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是我国古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他不仅首开私人讲学之先风,培养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人才,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而重视道德教育,并把道德教育放在整个教育教学的首位,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基本点之一.探讨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吸收其中的合理因素和积极成份,总结其道德教育的经验教训,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是有重要的借鉴和认识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论语>叙述了孔子的教学观.通过探讨<论语>中孔子说的"学"与"习"的内涵,引出孔子的教学目标问题,明确孔子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当时社会上需要的管理人才的论点.孔子的教学目标包括"治国安邦"的政治抱负.他在教授学生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学生道德的培养,体现了"予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孔子的教育思想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孔子的教育思想丰富、涉及面广,他提出的教育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教学、治学根据与基本理论,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对今天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理论研究仍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和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研究和阐述的著作和文章很多,但是在对孔子教育思想中有关终身教育思想的论述却并不多见,而终身教育又是目前教育领域里乃至整个社会所讨论和关注的主题之一。1994年至1997年,世界两次召开了终身学习会议,会议强调:“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  相似文献   

4.
孔子军事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把军事体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战争胜利的保障、为仁德服务的手段,这些主张对后人及现代教育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借鉴价值,是我国军事体育思想的起源之一。根据孔子、他的弟子和其他教育家关于孔子的论述,对孔子的军事体育思想及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客观的评析。  相似文献   

5.
在《论语》的部分篇章中,孔子通过自然简短的对话从通情、用心、明理、知策、行义等方面教育弟子,充分展示了他精美的教育思想和高超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素质培养上,他着重树立弟子们的仁爱观、学思观、富贵观、择友观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弟子,孔子堪称是素质教育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道主义精神。孔子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的教育原则是其人格平等主张的例证。孔子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为中心,重视人的能动性。孔子私学"四教"内容广博,培养的理想型人才是"君子不器",注重从多个维度和向度对学生进行培养,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伟大的教育思想给现今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极大的启迪。本文主要论述了因材施教、善于情感教学和提倡启发式教学这三个教育思想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刘怀志 《职大学报》2009,(3):109-110
孔子体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倡体育的教育家,他建立了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和养生观,其提倡的勇武观和德、智、勇力的教育内容,礼乐观和射御的教学实践,寿夭观及其动静结合的中庸之道,时古代和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研读孔子的体育思想的经典著作,科学剖析、提炼贯穿其中的"礼""义""仁""中庸"的思想精髓,结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实践需要,优化融合,进而实践运用,以达丰富内涵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孔子注重道德教育,以"仁爱"、"复礼"、"君子"为他道德思想的三个支撑点,即以"仁"为道德情感和道德原则,以"礼"为道德行为规范,以"君子"为现实世界中的道德人格,形成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是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主体性学习思想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学习思想的主体性精神与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其学习思想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在教学中,以学为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尊重学生的意志,体认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与情感,采用各种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理想人格的培养——孔子德育思想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视德育的教育家,他的德育思想和德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典范。孔子的德育思想中关于所谓“君子人格”的行为规范,已经成为古今人类共同的品德和规范,比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立志有恒,身体力行;克己内省,改过迁善等等。本文通过对孔子这些德育思想之管窥,主要从七个方面来说明孔子德育思想中所提及的“君子”这样一种理想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有一次,学生子路、冉有先后向他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却作了截然相反的回答.这使在场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感到惊讶,于是便问孔子为什么这样做.孔子说,冉有平日胆小怕事,因此鼓励他遇事要积极去干;而子路过于胆大莽撞,因此要求他慎重些.宋代大儒朱熹把孔子这一教育经验概括为“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了打开每个学生的心灵之锁,教师就必须善于找出并运用好“钥匙”;也就是要打破思想教育中“公式化”,“一刀切”的禁锢,找到能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因材施教,便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锁的金钥匙.思想教育范畴中的“因材施教”,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考虑到各个学生在个性、年龄、心理等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他结合教育的实践,较深入地探究了认识的产主、发展以及认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等问题。孔子还是一个道德哲学家(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119页),他也曾认真谈论过在理想人格培养的过程中,在道德修养的不同阶段上的种种认识问题。所以,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哲人里,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较丰富的认识论的内容。认真研究孔子的认识论思想,对于了解整个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还将对今天的认识论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关道德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历史中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研读。本文从学、思、行三个方面总结概括了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提出学、思、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这对改善当前研究生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对于我们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捷 《阅读》2024,(Z2):24-29
<正>曲阜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曲阜作为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一直备受瞩目,被称为“圣人之乡”。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传说有弟子三千人。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晚年还修订“六经”,注重对教材的选择和运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论语》一书。  相似文献   

16.
怎样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能力,已成为教师和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能否自始至终运用启发性原则进行教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以,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实施启发性教学已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运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学记》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了“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三条原则。在西方,古希腊大思想家苏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主张的儒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启蒙与品德修养。本文通过介绍孔子主张的思想,旨在分析和探讨孔子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继承孔子思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因材施教”原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之一。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孔子这一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孔子对冉有、子路、子贡、高柴、曾参等弟子的教育上,很少涉及到孔子对子张、子夏的教育。本文就孔子对子张和子夏的教育,看他是如何具体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子张,姓颛孙名师,春秋末年陈国(今河南)人。《史记》载: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人。《史记》载: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子张、子夏都是孔子晚年亲自教授的门徒,也是孔子的得意学生。他们两人在性格、气质、学业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特长。子张仪表堂堂,才貌过人,为人雍容大度,讲究  相似文献   

19.
为更深层次的理解孔子仁学思想为当代体育教学贯注的浓郁人文精神,挖掘其当代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孔子仁学思想中的人本思想、人道主义、群体意识、平等观念、独立意识与当代体育教学的融合和孔子仁学思想对当代体育教学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从培养全面人才的需要出发,孔子对于体育锻炼及养生保健有过许多论述。他主张习武之人应以义为先,养生保健应以仁为本。他还是体育锻炼的身体力行者。他的体育观和体育实践。对于后世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