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初中语文知识短文《论点和论据》,给论点和中心论点下了这样的定义: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一篇议论文要表明的主要见解,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总论点)。” 仔细比较这两个定义,我们不禁产生如下疑问:一、既然论点是作者的“见解和主  相似文献   

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提出的,时下被不少教育者广泛引用,并且引起了强烈的争论。本文结合作者经验,对这一论点进行了分析诠释。  相似文献   

3.
在八一年一月号《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刊登了龚正荣同志所写《关于议论文教学中的逻辑运用》一文,其中有这么几句话: 间接反驳常用的方法有:(1)反证法。它是举出同对方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根据“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一定有一个是对的”这个道理,直接证明自己举出的论点是正确的,从而反过来间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这里,作者似乎在解释“独立地证明与反驳的论题相排斥的新论题”这一方法,只是解释得有些毛病,并非如作者所说,解释的是反证法。  相似文献   

4.
开头简明,既说明达·芬奇是卓越画家,又举出了他的名作。论点正确,符合《画蛋》的原意,但概括论点不简练。列宁这句话与论点不太一致,没必要引用。  相似文献   

5.
简评     
这是一篇限定性供料议论文。本文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莫里哀和鲁藜的两句话,以及限定的阐述范围,用设问作答,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准确、鲜明,  相似文献   

6.
《时间就是什么?》是一篇好议论文,好在言简意赅,好在论理透辟。“时间就是什么”是一个抽象话题,以此为论点而能用少量文字将道理说透,决非易事。只有观点明确,思想深刻,才能这样深入浅出,言简而理明。文章第一自然段通过一次故事化的师生课堂问答,委婉地引出作者所要论述的论点。“时间就是金钱”并非本文论点,它只是一个钓钩,是一个诱饵,作者要用它引出全文真正的论点这条“大鱼”。因而作者对学生“时间就是金钱”的回答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不对这一问题并没有轻易回答。文章第二自然段对此先是作了睿智而辩证的肯定:这就使下文论点免于偏颇。作者仅用四句话,用古往今来的事实为论据论述“时间就是金钱”这种说法不管是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正确的,自有其道理和意义。这个自然段文字虽然不多,却论述得舒展从容,语义博深,显示了作者厚实的写作功力。第三自然段以“但是,时间的价值终归仰赖人的把握和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重点用比喻和事例证明论点二、教学方法联系生活 ,“导流”和“开源”相结合三、教学步骤1 .查阅工具书 ,联系语境 ,掌握下列词语 :滔滔不绝 通例 依葫芦画瓢 埋头苦干 成年累月 投机取巧2 .知识链接 :上一课我们学过了吴晗写的《谈骨气》 ,在这篇文章中 ,作者通过三个事例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并且阅读了《议论文的阅读》这篇知识短文 ,了解了从一篇议论文中找论点的几种方法。本文也是一篇议论文 ,在阅读时要考虑 ,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方法证明论点 ,该运用怎样的方法找出本文的论点。3 .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8.
亦谈青主     
本文依据史实,对青主(原名廖尚果)其人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尤其是对他的音乐思想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关于他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贡献和谬误,争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向西方乞灵"这两句话上.本文就这两句话的来龙去脉,根据大量的原作者的话,采用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的方法,置身于历史环境,作了详细的分析.力求给青主这位复杂的饱经沧桑的学者一个公正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9.
尤玉琴 《天中学刊》2001,16(Z1):116-117
“文史不分家”,这句话道出了语文与历史两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透过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很生动、形象地了解到世界历史及中国历史各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社会形态及社会性质等。语文知识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个称职的历史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有扎实过硬的语文知识基础,并且能很好地把两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语文知识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 一、充分利用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文学作品 古今中外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依据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写成的,这些作品渗透着很浓郁的时代特色。老师可以将…  相似文献   

10.
亦谈青主     
本文依据史实,对青主(原名廖尚果)其人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尤其是对他的音乐思想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关于他在音乐理论方面的贡献和谬误。争论的焦点全部集中在“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向西方乞灵”这两句话上,本文就这两句话的来龙去脉,根据大量的原作者的话,采用古今对比,中外对比的方法,置身于历史环境,作了详细的分析,力求给青主这位复杂的饱经沧桑的学者一个公正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篇谈记叙文写作的文章。作者以广博的知识,提出了写记叙文中情节波澜的八种方法,这是作者读书的心得,也是记叙文写作中常用的方法。作者对每种方法提出了论点,并且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又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例证,使论点与论据较好地结合起来。同学们在阅读之余不妨下笔试试。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用《语文教学二十韵》总结了他从事语文教学的经验,其中有“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两句。他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对这两句话作了阐释:“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文章的思路就是文章的脉络。只有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作者引用了一位学者的话,他说:“纵向思维是在挖深同一个洞,横向思维是试着在别处挖洞。”这句话十分形象地说明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理结合相得益彰我讲︽治平篇︾的一点尝试吉林辉南县六中张信智洪亮吉的《治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口论专著。它是一篇文理结合,即数学知识和语文知识结合较典型的论文。为说明治平既久,人口膨胀,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危机这一论点,作者详细阐述了一户人家的繁...  相似文献   

15.
初中阶段,虽然议论文在课文中的比重不大,但是,作为中考考查的重要文体之一,我们必须掌握与议论文相关的知识及其解读方法,才能应对考试。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对议论文的一般知识,考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应该有了基本的了解。这里只对一些重要的方面给同学们提个醒。一、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问题的看法、见解或主张,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文章中,由于所论述的问题涉及面多,作者会从几个方面对论点进行论述,那么这几个方面就有了各自的论证中心,相对于全文的论点而言,它们是分论点。所以,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说。二、…  相似文献   

16.
一.训练重点: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二.训练要求:1.懂得什么是“论”,什么是“述”,怎样把“论”和“述”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2.能够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三.知识要领: 1.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的意义。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核心和灵魂。作者要在文章中提出什么观点,要让读者接受什么观点,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必须首先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不能含糊。中心论点还决定着一篇议论文论据的选择、论证的进行等. 2.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主要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必须以论点为统帅,始终为论点服务,必须和论点保持高度统一。而论点  相似文献   

17.
温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编写的《双基教学提要》中,吴杰同志对《惊人相似的一幕》的篇章分析是不够准确的。这里提出我的看法,与吴杰同志商榷。《惊人相似的一幕》共十五节,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节为全文第一部分,首先引用马克思的名言:“历史上常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接着,作者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在捷克斯洛伐克不到半个世纪的历史中,这句话应验得多么准确,多么惊人的准确啊!这是全文的提纲部分。从第二节到十五节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论证部分。从整个结构看,行文没有单  相似文献   

18.
【总体阅读思考】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怎样提出自己的论点?二、本文可大致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述?有什么逻辑特点?整体结构如何?【阅读入门指津】一、这是一篇论述文。一般来说,为了论证的方便和明晰,论述文的作者大多在文章一开头就要点明自己的论点,使读者明自他要论证和阐述什么样的道理。本文一开头,作者就点明了文章的论点:“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紧接着又指出对一事物可以有三种角度的判断:美的或丑的,真的或假的,善的或恶的。实际上也就是指出,对待同一事物,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9.
三、历史教育的现代性一位科学大师洞察人类历史后感悟道 :“所有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东西 ,就是我们从历史中学不到的东西。”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 ,不少人改头换面地用这句话 ,甚至是一些课程改革的主导者。为什么爱用这句话呢 ?其一 ,是给改革理念做注脚 ,以反对旧有的学科知识中心论 ;其二 ,是强调所谓活动性的知识 ,以为知识的学习是个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 ;其三 ,是为了跟风说话 ,觉得这句话新鲜 ,又有彻底打破旧观念的意义。其实自己并不知道其中真正的意思 ,却要拿它赶时髦。孰不知在为自己争得个改革先锋头衔的同时 ,竟成了学者眼里的…  相似文献   

20.
议“议论”     
“议论是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也往往同其他表达方式相结合”(见高中语文第四册《讲讲实事求是》一文的“思考和练习”),这句话前一分句中的议论和后一分句中省略了的议论,含义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什么是议论?按目前中学语文课本知识短文有两种解释。(1)广义的解释。“举出理由、根据,表明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意义、态度,这就是平常说的发议论”。“议论文……有的运用记叙的方式列举事实,作为根据或者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论点或者反驳别人的论点”。把列举论据的记叙表达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