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文体学作为一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在我国已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但成熟的英语文体学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在文体学教学过程中,词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但词典功能尚未充分利用。文体的主要表现形式,如语音、语相、词法、句法、语用等,也是词典呈现的主要信息点。另一方面,词典学研究早已关注语词的文体特点,词典编者也已采用多种形式表现语词的文体信息。本文尝试分析英语文体学教学中的词典功能,并从词典选择和词典查询两方面探讨英语文体学教学的词典使用策略。在词典选择方面,本研究从为英语文体学教学服务的角度出发,探讨相关的词典类别;在词典查询方面,分别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角度分析词典中呈现语词文体信息的主要途径。正确而充分的词典使用将提高英语文体学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关于刘勰的文体学思想,既往研究多偏重于就文体论文体,理论系统性不是很强。从文化角度看,刘勰的文体学思想起始于文观念,中经文明、文饰、文道、文体、诗体、史体等环节,并最终凝定于语言结构。刘勰的文体学思想有注重文体逻辑本质和相关创作经验传统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3.
近代报刊与中国传统文学、文体学有着渊源关系,颇具传统文体学特色。报刊中关于"报章文体"的言说则是具有文体学价值的理论突破。报刊本身因栏目及其分类受到传统文体学分类方法影响也呈现出鲜明的文体学特征。同时,作为传播新学重要工具的报刊极大地冲击了八股文体,孕育了诸多新文体,将以小说戏剧为代表的俗文体不断推向历史舞台中心,促进了古今文体格局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文体学课程教学内容亟需改革,建立一个跨学科、立体化的文体学理论模式是文体学教学新思路。该理论在传统文体学分析模式基础上增加了认知与文体、语料库与文体这两个分析模式,将它们应用到叙述视角、思维风格、言语、思想和写作表达方式三个方面的文体分析中,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文体分析更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5.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体学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文体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语音、词汇、句子、语篇等方面进行了文体学知识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Elizabeth Black的《语用文体学》进行介评,探讨作者的小说文体观,并从语用学角度介绍小说文体研究切入的新角度,拓展语用文体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流行歌曲作为当今深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形式,其吟唱的歌词也在当今的文体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运用现代文体学理论和普通文体学分析模式,从语言描写(音位文体标记、字位文体标记、词汇文体标记、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段落)和语境因素(语场、语旨、语式)等几个方面,对披头士的英文歌曲HeyJude的歌词进行全面的文体分析,从中可以窥见英文歌词的一般性文体特征,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英文歌曲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网络文体的兴起。豆瓣体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体日渐走红,这一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现代文体值得探寻。本文将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文体学的核心概念——偏离,就语音、词汇、句法、书写、方言层面的偏离对网络豆瓣体进行分析,探讨该文体如何通过偏离而达到前景化,从而进一步了解豆瓣体流行的原因及其文体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体学的发展过程中,散文的文体定位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散文的尴尬地位与中西文学观念的冲突有关。审视中国传统文体学的发展,可见:中国古代的文体分类都是在诗歌与古文(即散文)两大文体上做文章。西方的文体"三分法"(小说、戏剧和诗歌)传入中国后,中国文体学接受了"三分法",但将散文与其他三种文体并论,出现了东西合璧的"四分法"。在反思西方"文学性"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情文俱胜"的角度,确认了中国散文的文体定位,即散文是以第一人称书写的非虚构的散体的抒情美文。  相似文献   

10.
讨论英语语体与文体色彩,首先要论及文体学 sudylistes 文体学是一门古老且又年轻的学科。它在演说术、作文法中的运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依据现代语言学的原则和分析方法在文体探讨方面的运用则是在本世纪初才开始的。文体学的概念也在演化扩大。从狭义来说,只是研究文学文体,如作家的创作风格、写作手法、修辞手段等;从广义来看,它几乎包括了语言的各种变体,如各类体裁、方言的研究、窄义文体(暂称文体色彩)的研究及语体的研究。体裁与方言不同子文体色彩和语体,它们有着各自的语言特征,又称“语言品种”(见程雨民著《英语语体学》)。语体则是各语言品种的细分类,是由客观语境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文学文体学是以语言学理论为方法,从文本的文体风格和作者的语言技巧为出发点,用以阐释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根据文学文体学理论,英美文学课程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四大模块,从语域、句法、音韵、修辞和意象等要素入手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和阅读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文体学的发展得益于现代语言学,它强调探索一个语篇的文体风格特征及其效果。刘世生在谈到Lang和Toolan对文体学研究提出的任务时,曾提出“为外语教学服务”是文体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文体学的对象既包括传统的文学作品,也包括体现为各种语体的非文学作品。把文体分析应用于英语教学中,一方面可以深入浅出地将语言学和文学的知识传输给学习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不同语篇段落的分析,帮助学习者提高对外语的鉴赏和应用能力。本文试从语音、词汇、句子三个主要方面谈应用文体分析的方法,欣赏不同的英文语篇。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文体学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古典修辞学到现代文体学的演化过程中,先后涌现出日内瓦功能主义学派、德国心理文体学派、伦敦学派和俄国形式主义等主要流派。  相似文献   

14.
功能文体学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的文体学理论。本文依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以选取的8篇英语科普小品文为语料,尝试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纯理功能的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并且对分析结果做进一步的统计和阐释,从而归纳出以功能文体学为视角的英语科普小品文的文体特征。这些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及物性结构、语气、情态、主位结构等方面。本文旨在扩展英语小品文这一语体的文体研究范围,以加深读者对该语体文体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将功能文体学从文体学角度,结合韩礼德提出的主述位及主位推进理论,对这一文体学研究涉及极少的文体——论说文体进行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而证明系统功能理论为文体分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分析理论与方法,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语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杨晓娅 《考试周刊》2014,(53):82-83
广告英语有其独特的文体特征。本文从文体学角度,就语相、句法和修辞三个语言层面,分析广告英语的文体特色。  相似文献   

17.
刘燕  张玉亮 《考试周刊》2012,(52):29-30
文体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体的学科。在60年代末以前,无论是文学文体学还是语言学文体学,采用的语言学理论主要是形式语言学理论,故称为形式文体学。本文旨在分析促成形式文体学的两大形式主义语言学理论及其对文体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小说创作中丰富多样的语言形象,成为小说文体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文体学(stylistics)曾一度被国内译为风格学,在西方,文体确实也部分包含了风格一词的内容.那么,语言形象、风格、文体都是或曾经是文体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是三者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本文认为风格和语言形象均是某种成功的言语选择的结果,而文体则是产生前二者的基础,同时,文体与语言形象的内涵还有较大的不重合面.  相似文献   

19.
依据文体学与翻译研究的紧密关系,针对学生翻译练习中常见的"文体失误"现象,提出从文体学的角度进行翻译教学。先以实例分析了文体作为系统所呈现的三个层面与翻译,进而指出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1)区分正式语体与非正式语体;(2)了解各类文体的语言特征;(3)识别语句的文体价值。作者认为,把文体学引入翻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审美能力,使他们认识到翻译既要"译意"也要"译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体学是运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包括文学体在内的各种文体,如公文体、广告体、新闻报道文体、口语体、书面语体等的科学。英国学者Darid Crystal和Derek Davy在其合著的《Investigating English Style》一书中认为:“文体学研究语言习惯,从用于各种交际场合的英语语言所共有的特征中区分出那些仅限用于某种特定社会情景中的语言特征;解释为什么用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