“一片饥饿”的年代里,她因饿而“馋”,吃遍了所有能下咽的东西,经受了身体上、心灵上的种种磨难。而正是野地里的荠菜,缓解了她的饥饿…  相似文献   

16.
《挖荠菜》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佳作。文章纡徐曲析、波澜起伏,读者在强烈的感情冲击中领略作者的文旨,明晰生活的哲理。而文中的自然景物描写,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的自然景物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悲哀喜怒之情,读来使人回肠荡气。一、以“苦”写“苦”《挖荠菜》第八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以“苦”写“苦”。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着意描写,表现出“我”对旧社会本质的认识。写“我独自一个人游荡在田野里”所见到的自然景物:“太阳落山了,美丽的“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剩下的是“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乌鸦也呱呱地叫着”,黑暗的“夜色越来越浓”,“村庄”、“树林子”、“坑洼”、“沟渠”……一切都全部掉进  相似文献   

17.
《挖荠菜》导语:同学们,你们吃过荠菜吗?也许在座的同学对荠菜不以为然,然而,在那万恶的旧社会,荠菜曾救过多少人的命啊!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挖荠菜》,看看我国女作家张洁为什么对荠菜会有着那么深厚的感情?我们应该怎样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件珍贵的衬衫》导语:衬衫,我们几乎每人都有,可以说很普通,但课文为什么说它珍贵呢?它珍贵在何处呢?课文又是怎样通过一件衬衫来反映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件珍贵的衬衫》。《驿路梨花》导语:《驿路梨花》从标题来看就是指驿路上的梨花,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正>对比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通过对不同的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时空和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比,以彰显其变化。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更加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表达文章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19.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两个极其重要又极其普遍的方法.本文以具体而丰富的素材,从景与物两个不同的角度详尽地介绍了写景状物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两种典型的创作手法的运用及相关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固执""牢骚""竭尽全力"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认识并感受两种不同评价方式间的联系,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